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激情燃燒的年代!這是一個創造勞模的年代!共和國六十余載,孕育了萬千名勞模,他們代表著時代的形象,他們書寫著時代的輝煌,他們激蕩起民族的豪情,他們推動著共和國前進的滾滾車輪。
一個國家不能沒有楷模,一個民族不能沒有精神。時代雖然在變化,但勞模精神薪火相傳,永遠是引領時代的一面鮮艷旗幟。在中原經濟區建設的偉大進程中,我們需要勞模,更需要勞模精神。
五月一日,又是一個勞動節。如今,那些曾為社會奉獻了青春和汗水的的勞模們,你們在哪里呀?你們還好嗎?
如何“馴服”洋設備,做好設備的檢修與維護,使洋設備能夠高效穩定地運行,一直是李曉峰同志認真研究和思索的問題。
1991年,李曉峰所在的管道化車間從德國引進了國內第一組管道化溶出系統。在每次系統檢修工作中,該裝置工作量大,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
鑒于此,李曉峰積極尋求更簡便、更有效的檢修方法,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最終確定了使用中空式液壓千斤頂來取代氣割的方法。該檢修方法因效率高、費用低被命名為《李曉峰隔膜泵凡爾檢修技術》。這一創新舉措經過一年多的運轉后,效果良好,并在全廠進行了推廣。
在做好工作的同時,李曉峰還帶領班組員工積極參加公益活動:2007年,該班組共捐出衣物30余件、現金1000余元支援災區。他還帶頭參加義務獻血、義務植樹等。
在李曉峰的影響和帶動下,班組員工團結互助的精神全面提升,班組的執行力、創新力和凝聚力大大增強,班組的能量、激發員工的潛能得以充分發揮,為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增添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