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打好改革硬仗 闖出發展新路--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黑龍江考察調研重要講話精神
新華社評論員
在《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出臺、東北發展迎來新機遇的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到黑龍江考察調研,強調“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改革開放,優化發展環境,激發創新活力”,闖出一條新形勢下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新路。這不僅為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指明了實踐方向,也為各地打好改革攻堅戰注入了信心與力量。
從告別“工業一柱擎天,結構單一”的“二人轉”,到轉變粗放型發展方式,再到形成同市場完全對接、充滿內在活力的體制機制,全面振興東北已到了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有不少硬仗要打。攻堅克難、闖出新路,最根本的出路是踐行新發展理念,最強勁的動力是深化改革開放。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是轉型升級的不二法門。針對東北地區傳統產品占大頭、“原”字號“初”字號產品居多的產業結構狀況,加強創新能力建設,連通創新鏈和產業鏈、服務鏈、資金鏈,把振興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才能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做到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針對國有企業活力不足、民營經濟發展不充分的問題,深化國企改革,深化簡政放權,理順政府與市場關系,才能打造發展新機制、激發市場新活力。針對森林質量下降、生態功能弱化問題,林區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才能在全面停伐后摸索接續產業,實現生態保護和轉型發展雙贏。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等建設,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才能把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不斷拓展東北地區發展新空間。
透過一域觀全局,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在轉方式調結構的緊要關口,既是爬坡過坎的攻堅期,也是大有作為的窗口期。改革有陣痛,不改革就是長痛。如果在政策上左顧右盼,在工作上淺嘗輒止,就會貽誤時機、陷入被動。從各地發展態勢來看,“幾家歡樂幾家愁”的分化趨勢愈益明顯,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主動適應新常態、重視改革創新和質量效益的“分水嶺”意義。硬等沒有出路,苦干才有未來。只有把中央政策轉化為實際行動,全力打好攻堅戰,才能化危為機,實現更高質量、更好效益、更可持續的發展。只有橫下一條心,扎扎實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成好“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我國產業結構層次才能出現一個大的躍升,社會生產力水平才能出現一個大的躍升。
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打好改革發展攻堅戰,更加需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緊緊抓在手上??疾煺{研期間,習總書記來到林場職工中間噓寒問暖,冒雨趕赴同江市八岔赫哲族鄉八岔村了解遭受特大洪災后重建情況,向鄉親們表達了黨和政府“讓大家日子越過越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的堅定決心。抓民生也是抓發展。讓財政等公共資金配置使用更多向民生領域傾斜,針對群眾最關切的就業、教育、醫療、住房、養老、脫貧等問題發力,讓政策制定和執行接地氣、通民情、得民心,就能讓群眾更有獲得感,匯聚起投身改革、狠抓落實的磅礴力量。
無邊林海莽蒼蒼,拔地松樺千萬章。深耕改革沃土,砥礪實干精神,把全面振興東北的重大戰略落到實處,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標任務抓實抓好,白山黑水必將煥發新的生機活力,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將開創嶄新局面。
雖然已經立冬,但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中國記協第九屆理事會全體代表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卻像一股暖流,振奮著河南廣大新聞工作者。11月11日,我省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會見中國記協第九屆理事會全體代表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在鄭州舉行,現場氣氛活躍,互動頻頻。
雷艷梅是于都縣里出了名的水果“西施”,在于都的電商孵化基地提起她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據中國網記者了解,作為含田村精準扶貧的特色項目,千畝蔬菜基地已經輻射帶動30戶貧困戶參與種植、務工50多人,成為興國縣精準扶貧的“領頭羊”。
習總書記還殷殷囑托江西要著力推動生態環境保護,走出一條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打造生態文明建設的“江西樣板”。選準產業、農家書屋和電商相結合,開辟村民脫貧新路子。
“質樸,實干,沒架子”“體民心,觀民意,真心為百姓”……習近平總書記8月23日冒雨來到青海省海東市班彥村考察易地扶貧搬遷新村建設情況,引發網民熱議。此次青海考察,習近平總書記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名句勉勵黨員干部,拿出堅定決心和堅強意志做好精準扶貧工作。
唐山抗震救災和新唐山建設40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他說他這次來,主要是看 一看這座英雄的城市,看一看這里英雄的人民。
7月1日上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在京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圍繞黨的歷史和未來發表了重要講話,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習總書記從八個方面闡述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戰略思想。
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在各地干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p>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東北考察調研時指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是國家的一個重大戰略,東北地區要“搶抓機遇、奮發有為”,特別是要確立“新發展理念”,堅持“深化改革開放”,“激發創新活力”,在此基礎上找到一條“發展新路”。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在轉方式調結構的緊要關口,既是爬坡過坎的攻堅期,也是大有作為的窗口期。
習近平擔任黨和國家領導人伊始,就將“建設互聯網強國”作為中國未來發展的重要國策。習總書記提出的虛擬和現實對立統一的關系,是構建互聯網思維的基礎性理論。習總書記同時指出,“要加強網絡倫理、網絡文明建設,發揮道德教化引導作用,用人類文明優秀成果滋養網絡空間、修復網絡生態”。
4月24日至27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安徽六安、滁州、合肥等地,深入農村、企業、高校、科研文化單位,就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十三五”規劃綱要進行調研考察。陳澤申的扶貧幫扶人是大灣村第一書記余靜,她向習近平總書記保證說:“大灣村一戶不脫貧,我堅決不撤崗。
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小崗村考察工作,他下麥田、進農家,在“當年農家”院落,了解當年18戶村民按下紅手印,簽訂大包干契約的情景。
4月24日上午11時30分許,習近平總書記的身影出現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的紅軍廣場。圖為習近平總書記圖為習近平總書記 今年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時期的頭等大事來抓。
金寨縣是國家級首批重點貧困縣,2011年被確定為大別山片區扶貧攻堅重點縣。24日下午,習近平來到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走訪村民,同當地干部群眾共商脫貧攻堅大計。
習總書記親自主持召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不僅體現了中央高度重視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工作,而且總書記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