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上午,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開業儀式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業儀式并致辭,強調通過各成員國攜手努力,亞投行一定能成為專業、高效、廉潔的21世紀新型多邊開發銀行,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平臺,為促進亞洲和世界發展繁榮作出新貢獻,為改善全球經濟治理增添新力量。
經過兩年多的緊張籌建,亞投行已于去年12月25日正式成立。1月16日,亞投行隆重舉辦開業儀式,標志著萬眾期待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將歷史性地起航。亞投行的開業,對于促進亞洲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及地區互聯互通,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以及促進全球經濟的持續發展,都具有相當重要的積極意義!
亞投行倡議的是互利共贏宗旨,亞投行的籌建,已經得到了俄羅斯及英法德等許多域外國家的積極響應,并組建起了57個創始成員國的大家庭,相信今后還會有更多亞洲和其他地區國家及經濟體申請加入這個“朋友圈”。可以預見,亞投行在開始實質性運作之后,對地區和全球發展的影響力將越來越大。亞投行的開業運營,將有利于國際金融治理體系實現新變革,有助于加快國際經濟治理體系改革進程,亞洲及相關地區間的經濟合作將變得更為開放、包容。亞投行提供的融資支持,對于區域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和升級將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亞投行候任行長金立群之前在受訪時表示,亞投行初期重點融資領域將有望投向能源與電力、交通和電信、農村和農業基礎設施、供水與污水處理、環境保護、城市發展以及物流等行業,今年年中有望批準第一筆貸款。
筆者以為,亞投行不僅將對促進亞洲地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經濟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也有助于中國同亞投行相關國家開展務實合作,它將為亞洲和世界未來的協調發展拓展更大空間,為全球經濟穩定復蘇注入新鮮動力,對于區域和平進步也同樣具有相當獨特的積極作用。我們知道,道路、橋梁、通訊、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是亞洲一些地區經濟發展的短板,尤其是“聯而不通”、“通而不暢”的問題,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區域貿易及交流往來。亞投行的資金支持,將讓亞洲各國的經濟聯系更為密切,人員、文化、教育、旅游等各種層次的交流合作也必將隨著“互聯互通”而變得頻繁深入。可以說,亞投行聯通的是“路”,融通的是“心”!
16日上午的開業儀式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致辭中闡述了中國對于亞投行建設的主張及看法,充分表達了團結合作、開放包容、共謀發展的“中國意愿”。其實不僅在開幕致辭中,自2013年10月2日訪問印尼時提出倡議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來,習主席對亞投行的籌建傾注了大量心血,在許多重要場合都作出過相關論述。“想富先修路,人心齊泰山移,亞投行歡迎所有有興趣的國家積極參與”;“要以創新思維辦好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中方倡議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秉持開放包容原則,不搞排他性”;“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是開放的,張開臂膀歡迎五大洲朋友共襄盛舉”。一句句推動亞投行建設的“中國聲音”,展現了中國領導人包容、分享、互利、共贏的政治智慧和外交理念。
2016新年鐘聲敲響之際,習近平主席在新年賀詞中明確表示,“世界那么大,問題那么多,國際社會期待聽到中國聲音、看到中國方案,中國不能缺席。”習近平主席倡導的“一帶一路”和亞投行,致力于構建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通過與世界各國對接發展戰略,共享發展機遇,來建設互有、共享、包容、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亞投行不是中國人獨享的銀行,而是全球57個兄弟攜手謀共贏的發展平臺,是促進亞洲及世界經濟互助發展的一條“供血”臍帶,是打造亞洲與世界“命運共同體”的“助推器”。筆者堅信,隨著亞投行的開業,世界將見證由其凝聚的“命運共同體”的恢宏氣魄和寬廣胸懷!(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王振峰)
問:近日,美國國務院發布消息稱,美國國務院助理國務卿布朗菲爾德將于11月21-22日出席在北京舉行的第14次中美執法合作聯合聯絡小組會議。答:日方擬將奄美大島、德之島、沖繩島北部、西表島等四島項目申報世界自然遺產,中方對日方上述項目可能影響中方有關權益存在關切。
參考消息網9月1日報道日媒稱,加拿大財政部長比爾·莫諾(Bill Morneau)8月31日在到訪的北京表示加拿大決定正式申請加入由中國主導、并已于1月開業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AIIB)。
