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別民警在行政審批過程中,搞權力尋租,靠山吃山、非法漁利。群眾對吃拿卡要這類看似不大的問題,意見很大!”5月30日,在吉林省公安機關黨風廉政建設會上,副省長、公安廳廳長胡家福毫不留情地批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微腐敗”現象。(6月1日 人民網)
有這樣一些干部,大錯沒有,小錯常犯,或吃拿卡要,或公車私用,或接受吃請,或笑納禮品,這些小問題就是備受百姓詬病的“微腐敗”現象。實際上,“微腐敗”雖小,卻是引發“大腐敗”的苗頭性問題。因此,對待“微腐敗”不能有“微態度”。
“針眼大的窟窿可以透過斗大的風”。“微腐敗”問題雖小,影響卻不小。以“小五長”為代表的“蒼蠅官”,最容易沾染“微腐敗”,他們往往身處最基層,接觸群眾最頻繁,離百姓也最近。在百姓眼里,他們的一舉一動,代表的就是政府形象。實際上,“微腐敗”就是“溫水煮青蛙”般的損害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在無聲無息中啃噬群眾的獲得感。
不可否認,當前官場生態下,領導干部中存在不少“好好先生”,他們認為“微腐敗”不是大問題,本著關懷同志、團結同志的原則,大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對其不予追責、不予問責,這種態度看似是關愛干部,實則是對干部犯小錯的縱容。筆者以為,“微腐敗”不是小問題,對待“微腐敗”更要有“嚴態度”。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應該看到,很多“大腐敗”都是從“微腐敗”發展而來的,很多“老虎”都是從“蒼蠅”成長起來的,必須為根除“微腐敗”開好“藥方”。扎緊制度之“籠”,織密監督之“網”,高舉問責之“劍”,讓公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讓干部在“玻璃房”里施政,惟其如此,才能開好“藥方”,徹底根治“微腐敗”。
“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新形勢下,必須把握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做到抓早抓小、抓大不放小,以零容忍的態度旗幟鮮明地反對“微腐敗”,理直氣壯地根治“微腐敗”。惟其如此,才能打造出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不斷提高民眾的獲得感。(周一帆)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無論紅包大小,都是一種“微腐敗”。對于這種新興的“微腐敗”,必須以“零容忍”的態度,堅持露頭就打,堅持嚴查到底。
新一屆紀委班子成立以來,西華縣紀委積極探索中層干部監督新途徑,綜合運用公開、考評、問責等方式,創新推出簡權有清單、用權有公開、監權有平臺、評權有機制的“四權四有”工作法,有效遏制中層干部吃拿卡要亂作為、推諉扯皮慢作為、懶政怠政不作為等“微腐敗”問題。
今年以來,潢川縣紀委監察局高度重視,精心謀劃,在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上,開展了一場為期7個月的11個重點領域專項治理,向基層腐敗“亮劍”,收到實實在在效果。
近年來,各地紀檢監察部門針對干部的小問題小毛病小錯誤,動用組織處理手段的越來越多。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零容忍、無禁區、無上限強力反腐,隨著大批“蒼蠅”“老虎”落馬,腐敗蔓延勢頭得到了有效遏制。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是一種高度的自覺和自省。“打鐵還需自身硬”,一個信仰堅定、紀律嚴明、作風過硬、清正廉潔、勤政為民的政黨。
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6月30日,西藏紀檢監察網正式開通運行。至此,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紀委、監察廳(局)均已開通官方網站,全國紀檢監察機關網站群正式形成。
全面從嚴治黨任重而道遠,但黨中央反腐的力度與決心永遠不會變。
在“第一種形態”上下足功夫,以“精準約談”的方式,走好走穩“三大步”,讓“扯袖子、咬耳朵”的監督執紀發力。
“五一”“端午”假期臨近,市紀委下發通知,要求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切實加強監督執紀問責工作,有效遏制“四風”蔓延的勢頭,在全市范圍內營造風清氣正的節日氛圍,確保廣大黨員干部廉潔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