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1日10:19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清潔明亮的車間內,兩名穿著防靜電工作服的工作人員,正在一臺漿料攪拌機前一絲不茍地進行勻漿作業。“這些黑色漿料中的活性物質配方屬于核心技術,由它決定著電池的關鍵性能。”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鄭州分所暨鄭州中科新興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聶毅告訴記者。
這里是中科院過程所鄭州分所的一條新能源電池中試生產線。10月20日,記者來到這里時,鄭州市一家無人機企業正在與院方洽談合作。“無人機對于電池的續航能力、快速放電能力要求很高,我們按照企業的要求進行技術研發。”聶毅說。
作為鄭洛新自創區內落地最早的一家中科院系統機構,中科院過程所鄭州分所成立兩年來發展迅速。目前已獲批建立2個院士工作站、1個重點實驗室和1個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并與我省企業簽署了8項合作項目。
聶毅介紹,在節能環保領域,該所與焦作錦瑞達鋁業共同研發氟化鋁廢水處理技術,不僅實現了廢水排放達標,還將年增收500萬元;在生命健康領域,與許昌禹州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針對青蒿素低能耗提取工藝開展合作,項目完成后可形成年生產60噸的產能,成為亞洲最大的青蒿素生產企業。“在合作中,我們切身體會到了河南企業對于新技術的旺盛需求。”聶毅笑著說。
“黨的十九大的隆重召開,標志著中國發展進入了新階段,也意味著我們迎來了科技發展新時代,對科研創新提出了新要求。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是我們科研工作者矢志不移的目標和職責。”聶毅表示。
歐洲農業物理(新鄉)研究院:讓科技之橋飛架“一帶一路”
“從8月份揭牌到現在,研究院的設備、人員均順利到位,研究工作已經開展,我對此非常欣慰,也對與河南的合作充滿信心!”10月18日,在位于新鄉863科技產業園區內的歐洲農業物理(新鄉)研究院,副院長謝爾蓋·楚卡諾夫告訴記者。
歐洲農業物理研究院是國際知名的科研機構,善于應用物理學方法處理農業領域的難題,在生態環保領域具有獨特的優勢。
土壤污染難題受到國際普遍關注。烏克蘭國家農業科學院首席科學家耶夫戈尼·斯科雷尼克向記者展示了兩份土壤樣本:一份烏黑油膩的土壤來自俄羅斯著名的秋明油田地區,受到石油污染的土壤“熱天泛油花,冷天結鹽堿”;另一份是經過修復后的土壤,外觀已經跟我們常見的田間黃土沒有兩樣。
“國家對于因過量使用化肥等原因造成的土壤污染和糧食安全問題非常重視。研究院引進這項技術后,很快就可以拿出適用于當地的改良方案。”歐洲農業物理(新鄉)研究院副總經理楊樹峰告訴記者,相關的新型水溶肥料和土壤改良調節劑有望在明年初拿到生產資質。
此外,研究院引進的一項現代農機工藝正被花溪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應用,可幫助其生產的自動收割機系統提升效率20%以上,達到德國、意大利同類產品水平;一項納米材料污水處理工藝也跟鄭州福源動物藥業“結緣”,對污水處理廠改造后可節能70%。
“這么多成果能迅速落地,多虧了各級政府和相關單位的大力支持。鄭洛新自創區自創辦、新鄉市政府對科技創新的關注超乎我們的預期。”楊樹峰感嘆道:“隨著十九大召開,中國發展將邁入新時代。下一步,研究院將積極引進更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先進技術和知名專家,為促進河南經濟社會發展架起一座科技創新的橋梁。”
大連理工大學重大裝備設計與制造鄭州研究院:促“河南制造”借智共贏
10月20日,記者在位于鄭州市經開區的大連理工大學重大裝備設計與制造鄭州研究院看到,這里的房屋裝修已進入收尾階段。一周之前,這所由鄭州市政府、鄭州市經開區、大連理工大學三方共建的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為我省實施開放式創新的又一重要成果。
“汽車的車身重量每減輕1%,油耗可降低0.7%……汽車產業的未來發展已形成輕量化趨勢。要實現這一目標,來自結構力學、材料學等工業裝備結構領域的技術支持必不可少。”院長阮詩倫告訴記者,研究院將依托工業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遼寧重大裝備制造協同創新中心的技術優勢,為包括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在內的鄭州眾多新技術產業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大連理工大學是“雙一流”高校,目前有9個學科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前1%行列。“河南的申長雨、王復明兩位院士均曾就讀于大連理工大學,所以我們學校與鄭州淵源深厚,與河南企業也一直有著良好的合作。”阮詩倫介紹。
