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堅持改革創新 提高能力水平——三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
新華社評論員
從手搖馬達到海事衛星,從發報機到先進直播設備,再到每天用多語種多媒體向世界提供各類新聞信息產品……在中央新聞單位調研時,習近平總書記對加快媒體融合發展表示肯定。巨大的變化,折射出黨的新聞事業取得的巨大成就,讓人深感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強大力量。
“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創新理念、內容、體裁、形式、方法、手段、業態、體制、機制,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新聞輿論改革創新作出重要部署。一系列新論斷、新舉措,體現了黨中央對新聞傳播規律和媒體發展趨勢的深刻洞察,為新聞輿論工作順應時代潮流、提高能力水平,指出了著力點和突破口。
增強針對性,才能提高傳播力,掌握主動權、打好主動仗。現在,受眾需求越來越多樣,參與意識越來越強,新聞傳播日益呈現人人傳播、多向傳播、海量傳播的特征。在這種情況下,一套話語滿足不了所有人,一個腔調難以唱遍天下。適應分眾化、差異化傳播趨勢,就需要突出特色、精準定位,善于通過生動形式、多樣手段來表達,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多聲部的主流輿論矩陣,從而達到“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效果;就需要善于設置議題,既面向普通人群,也影響關鍵少數,從而有力引導社會輿論走向,形成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
推動融合發展,才能激發事業發展活力,不斷鞏固和拓展輿論陣地。隨著新媒體快速發展,媒體間的界限日益模糊,輿論場日趨復雜,這既是新挑戰,也是做好新聞輿論工作的新機遇。主動借助新媒體傳播優勢,完善運用體制機制,打通并用好同群眾信息交流的新渠道,就能有效占領新媒體陣地。融合發展,關鍵在融合,目的在發展。盡快從相“加”階段邁向相“融”階段,堅持內容為王,以內容優勢贏得發展優勢,就能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體,進一步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
把握好時度效,才能提高引導力,讓新聞輿論工作更有實效性。時度效是檢驗新聞輿論工作水平的標尺。不管是主題宣傳、典型宣傳、成就宣傳,還是突發事件報道、熱點引導、輿論監督,都要從時度效著力、體現時度效要求。主流媒體在堅持真實準確前提下搶抓“活魚蝦”,力爭第一時間介入、第一時間發布,就能以速度贏得先機;恰當掌控輿論引導的密度和尺度,合理運用媒體和宣傳方式,就能靠分寸拿捏掌握好火候;找準思想認識的共同點、情感交流的共鳴點、利益關系的交匯點、化解矛盾的切入點進行輿論引導,就能積聚人氣、深入人心,取得良好效果。
增強國際話語權,才能提高影響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當前,國際社會對我國的關注前所未有,但還存在著信息流進流出的“逆差”、中國真實形象和西方主觀印象的“反差”、軟實力和硬實力的“落差”。這就要求我們下大氣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通過講事實、講形象、講情感、講道理,來說服人、打動人、感染人、影響人;通過創新對外傳播話語體系,以引人入勝的方式啟人入“道”,以循循善誘的方式讓人悟“道”;通過打造具有較強國際影響的外宣旗艦媒體,不斷增強中國話語的國際影響力,讓全世界都能聽到并聽清中國聲音。
“道在日新,藝亦須日新”。在輿論環境、媒體格局、傳播方式深刻變化的今天,以改革創新的精神砥礪奮進,不斷構建新格局、搶占新陣地、涵養新能力,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定能厚植發展優勢、彰顯生機活力,交出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嶄新答卷。
7日習近平會見了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第九屆理事會全體代表和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獲獎者代表。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堅守黨和人民立場,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做政治堅定的新聞工作者。
在全省上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省第十次黨代會精神之際,我們迎來了第十七個中國記者節。河南省第十次黨代會剛剛勝利閉幕,大會描繪了未來五年我省發展的宏偉藍圖,明確了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的總體要求、發展目標、發展思路和重大舉措,河南的發展站上新的歷史起點。
10月28日,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全周帶領宣傳部機關全體人員,認真傳達學習貫徹落實市委書記王戰營在市直新聞單位調研時的講話精神,并作出具體部署。
中宣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主任蔣建國,教育部副部長林蕙青出席會議并講話,河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素萍致辭。蔣建國強調,要把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推動部校共建工作的行動指南,進一步優化“部校共建、院媒協同、實踐育人”的新聞輿論人才培養機制。
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創新理念、內容、體裁、形式、方法、手段、業態、體制、機制,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
2016年2月1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京主持召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切實提高黨的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猴年新春伊始,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3家中央新聞單位進行實地調研,向廣大新聞工作者致以節日祝福和親切慰問。
堅持中心工作和新聞輿論工作兩手抓,是我們黨領導人民不斷取得偉大成就的一條基本經驗,也是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順利向前發展的一項基本要求。這樣一份榮光,也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們:擔負起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方能不負時代。
“要承擔起這個職責和使命,必須把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牢牢堅持黨性原則,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牢牢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牢牢堅持正面宣傳為主。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在廣大新聞工作者和新聞院校師生中引起強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履職盡責,擔負起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
整理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有關新聞輿論工作的相關講話。這些講話,不僅厘清了“職責和使命”,強調了“黨性原則”,還就如何適應媒體格局和輿論生態的深刻變化,如何應對新媒體帶來的深刻改變,如何在“西強我弱”的國際輿論格局中更好地傳播中國聲音等一系列問題,給出了針對性極強的解決辦法。
2月24日,中宣部召開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電視電話會議。
輿論航船行穩致遠,需要從容駕馭的領航者;新聞事業蓬勃發展,離不開強勁有力的火車頭。
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總書記明確指出:“必須把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牢牢堅持黨性原則,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牢牢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牢牢堅持正面宣傳為主。在全球化背景下,新聞輿論工作胸懷大局、把握大勢,其中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破除西方的輿論偏見,杜絕“西方月亮比中國的圓”等錯誤輿論導向。
“要加快培養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黨和人民放心的新聞輿論工作隊伍。”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為加強新聞工作隊伍建設、造就新聞人才指明了方向與路徑。
當今時代,輿論環境、媒體格局、傳播方式都在發生深刻變化,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適應這種變化,尊重新聞傳播規律,創新方法手段,切實提高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