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新聞 映象新聞 | 映象首頁

                “太行公仆”吳金印 年過七旬的吳書記每天都在唐莊鎮(zhèn)的人民忙碌著 一方金印在民心——記吳金印踐行群眾路線的事跡
                • 一方金印在民心

                  8月下旬,記者看到,在四合社區(qū),在靳灣村復耕工地,在石屏村外萬畝桃園,在代莊村蔬菜基地,在龍山治山治水施工現(xiàn)...[詳細]

                • 把群眾帶上富路 把干部帶上正路

                  這是河南省衛(wèi)輝市唐莊鎮(zhèn)黨委書記吳金印掛在嘴邊的“干部經(jīng)”。在吳金印的帶動下,全鎮(zhèn)干部都沉在基層,每人負責幾...[詳細]

                吳金印簡介

                 

                2

                      吳金印,漢族,河南省新鄉(xiāng)市人,中共黨員,全國優(yōu)秀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1942年9月出生于衛(wèi)輝,1960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河南汲縣李元屯公社大隊會計、大隊長、大隊黨支部書記、公社黨委委員、團委書記。現(xiàn)任新鄉(xiāng)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兼衛(wèi)輝市唐莊鎮(zhèn)黨委書記。

                主要貢獻

                      40多年來,吳金印主動放棄組織上調他到上級機關工作的機會,深深扎根基層,與群眾同甘共苦,忠于黨的事業(yè),不計名利,不怕艱苦,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作出了優(yōu)異的成績,樹立起了基層黨員干部的良好形象,贏得了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愛戴。

                     在衛(wèi)輝市獅豹頭公社工作10多年間,他在群眾家住了7年,在治水工地住了8年,帶領群眾打通6個山洞,筑起85道大壩,建起25座水庫和蓄水池,架起8座公路大橋,營造良田2400畝,植樹20多萬株,使一窮二白的山區(qū)發(fā)生了巨大變化。

                      1987年,吳金印調任唐莊鄉(xiāng)黨委書記,帶領群眾建起了萬畝林果園、萬畝蔬菜田,興辦了無氧銅桿廠、電工廠、水泥廠等企業(yè),使唐莊鄉(xiāng)插上了騰飛的翅膀。2008年唐莊實現(xiàn)工業(yè)固定資產投資3.7億元,工農業(yè)總產值10.65億元,一般預算收入38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760元。

                      目前,唐莊鎮(zhèn)產業(yè)集聚區(qū)已引進企業(yè)30多家,形成了以糧食深加工和建材生產為主的兩大產業(yè)鏈條。2012年全鎮(zhèn)農業(yè)同工業(yè)的產值比降到了1:10,還解決了農民家門口就業(yè)的問題。

                個人經(jīng)歷

                吳金印banner

                 

                高清圖集

                • 圖說好書記吳金印
                • 圖說好書記吳金印
                • 圖說好書記吳金印
                • 圖說好書記吳金印
                • 圖說好書記吳金印
                • 圖說好書記吳金印
                • 圖說好書記吳金印
                • 圖說好書記吳金印
                • 圖說好書記吳金印
                • 吳金印
                • 吳金印
                • 吳金印
                • 吳金印
                • 吳金印
                • 吳金印
                • 吳金印
                • 吳金印
                • 吳金印

                123   光靠咱一個人啥也弄不成,為群眾辦事群眾支持,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老百姓養(yǎng)雞為下蛋,養(yǎng)豬為過年,養(yǎng)狗為看家守院,養(yǎng)我們干部為了啥?如果不為老百姓辦實事,連雞、豬、狗都不如。”這是被譽為“全國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榜樣”的吳金印幾十年來掛在嘴邊的口頭禪。

                  在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的崗位上四十余年,吳金印始終與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勞動,有事同群眾商量。  888

                 

                123    荒溝里也能長莊稼  

                    上任時當?shù)乩习傩崭嬖V吳金印,“沒有土地,解放多少年了,這里還過著苦日子”。看到老百姓因為缺地而吃不上飯受窮,“造地”成了他圓溫飽夢的關鍵。

                  吳金印帶領全體機關干部,扛著鋪蓋卷,拉著鍋碗瓢盆和勞動工具,開往雜草叢生的后山安營扎寨,跟近萬人的造田大軍同吃同勞動。唐莊鎮(zhèn)造地2000多畝,每年可增產糧食150萬公斤,老百姓吃飽飯的愿望實現(xiàn)了,吳金印也被群眾美稱為“造地書記”。    888

                 

                123    對子孫后代不利的 就是金娃娃也不能抱

                      20多年前,依托唐莊境內豐富的石材資源,吳金印提出“靠山吃山”,發(fā)展石頭經(jīng)濟。鄉(xiāng)里帶頭投資30萬元建起第一個石砟場,一時間近百個石砟場平地而起,全鎮(zhèn)每年增收上億元。

                  進入21世紀,“石頭經(jīng)濟”的負面效應凸顯,環(huán)境和土地壓力加大。吳金印對石砟場老板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并帶領他們購置環(huán)保型設備,引導污染企業(yè)轉型。2006年開始,100多家石砟場先后關停拆除,建起8家環(huán)保型石砟場,騰出并復耕土地2000多畝。    888

                 

                123   干部和群眾,是種子和大地的關系。心系群眾苗得土,背離群眾樹斷根,離開群眾就是死路一條。

                      吳金印說:“只有生活在群眾中,才能了解群眾,知道群眾在想啥,才知道自己該干點啥,才能克服矛盾。”

                  在吳金印的帶動下,全鎮(zhèn)干部沉到基層,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政府大院里幾乎看不到干部的身影。“人不離農村,身不離勞動,心不離群眾”。吳金印的手機號向全鎮(zhèn)公開,他要求其他干部也這樣做,理由是群眾利益無小事,群眾找上門必須及時解決。   888

                 

                網(wǎng)友熱議

                網(wǎng)站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71-65889065 客服電話:0371-65887261 客服郵箱:services@contact.hnr.cn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簡介 - 聯(lián)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戶服務 - 隱私政策 - 網(wǎng)絡營銷 - 網(wǎng)站地圖

                河南人民廣播電臺·映象網(wǎ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