]今天下午,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總部,加拿大財長摩爾諾(Bill Morneau)宣布,加拿大正式申請加入亞投行。此后,經過半數以上的成員國通過,加拿大將成為亞投行正式成員。正式申請加入亞投行的國家已經超過20家。
資料圖:11月15日,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菲律賓外交部副部長勞拉·德爾羅薩里奧在新聞發布會上講話。(原標題:菲外長稱將做多件事挽救菲中友誼 希望加入亞投行) 本文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
韓國產業銀行行長洪起澤出任亞投行負責風險管控的副行長的消息,在本周三也已經被韓國政府提前披露。
1月15日,印尼財政部長班邦·布羅佐內戈羅赴京出席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開業儀式暨理事會和董事會成立大會。更重要的是,亞投行的成立預示著一種前所未有的國際制度創新和國際格局變革——發展中國家占創始國多數且擁有較大話語權。
亞投行從2015年12月25日正式成立至今天的正式開業,在某種程度上是世界資本再次分配的又一次努力,是中國為全球金融治理與社會發展所貢獻的東方智慧。最后,亞投行是中國參與國際治理的里程碑事件,國家應當做好政策儲備與人才培養。
巴基斯坦伊斯蘭堡政策研究所所長哈立德·拉赫曼認為,亞投行開業表明,中國政府愿同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成就,推動世界和區域各國實現共同發展。
唯有以公開透明的決策過程,兼顧經濟增長與法治、環境等要素,才會為亞投行積聚信譽,最終真正成長為一個全球性、高效能的多邊開發融資機構。6月29日,50個成員國在北京簽署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定》,亞投行的創建最終塵埃落定,中國既是第一大股東,也擁有關鍵事項的決定權。
新西蘭總理約翰·基15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新西蘭正式成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創始成員國之一,將向亞投行注資1.25億新西蘭元(約合8700萬美元)。
“印度有望爭取亞投行副行長一職”,印度報業托拉斯23日的這一報道被印度媒體廣泛轉載。無論按照出資比重,還是在亞投行中的作用,印度爭取到副行長職位是有可能的。中國財政部此前曾表示,根據現有多邊開發銀行的通行做法,亞投行將在正式成立后召開部長級理事會任命首任行長。
4月14日,經現有意向創始成員國同意,埃及、挪威、俄羅斯正式成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下簡稱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截至目前,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增至50個,包括奧地利、澳大利亞、孟加拉國、巴西、文萊、柬埔寨、中國、丹麥、埃及、法國、芬蘭、格魯吉亞、德國、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意大利、約旦、哈薩克斯坦、韓國、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老撾、盧森堡、馬來西亞、馬爾代夫、馬耳他、蒙古、緬甸、尼泊爾、荷蘭、新西蘭、挪威、阿曼、巴基斯坦、菲律賓、卡塔爾、俄羅斯、沙特阿拉伯、新加坡、西班牙、斯里蘭卡、瑞士、塔吉克斯坦、泰國、土耳其、阿聯酋、英國、烏茲別克斯坦和越南。
4月14日,經現有意向創始成員國同意,埃及、挪威、俄羅斯正式成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下簡稱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截至目前,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增至50個,包括奧地利、澳大利亞、孟加拉國、巴西、文萊、柬埔寨、中國、丹麥、埃及、法國、芬蘭、格魯吉亞、德國、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意大利、約旦、哈薩克斯坦、韓國、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老撾、盧森堡、馬來西亞、馬爾代夫、馬耳他、蒙古、緬甸、尼泊爾、荷蘭、新西蘭、挪威、阿曼、巴基斯坦、菲律賓、卡塔爾、俄羅斯、沙特阿拉伯、新加坡、西班牙、斯里蘭卡、瑞士、塔吉克斯坦、泰國、土耳其、阿聯酋、英國、烏茲別克斯坦和越南。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4月11日消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表示,支持亞投行是“理所當然的事”,凡是對中國有益的事,對周邊也都有益。
3月31日是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的申請截止日期。截至4月2日統計,提出申請以意向創始成員國身份加入亞投行的國家(地區)總數已達52個,其中31個國家已成為正式的意向創始成員國。最后幾天,許多國家紛紛搶搭末班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