傳承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最重要的“活態”載體,是項目存續和發展最有力保證。近期,我省正式公布了河南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共191人入選。截至目前,我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已達832人,其中,84人已被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第四批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涉及10大類:民間文學、傳統美術、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和游藝與雜技、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他們享有開展傳授、展示技藝、學術研究以及按照師承形式或者其他方式選擇、培養傳承人等方面的權利。同時,享受人民政府規定的傳承人補助費,并可提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建議。
近些年許多非遺項目面臨傳承人年老體弱、人走技失的困局。為破解這一難題,我省建立了國家、省、市、縣四級項目名錄體系和代表性傳承人名錄保護體系,并制定傳承人培訓計劃,分批對傳承人進行輪訓、扶持,指導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取得了有效成績。
一馬平川的平原地帶,如何利用現有土地資源,讓當地農民脫貧致富?濮陽市范縣陳莊鎮的做法是:流轉500畝土地,打造中原荷花園,開發生態旅游及系列蓮藕產品,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蓮。
范縣濮城鎮,因“城濮之戰”和“馬陵之戰”等多個著名歷史事件發生于此,被稱為歷史名鎮。如今,這里因扶貧工作做得好而遠近聞名。
脫貧,在國家級貧困縣范縣是一塊硬骨頭,但他們咬定青山不放松,用干勁和韌勁創出了新天地。在濮陽市范縣龍王莊村,鎮領導親自上北京勸說本地青年回鄉創業,帶領貧困村民脫貧。這樣,農民在家門口就業,不僅能照顧家小、耕種莊稼,還能享受雙休和節假日。
李合軍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利民鎮蔡莊村農民,也是村里75戶貧困戶之一。除了種地,再無其他特長,如何脫貧成了橫亙在他和眾多貧困戶面前的一道難題。
河南商丘市虞城縣是花木蘭故鄉,花木蘭因代父從軍而流傳千古。虞城縣利民鎮蔡莊今天的變化,也與一位“花木蘭”有關,她就是家住蔡莊村的朱婧源。
無論在城市還是農村,因病致貧或返貧的例子比比皆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人民醫院創傷外科護士長葛艷麗深知這一點,在擔任虞城縣利民鎮蔡莊村駐村第一書記后,葛艷麗將防病、治病作為扶貧工作的突破口。
他,從普通燒爐工成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高級工藝美術師、河南省陶瓷工藝大師、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河南省杰出陶瓷藝術家,成為一位意氣風發、縱橫捭闔的企業家,成為失傳千年的絞胎瓷傳統燒制技藝的恢復者。
直播:河南省直機關“喜迎十九大” 群眾性大合唱比賽匯報演出
河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素萍,河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委網信辦主任何彧和河南省人民政府扶貧開發辦公室副主任李長法等出席啟動儀式。
9月24日,工人在布置天安門廣場“祝福祖國”巨型花籃。從2011年開始,“祝福祖國”巨型花籃就一直作為廣場中心花壇,在國慶節期間向祖國獻禮。從2011年開始,“祝福祖國”巨型花籃就一直作為廣場中心花壇,在國慶節期間向祖國獻禮。
鄭州園博會開幕式正式進入倒計時。近日,市民們發現鄭州好像變得不太一樣了,城市里到處都是鮮花和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