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奧林匹克運動秉承“更快、更高、更強”的理念一樣,技術創新也要追求“更快、更高、更強”。
“更快”是要同時間賽跑。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強則國運昌,創新弱則國運殆。面對當前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我們抓創新發展更要有種強烈的緊迫感。
具體而言,就是要加快產學研進程。這需要科研人員的努力,更離不開相關舉措的保障,而保障也是在充分激發科研人員的熱情。保障涉及科研經費的投入、科研人員的薪酬、科研成果的轉化等多方面,要加強頂層設計、深化貫徹落實。技術創新要強調“快”但別只圖“快”,不能重速度而輕厚度,也不能要數量而丟質量。創新要與時代發展緊密結合,瞄準科技前沿和民眾所需,推動科技創新同民生緊密結合。
“更高”是要高瞻遠矚。技術創新不能只顧眼前利益,只考慮一段時間的利益,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堅持大局思維和戰略遠見。
技術創新應滿足于兩個趨勢,一是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二是環境資源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對“推動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創造發展新優勢”作出具體要求,強調“把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作為提升產業競爭力的技術基點”,特別是要“發展引領產業變革的顛覆性技術,不斷催生新產業、創造新就業”。
“更強”是要打造雄厚的技術創新實力。只有一心一意、堅持不懈地謀創新,才能永葆創新的生機和活力;惟有勇立世界科技創新潮頭,才能贏得發展主動權,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建設一支高水平的創新人才隊伍,是強化技術創新的有力保證。一方面,制定有利于人才發展和營造創新氛圍的政策措施,比如《綱要》提出的,優化人才成長環境,實施更加積極的創新創業人才激勵和吸引政策,推行科技成果處置收益和股權期權激勵制度,讓各類主體、不同崗位的創新人才都能在科技成果產業化過程中得到合理回報。另一方面,讓技術創新本身更具吸引力,比如保護創新成果、完善創新激勵機制。
讓技術創新 “更快、更高、更強”,要把深化改革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過改革,破除一切束縛創新的桎梏;以體制機制改革激發創新活力。創新的要求有多迫切,改革的任務就有多重;創新具有系統性,改革也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做好系統性工程,就要相互協調、統籌推進,兼顧多領域的改革。《綱要》指出,要“堅持科技體制改革和經濟社會領域改革同步發力,強化科技與經濟對接”。
在技術創新的“賽場”,要獲得勝利,必須“更快、更高、更強”,并且保持住這種“比賽”狀態。(馬若虎)
政府發揮“有形的手”這一功能,不能“亂彈琴”,需要充分遵循政府和市場關系的基本規律和創新人才成長的基本規律。
與此同時,南陽市先后與瑞典烏姆蘭省和英國南安普頓市建立了科技交流關系,引進科技項目、資金和人才,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對外合作水平。引導金融部門加大對科技發展信貸投入,依托南陽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建立科技企業信用建設示范區,探索建立科技小額貸款公司,有效解決創新型中小企業融資難題。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智能制造和機器人等進入新一波創新浪潮,誰能在科技創新方面占據優勢,誰就能夠掌握發展的主動權。
羊年除夕,全民“搖一搖”發送了10.1億次“紅包”,用一場移動互聯的狂歡,將生活和科技創新緊緊地“搖”在一起。邁向2015,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面對新常態的機遇和挑戰,面對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召喚,我國自主創新的巨輪將繼續滾滾向前!
以體制創新推動科技創新,是一件復雜的系統工程,有一些基本面必須要抓好。由此,才能創造人才、資本、技術、知識自由流動,企業、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協同創新的新局面。讓創新活力競相迸發,需要以具體且有操作性的改革措施破解體制機制桎梏。
8月7日,河南省民營企業創新發展座談會在鄭州舉行。副省長張維寧傳達了省委書記郭庚茂關于我省民營企業加快創新發展的重要批示,省政協副主席、省工商聯主席梁靜主持。
12月27日,記者走進鞏義,感受該市創新發展的強勁脈動。據了解,鞏義全面推進產業產品、技術裝備、管理方式和思維模式四個層次的轉型, 促進產業精細發展、高端發展、終端發展、系統發展、融合發展,為全省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做出應有貢獻。
11月13日,記者從濟源獲悉,該市加強和完善學術技術帶頭人管理工作,有力促進了全市技術成果的轉化。學術技術帶頭人實行年終及任期考核制度,考核不合格者,取消其學術技術帶頭人榮譽稱號和相關待遇。
謝伏瞻首先代表省委、省政府對各位嘉賓的蒞臨表示歡迎,并簡要介紹了河南省情、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及三大國家戰略規劃實施情況。
3月5日,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我省又有4人入選科技部2014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
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科技部日前公布了2013年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入選名單,我省共有2名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4名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和1個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入選。 據了解,創新人才推進計劃是國家從2011年開始組織實施的國家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培育計劃,旨在通過創新體制機制、優化政策環境、強化保障措施,培養和造就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學家、高水平的科技領軍人才和工程師、優秀創新團隊和創業人才,引領和帶動各類科技人才的發展。
最近,睢陽區審計局建立項目組運行機制,按任務安排人員組合,打破部門限制,統一調配審計力量,最大限度地實現了人力資源的優化組合。
6月27日上午,許昌市科技創新大會一結束,許繼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姚致清就急忙往公司趕。在許昌市科技創新大會上,姚致清等4人獲得優秀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并分別獲得40萬元獎金,3家企業獲得優秀創新型企業并分別獲得獎金80萬元,6位企業家榮獲優秀創新型企業家稱號并分別獲得60萬元的獎金,獎金總額達760萬元。
為加速培養全省高等學府拔尖創新人才,今年起,省教育廳、省財政廳聯合啟動實施“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支持計劃”,每位入選的高校創新人才將獲得60萬元科研資助。已獲得國家杰出青年基金、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河南省科技創新人才計劃和本計劃支持的,本計劃不再繼續支持。
為加速培養全省高等學府拔尖創新人才,今年起,省教育廳、省財政廳聯合啟動實施“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支持計劃”,每位入選的高校創新人才將獲得60萬元科研資助。已獲得國家杰出青年基金、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河南省科技創新人才計劃和本計劃支持的,本計劃不再繼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