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的聲響仍在耳邊縈繞,年味的濃釅猶在心頭蕩漾,剛結束長假的人們,相繼踏上重返工作崗位的歸程。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春節前夕,在同黨外人士共迎新春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決勝要有決心,開局重在開頭。”一年之計在于春,決勝全面小康,實現良好開局,就從這個春天開始。
當今中國,正處在由大向強的“關鍵一躍”,經濟社會發展既有中流擊水的暢快,又有亂云飛渡的風險。實現脫貧攻堅、調整經濟結構等一個個戰略任務需要我們去完成,“中等收入陷阱”等發展中可能遭遇的風險需要我們去規避。世界銀行的一份研究報告就曾顯示,1960年屬于中等收入類別的全球101個經濟體中,到2008年僅有13個邁過“中等收入陷阱”,最終進入高收入行列。未來5年,我們能不能乘勢而上,一鼓作氣建成全面小康,關鍵就在于我們以什么樣的狀態決戰、以什么樣的姿態開局。
一個指揮官必須具備的最重要條件就是決心。越是決勝階段,越是情況錯綜復雜、瞬息萬變,越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空前強大的阻力。當此之時,最需要的是決心和勇毅,最可怕的是驕傲和猶疑。千錘敲鑼,一錘定音。多少令人刻骨銘心的失敗,就敗在該全力沖刺時卻力不從心或掉以輕心。多少令人扼腕嘆息的錯誤,就錯在該志在必得的卻“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開局重在開頭。開局起步,就好比人生成長中的“第一粒紐扣”,兩軍對壘時的第一場戰斗,建筑房屋時的第一塊基石。做好這些“第一”,就能增強信心、打好基礎、占得先機。反之,糾正起來就可能付出很大代價,甚至一錯再錯。我們重視開頭,一方面是因為悠悠萬事,開頭最難,另一方面因為開頭精彩,成功一半。
新的一年,人們期盼新發展理念付諸實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惠及民生;期盼天空更加蔚藍,城市更加包容,鄉村更加美麗;期盼每一種追求都有馳騁的天空,每一個夢想都有生長的土壤……期盼是一種信心也是一種決心,是一種獲得感也是一種使命感。我們相信“只要堅持,夢想總是可以實現的”,一如相信寒盡春生、時序更替。
“開好局、起好步,取決于齊心協力、團結奮斗。”決戰之時,也是凝神聚力之時,咬緊牙關之時,眾志成城之時。無論是推進結構性改革,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還是營造政治生態的山清水秀,都離不開攻城拔寨的決心,滴水穿石的韌勁,都離不開只爭朝夕的精神、除舊布新的膽識。幸福不會從天降,人間萬事出艱辛。一個人的奮斗和汗水,可以守得春暖花開,億萬人的奮斗和汗水,則可以澆灌出更加美麗的“中國山水”,創造出更加精彩的“中國故事”。
東風浩蕩滿眼春,萬里征程催人急。我們留戀闔家團圓、其樂融融的歡暢,我們珍惜卸下重負、舒緩身心的安逸,我們更將從“過年狀態”轉入“決戰狀態”,從放心團聚轉入收心干事。休憩是為了更好地出發。讓我們提振精氣神,意氣風發地奮進在這個充滿希望的春天。(辛士紅)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挺立潮頭、高瞻遠矚,作出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科學判斷,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開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實踐,以新的有力作為標注著中國經濟的新方位。
在世界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可謂“風景這邊獨好”。2016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
流行的看法認為:中國經濟下行主要是因為,中國經濟自身的結構性因素造成的,投資拉動不可持續,因為4萬億的教訓就在眼前,繼續靠投資拉動會造成債務過量累積,以及大量產能過剩(剛剛閉幕的中美戰略對話會議上,中國產能過剩竟成了國際問題)。
央行和銀監會加強票據業務監管,要求銀行嚴格審查貿易背景真實性,嚴格規范同業賬戶管理;銀監會被傳出近期向部分城市商業銀行進行窗口指導,要求其停止新發分級型理財產品。
2015年以來,全球經濟復蘇再度展現其艱難、曲折的一面。主要經濟體增速普遍放緩,新興市場受到大宗商品價格暴跌和資本外流的沖擊,股市和匯市波動引發投資者恐慌。
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京開幕。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從國內看,長期積累的矛盾和風險進一步顯現,經濟增速換擋、結構調整陣痛、新舊動能轉換相互交織,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從經濟監測預警指數走勢看,綜合合成指數和擴散指數的分析預測結果,未來6個月中,中國宏觀經濟景氣將現觸底并小幅反彈的跡象,但整體波動仍將處于下降周期,本輪景氣周期的收縮期較之以往更長一些,預計2016年我國經濟仍可保持6.5%以上中高速增長。
治大國如烹小鮮,中國經濟發展正處在階段更替、結構轉換、模式重建、風險釋放的關鍵期,既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松弛懈怠,“油鹽醬醋”都要恰到好處,火候更要適當。當前,盡管國際經濟形勢依然嚴峻,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和矛盾仍然錯綜復雜,但中國經濟完全有理由穩步邁入2016。
李克強總理認為,改革、開放與國際合作的有力結合是多年來中國增長故事的核心要素,因而2016年,中國將繼續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拓展國際經濟合作。
APEC成員經濟總量占據全球六成、貿易總量占世界一半,在世界經濟版圖中舉足輕重。
廣闊的空間,巨大的潛力,并非虛詞。
在看到眼前數字的同時,看看長遠。經濟社會發展都是有具體語境的,是漫長歷史進程中的一段,任何政策措施的制定推行都要立足眼前、著眼長遠。
業內人士認為,相對2008年的短暫熱炒,中國全民體育消費的元年真正到來了。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主管周景彤表示,三季度以來,經濟金融雙雙趨冷
中國經濟不行了?未來的走勢究竟如何?面對唱衰和質疑,關于中國經濟的四個最新判斷,也許會給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