“前不久,我們院組織院士專家來經開區調研,現場為企業提供了很多技術改進的思路,很受歡迎。在揭牌儀式上,研究院與鄭州宇通、中鐵裝備、海馬汽車、鄭煤機、森源鴻馬等一批汽車及裝備制造企業簽署了合作協議。”阮詩倫說,在黨的十九大開幕大會上,習近平同志在報告中提出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研究院將按照這個要求,圍繞高端裝備制造、汽車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五個領域,助力河南制造升級。
洛陽中科信息產業研究院:將科技成果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10月19日,當記者進入洛陽市“互聯網+眾創空間”大樓時,首先被一輛放置在大廳中的紅色拖拉機所吸引。
“這臺展品來自洛陽豐收農業機械裝備有限公司,上面安裝著車輛遠程控制與智能分析系統控制器,是由我們引進孵化的洛陽中科晶上智能裝備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洛陽中科信息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李淳芃介紹說。
據了解,面向洛陽農機等傳統產業,針對現有農機產品在遠程監管、無人駕駛等信息技術方面的需求,洛陽中科晶上智能裝備公司開發了一系列轉型升級產品,其中的首批控制器已經交付給中國一拖集團等企業。
正在召開的黨的十九大吸引了李淳芃和科研人員的熱切關注,習近平同志所作的報告讓他們深感振奮。“報告提出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這正是我們研究院的主要工作和優勢所在。依托中科院計算所在信息技術領域的綜合優勢,我們正在以創新企業為載體,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成果與實體經濟進行深度融合。”
現在,洛陽中科信息產業研究院已先后啟動智能車輛、精準醫學、工業智能、智能康復等多個創新項目,孵化項目公司6家,孵化企業估值近3億元。其中,洛陽晶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面向精準醫療領域,已完成“醫學與基因大數據平臺”“宜傳新生兒疾病基因檢測”等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這些技術及產品旨在輔助腫瘤、單基因遺傳性疾病的診療,以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和母嬰死亡率。目前,該院已與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多家醫院開展合作。
李淳芃告訴記者:“下一步,研究院將通過技術委托開發、建立聯合實驗室、孵化創新公司等合作方式,進一步加快產學研融合進程,為促進河南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和戰略新興產業的培育作出貢獻。”
今天(18日),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開幕。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波在車上介紹說,2008年北京到天津城際高速鐵路的投入運營標志著中國進入高鐵時代。
黨的十八以來,河南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各個領域取得顯著成績。隨著攻克一項項填補國內空白的精密連接器生產技術,中航光電在國家大工程、大項目中配套產品創新龍頭地位彰顯。
正值周末,在洛陽市洛龍區新建成的八里堂西游園里,村民們正在帶妝彩排舞蹈。
10月11日,蘭考縣委常委會全體成員在焦桐樹下重溫入黨誓詞,牢記為民宗旨,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一年來,蘭考廣大干部群眾“有序推進、強化管理、緊扣扶貧”,扎實做好農村五項工作。
袁新云所在班組的班長謝文錦在一旁講著挖孔樁的流程:先用風鎬打孔;爆破員實施爆破;通風排煙后,挖土出渣;最后用混凝土護壁凝固。9月22日上午,在堯欒段6標的一個工地,風鎬打孔的聲音從一口井里傳上來。
過去的5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把握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的發展大勢,順應實踐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和重大方針政策,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宏偉事業取得歷史性的新成就。
今天上午,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全國各界干部群眾紛紛收看黨的十九大開幕會直播,認真聆聽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
10月13日,即將完工的港珠澳大橋屹立在碧波萬頃的海面上。10月13日正午過后,港珠澳大橋交通工程弱電專業工程師王強從鋼箱梁施工扶梯攀爬上橋面,又登上了燈具安裝直臂高空作業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