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激情燃燒的年代!這是一個創造勞模的年代!共和國六十余載,孕育了萬千名勞模,他們代表著時代的形象,他們書寫著時代的輝煌,他們激蕩起民族的豪情,他們推動著共和國前進的滾滾車輪。
一個國家不能沒有楷模,一個民族不能沒有精神。時代雖然在變化,但勞模精神薪火相傳,永遠是引領時代的一面鮮艷旗幟。在中原經濟區建設的偉大進程中,我們需要勞模,更需要勞模精神。
五月一日,又是一個勞動節。如今,那些曾為社會奉獻了青春和汗水的的勞模們,你們在哪里呀?你們還好嗎?
個人簡歷
1976年至2000年初 鄭州市服務公司 任修腳師
個人榮譽
1984年鄭州市勞動模范
1987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1989年河南省勞動模范、全國勞動模范
1988年、1993年兩屆全國人大代表
白鳳祥,一位平凡的修腳師傅,57歲的他曾是兩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模。經歷過下崗痛苦的他,如今靠著自己的手藝重新走上了工作崗位,迄今為止在修腳這個崗位上已經干了35年。
提及過去,白鳳祥大手一揮,謙虛地說,“過去的就不要再提了,我現在就是一個平凡的打工者。”
下崗后“自推自強”
2000年初,因為原單位改制,白鳳祥下崗了,但他并沒有停下,短暫的調整后他又走上了工作崗位。
白鳳祥說,他現在很慶幸自己有這樣一份手藝,可以在改制后繼續靠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工作可以下崗,但他的身份永遠不下崗。”
重新走上工作崗位的白鳳祥,有一段時間很不適應。在原單位他有著“中原第一刀”的美譽,以前都是他等人來請。現在換了環境,很多人雖然知道他的名氣但并不認識他,甚至還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白鳳祥這個人。
于是白鳳祥開始學著“推銷自己”。起初他不是被人冷落就是被人譏諷,雖然有著“省特一級修腳技師”的招牌,可客戶對他也不信任。但他沒有放棄,憑著嫻熟的技藝、熟練的手法,逐漸被顧客認可。
久而久之,白鳳祥有了很多回頭客,現在有很多顧客都是奔著他去的,甚至每天還有人慕名到家里找他修腳。
心系“傳承”
修腳這個行業的發展,是白鳳祥目前最關心的問題。
“現在想學這門手藝的年輕人也有,但真正抱著傳承的態度,想去學好這門手藝的沒有。”白鳳祥說。
據了解,修腳手藝要學好最少要兩年時間,無法速成。學會手藝,能熟練運用只是一方面,學習者要在實踐中多磨練,積累經驗,才能真正出師。
白鳳祥說,修腳這門技藝在解決病人的痛苦上有著現代醫學所沒有的優勢。以甲溝炎為例。醫院常規的的療法很難起作用,一般都是建議拔掉指甲,但這樣做的痛苦往往比較大,后遺癥也很嚴重,而傳統的修腳手藝只需一刀就可以解決。
“修腳這門手藝在醫學上沒有記載,醫學院有這一課,但醫院里沒有這一科。” 白鳳祥說,行業的尷尬處境進一步加深了傳承上的難度,但作為一種傳統的手工技藝,他很希望有人來重視這件事,把這一門手藝一代代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