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振杰
有這樣一組數據:2015年進出口4600.2億元,增速位居全國第3,高出全國總體增速22.3個百分點;實際到位境內外資金8800億元,超過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的四分之一;境外世界500強企業達到84家,國內500強企業達到156家。
有這樣一種現象:中部地區首個綜保區,全國第二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功能性口岸數量最多、品種最全。
這些成績,就發生在河南——不沿邊、不靠海、不臨江的內陸大省,以開放帶動為主戰略,成功實現農業大省與全球市場的快速對接,并被外界不吝贊美地冠之以“開放高地、投資熱土”。
積極融入全球大市場
今天的河南,肩負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中原經濟區和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三大國家戰略建設重任,堅持對外開放,成為河南實現快速發展的根本動力。
在開放這關鍵一招的帶動下,我省抓住了國內外產業加快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機遇,創新招商模式,積極招大引強、招新引高,推動集群式引進,大力承接產業鏈式轉移,一大批基地型、龍頭型、中心型項目落戶河南,“十二五”時期實際利用外資、利用省外資金均為“十一五”時期的3.3倍。
富士康、格力電器產業園、北斗智能交通物流網等重大項目紛至沓來,也形成了“招一個、引一串、帶一片”的鏈式效應。靠著開放招商,我省涌現出了鄭州智能終端(手機)、洛陽電子信息服務、商丘制冷、信陽電子、開封汽車及零部件等一大批特色產業基地,這些基地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引擎。
“引進來”的同時,河南企業也在積極“走出去”。近幾年來,河南本土企業加快了到歐美發達國家去投資、并購的步伐,雙匯集團收購全球最大的肉制品企業史密斯菲爾德,南陽淅川減振器公司通過并購位居行業全球前三。欒川鉬業通過在港上市后,一舉成為全球礦企三十強。
同時,我省還積極創造機會,搭建引資、投資的平臺。中國(河南)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作為我省唯一的國家級國際性經貿盛會,到今年已經舉辦十屆,不但成為全國四大投資洽談會之一,也成為我省每年招商引資的一大亮點;連續多年在港臺舉辦多種形式的招商活動,而香港也一直是河南吸引外資最主要的地區;利用京交會、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等多項國家級經貿盛會平臺,舉辦了多場推介暨合作項目簽約會;僅去年一年,赴長三角地區開展駐地招商活動就實現對接項目1543個,簽約項目295個,投資總額2135億元。
“引進來”與“走出去”并重,河南更加積極主動融入全球市場。
開放載體日益完備
多層次、多區域分布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完備的口岸體系,以及承接產業轉移的集聚區、開發區,今天的河南,已為引資、投資、貿易做好了全面準備。
“就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而言,我省目前已運行綜保區2個,建成保稅物流中心2個,全省各區域分布著多個保稅倉庫及出口監管倉庫;在口岸方面,擁有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空港口岸,內陸鐵路貨運一類口岸,公路口岸,郵政口岸和延伸海港、陸路口岸功能的內陸指定口岸,以及跨境電商口岸。”省口岸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此外,我省還擁有9家國家級經濟開發區、7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20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覆蓋全省所有市縣的180多個產業集聚區、商務中心區和特色商業區等承接載體,形成了完備的承接產業轉移平臺。
“河南一直把建設開放載體作為培育開放新優勢的關鍵舉措,并推動建設了一系列對外開放的口岸平臺,這無疑助推了河南開放的深度。”河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局長李忠榜說。
目前,鄭州鐵路汽車整車進口口岸是全國內陸地區首家陸港型整車進口口岸,進口肉類、進口水果、進口冰鮮水產品、進口澳大利亞活牛、進境食用水生動物等指定口岸建成運行,為打造內陸地區進口農產品集散基地提供了重要平臺;郵政國際郵件鄭州經轉口岸獲批,進境糧食指定口岸正在加快建設,同時還有藥品進口口岸城市、進境植物種苗、進口木材等一批口岸正在加快申建。
為了謀求更高層次的開放,我省還要繼續完善開放平臺和持續推進開放招商。
“我們將依托剛剛獲批的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這一平臺,把鄭州打造成國際網購物品集散分撥中心,實現‘買全球、賣全球’。”省商務廳廳長焦錦淼表示,同時,通過繼續申建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打造具有國際水準的對外開放高端平臺;還要構建以鄭州為中心的多層次、全覆蓋、立體化口岸體系,形成口岸集合效應。
堅持實施開放帶動主戰略,河南開放的力度、深度、廣度必將進一步加強、拓展和延伸。
積極參與“一帶一路”
積極融入國家戰略,開放的河南頻頻迎來利好政策。
《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給了河南以明晰定位:中原城市群,內陸開放高地,航空港,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我省對外開放戰略有望借助“一帶一路”戰略得到進一步深化和提升。
在“一帶一路”國家,河南企業已取得驕人戰績。
鄭州永通特鋼有限公司在印尼總投資2.2億美元的鋼鐵項目已開工建設,計劃2016年6月底建成并實現300萬噸產能。河南省經研銀海種業有限公司在塔吉克斯坦投資4986萬人民幣的農業科技示范園區項目,示范園區糧食、棉花產量達到了塔吉克斯坦最高水平,超出當地平均水平一倍多。
河南省商務廳提供的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省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設立境外企業(機構)176家,中方投資額為13.62億美元,占全省境外投資總額的15.9%。投資國家包括中亞地區的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東盟地區的印度尼西亞、越南、新加坡、老撾,獨聯體國家中的俄羅斯等。投資的行業主要是農業、礦產資源開發、進出口貿易等。
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鄭州、洛陽已成為主要節點城市;鄭歐班列實現每周去程3班返程2班的常態化運營,綜合指標保持中歐班列首位。去年省政府代表團出訪盧森堡、波蘭、塔吉克斯坦等國家,達成21項合作事項,其中,鄭州—盧森堡“雙樞紐”戰略布局效應顯現,鄭州—波蘭鐵路物流雙樞紐建設積極推進……
河南與“一帶一路”沿線不少國家資源稟賦不同,經濟互補性較強,我們在農業生產、食品加工、采掘業、裝備制造等方面的比較優勢,正是與沿線國家開展深度合作的堅實基礎。雙方的合作,將共同打造雙方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探索出一條共同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