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見習記者 李帥 文圖
今日,由河南省委網信辦和河南省扶貧辦主辦的2017“網上看河南”采風活動,進入了活動的第二天。“喜迎十九大,網聚河南扶貧新變化。”采風團來到了河南省直管縣(市)蘭考縣,參觀學習了焦裕祿同志紀念館和蘭考脫貧攻堅展覽館,全面了解了蘭考脫貧攻堅歷程,并實地走訪了該縣谷營鎮愛心超市。
今日上午,在蘭考縣焦裕祿同志紀念館內,采風團一行跟隨講解員的介紹,認真的學習了焦裕祿精神;并在該館二樓蘭考脫貧攻堅展覽館中,全面了解了蘭考脫貧攻堅歷程。據蘭考縣扶貧標兵肖玉領介紹,蘭考縣從“扶持誰”、“誰來扶”,到“怎么扶”、“如何退”四個方面著力解決扶貧工作中遇到的各種難題,并在今年2月27日成功實現了全縣脫貧。
下午,在蘭考縣谷營鎮的愛心超市內,這里不僅有玲瑯滿目的生活用品,還有社會各界捐贈的愛心衣物和文具用品。如今,這些“愛心超市”在蘭考縣已有16家,并成為了蘭考縣社會扶貧工作的一部分。在這些愛心超市里,貨架上所有的商品都是用“愛心積分”兌換,從20分值的大米、食用油、面粉,到5分值香皂、洗潔精、洗衣粉.....
據谷營鎮黨委書記郭戈介紹,他們為鎮上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每月發放30分“愛心對接卡”,并設立“積分卡”。如果貧困戶每周能保持好室內外的衛生,就能得到10分“積分卡”獎勵。每月最多70分,用這些“積分”就可在超市開放日領取物品,完全能夠滿足一家的日常需求。“另外,我們還在愛心超市里設置了愛心對接墻,居民可以將想要的商品寫下來,企業或愛心人士便可以采購或捐贈相應的物品。”
在超市內的愛心對接墻,記者看到,手繪的心愿樹上貼滿了各種愿望,而旁邊的愛心回音墻上,則貼著對需求的回應。比如,在心愿樹上,有居民在8月17日說想要一個燒水壺,8月21日就得到回應是“燒水壺已到貨”。
“我今天想用積分卷給剛上六年級的女兒兌換一些作業用本,這積分卷真的很方便。”據前來兌換商品的谷營鎮霍寨村貧困戶黃浦水說,他家里共有四口人,而他一個人的年收入僅有2700元,因此被當地政府列為貧困戶,可以享受到愛心超市的一切便利。由于他家衛生干凈,獲得10分的積分獎勵,加上基礎分,他共有積分40分。他今天一共兌換了一袋大米,10個作業本和一袋味精。
據悉,谷營鎮的愛心超市自今年7月份運營以來,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和支持,截止目前收到捐款捐物共計20余萬余,已有50多戶貧困居民通過積分卡,兌換到自己需要的生活物品,兌換商品價值約有1.5萬元。值得一提的是,愛心超市的9工作人員,都是來自谷營鎮的愛心志愿者,他們每天義務來此工作。
扶貧工作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作為黨員干部,必須增強緊迫感和主動性,要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上下更大功夫,創新幫扶措施,像“愛心超市”般解決實際需要、提供實在幫扶,使扶貧工作精準且溫暖。
昨日,平頂山市四十一中師生向市愛心救助超市捐贈近700件衣物,希望能幫助困難群眾度過寒冬。
時長:21分05秒
為迎接第七個“鄭州慈善日”的到來,10月14日,二七區幸福路小學二年級舉行了“‘愛心超市’——特別的愛,特別幸福行”捐贈活動。
為迎接第七個“鄭州慈善日”的到來,10月14日,二七區幸福路小學二年級舉行了“‘愛心超市’——特別的愛,特別幸福行”捐贈活動。
鄭州團市委首家雷鋒愛心超市分站啟動
為切實解決特困人群的實際困難,體現黨和社會的關愛之心,唐河縣文峰街道在徐莊社區緊鄰新黨群服務中心打造面積30平米的愛心超市示范點一處。
4月7日,河南南陽市西峽縣首家“愛心超市”正式揭牌運營,網上捐贈、網下捐受的互動模式,吸引了眾多市民參與。
為創新救助模式,服務市轄區的城鄉特困戶,2004年,平頂山市籌資500多萬元,建成了面積為1000多平方米的愛心救助超市,并于當年12月16日正式開業,對困難群眾實施愛心救助,同時接受社會各界的捐款捐物。
愛心超市的救助對象每個人手里都會有一張愛心卡,一年可領取900點的救助物品。
在河南平頂山市,有一家特殊的超市,這家超市專門為困難群眾設立,“購物”全部免費,顧客可以按需領取。這是河南省首家市級愛心救助超市,成立于2004年12月16日,開業10年來,已累計接受社會各界捐贈價值6500多萬元的款物,救助困難群眾48萬余人次,發放各類物品96萬余件,被困難群眾稱為黨和政府與困難群眾的“連心橋”。
“同學你好,有需要捐贈的書籍、衣物嗎?”日前,商丘工學院有志者知行聯盟創辦的“愛心超市”開張,這是志愿者在動員學生募捐時的場景。 據了解,該“愛心超市”不僅有實體店,還有心靈超市和網絡超市,不僅為貧困學生免費提供生活物品,更提供心靈上的關愛。
春節臨近,市愛心救助超市的“生意”也一天比一天好。昨天,記者了解到,超市近期備足物品接待困難居民,最多的一天接待困難群眾260戶。
原來,這些“愛心卡”是二七區專門為低保家庭和特殊困難群眾免費救助的憑證。據悉,愛心超市自開業以來,已經接待低保群眾899人次,免費發放蔬菜、糧油、服裝等生活用品1717件,低保群眾自選微利商品734件,極大地方便了低收入群體的生活。
生態廊道風景如畫、文化活動如火如荼、捐貧濟困蔚然成風……2013年,二七區不斷完善民生保障體系建設,公共服務水平、社會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扎實推進,轄區居民幸福指數節節攀升,“富強二七、文明二七、平安二七、美麗二七”效果初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