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十八屆五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為期4天,29日結束。會議的主要議程為研究“十三五”規劃的建議。目前,“十三五”規劃十大目標任務已經公布,生態文明建設將首次寫進五年規劃的目標任務。(10月27日 《新京報》)
從“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到“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再到“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可見我們的生態觀正逐漸發生著變化。自黨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升至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四大建設并列的高度,列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五位一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之后,生態文明建設便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與重視。而此次十八屆五中全會的召開,生態文明建設將首次寫進五年規劃的目標任務,無疑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為生態文明吹來“政策風”,可謂是“十三五”規劃的點睛之筆。
翻閱“十二五”生態環境保護的成績單,我們可以發現,一系列頂層設計相繼出臺,為生態文明建設繪就路線圖;一系列環境執法組合拳頻頻發力,打響了生態環境保衛戰。必須承認,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乎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讓生態文明建設成為人民生活質量的增長點,既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關鍵,更能增進人民福祉。也只有始終貫徹綠色發展的理念,讓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并駕齊驅,人民才能生活得滿足而幸福。
然而,由于某些企業和個人法治觀念淡薄,個別地方政府部門不作為、慢作為、監管缺位,加之環境污染治理難度大、易反復,環境保護仍面臨多重困難與挑戰。我們常說,人病了要及時就醫,不然就會危及生命安全;那么生態環境出了問題也要及時治理,不然就會影響到整個國家的肌體健康。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治理污染和生態修復是“病去如抽絲”的漸進過程,既要有壯士斷腕般的果敢,也要有滴水穿石般的韌勁。中國第一個百年夢想只差一個“十三五”,在這個關鍵節點,唯有切實做到“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才能真正實現藍天常在、碧水長流、永續發展。
藍天白云、青山綠水,用之不覺,失之難存。當前,站在“十二五”即將收官、“十三五”即將開啟的歷史節點,我們只有繼續發揚攻堅克難的精神,在生態環境保護上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為長遠計,為子孫謀,才能走出一條環境保護新路,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共贏。對于中國人來說,“十三五”是青山綠水、記住鄉愁的規劃,是為生態文明吹響的號角、吹來的政策之風。唯有讓生態文明建設入心入腦并付諸行動,才能讓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中國”從藍圖變為現實。(白墨)
后發國家應當在追求民族國家利益的同時,捍衛人類整體利益,使自身發展不損害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生態環境,把追求民族國家和人類的整體利益作為生態文明的道德追求,后發國家生態文明理論應當起到引導人們實踐行為的境界論的作用。
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與其他工程不同,應更多順應自然,少一些建設,多一些保護;少一些工程干預,多借用一些自然力。
“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國持續發展最為重要的基礎。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不僅對青海,對全國各地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都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布局的戰略高度,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維度,強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引領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在綠色發展理念指導下,我國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生態文明發展道路。
10月30日上午,由河南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舉辦的《生態文明——青少年環保知識讀本》公益活動在鄭州舉行。
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及其聯盟這個點是綠色的、環保且可持續的;它如同一個杠桿,一方面既可以解決國內消費者對于農產品食品安全問題的困惑,另一方面又促進中國制造通過電商健康地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會議認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應有之義。《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是生態文明領域改革的頂層設計。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首先要樹立和落實正確的理念,統一思想,引領行動。要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發展和保護相統一的理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自然價值和自然資本的理念,空間均衡的理念,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
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今日在貴州省貴陽市舉行之際,論壇發布了三大理論成果。《綠色新政》一書以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為背景,結合中央《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提出以綠色新政引領中國經濟新常態的重大理論觀點。
生態文明建設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對于生態文明,有三個層次的認識,一是用綠水青山去換金山銀山,二是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三是綠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銀山。
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定性要求國土空間開發格局進一步優化;能源消耗強度持續下降;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大氣環境質量、重點流域和近岸海域水環境質量得到改善,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
到2020年,使生態文明建設水平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
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定性要求國土空間開發格局進一步優化;能源消耗強度持續下降;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大氣環境質量、重點流域和近岸海域水環境質量得到改善,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
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定性要求國土空間開發格局進一步優化;能源消耗強度持續下降;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大氣環境質量、重點流域和近岸海域水環境質量得到改善,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
初步成果還顯示,總體看,四川大氣污染形勢十分嚴峻,空氣質量污染較重的區域分布在成都及周邊城市群、川南城市群、攀西城市群。鐘勤建:今年開始,我們將開展“四川省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預警預報監測網絡”建設,其中就包括19個省直管空氣自動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