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與十多位網絡名人舉行座談交流。交流中,微博“大V”們達成共識,網絡名人應堅守“七條底線”,即法律法規底線、社會主義制度底線、國家利益底線、公民合法權益底線、社會公共秩序底線、道德風尚底線和信息真實性底線。在5天后閉幕的中國互聯網大會上,這一“底線共識”得到了更多的支持者。(8月19日《法制日報》)
近年來,我國互聯網發展迅速,截至今年6月底,網民規模已達5.91億。與此同時,微博客發展勢頭也很猛,根據最新統計,我國103家微博客網站的用戶賬號總數已達12億個,比較活躍的用戶賬號超過1.4億個。網絡在給人們帶來方便快捷的同時,也難免夾雜著泥沙俱下、魚龍混雜的風險。“七條底線”的提出,無疑是對口水四溢、謠言肆虐、戾氣充盈等網絡亂象的匡正。
“七條底線”其實不只是“大V”們的共識,也應是全社會的共同認知。縱觀每一條底線,無論是基于法律、道德還是制度層面,無不關乎社稷安危、民族大義、社會和諧、公眾權益等大是大非問題。這絕非高談闊論的空洞說教,而是每個網民實實在在的利益表達。理性解讀,倍感切膚連心,意義深遠。沒有國家利益,何來個人前途;沒有誠信為基,如何為人處世;沒有底線保底,哪來公序良俗?有共識才會形成明是非、知榮辱、辨美丑、識善惡的網絡正能量,也才會有萬眾一心、同心同德的圓夢驅動力。
“七條底線”不僅是道德操守,也是行為準則,是“共識”也是“紅線”,是必須恪守的“邊界線”,不能逾越的“高壓線”。堅守“七條底線”,就是要時刻堅守網絡的行為規范。每個網民必須頭腦清醒,界限清晰,底線明確。失卻底線的口無遮攔和胡作非為,就會受到道德的譴責、法律的懲處。每個網民在網上活動時,必須心存底線敬畏,提升底線意識,強化底線自覺。
無底線便無規矩、無秩序,更無未來。無論是從維護自身權益還是呵護互聯網發展環境來看,我們都必須齊心共守“七條底線”,并將其上升到制度層面,細化為操作守則,落實到監督環節,與現行法律法規發揮合力的作用,共謀網絡生態改善和信息時代的社會有序發展。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