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熱播的央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觸動無數人的味蕾,也引發河南網友圍觀議論:啥能夠代表河南美食?和眾家之長,兼南北特色。豫菜,包容而博大。河南人自己也說不清,舌尖上到底有多少種家鄉味道。從5月22日起,映象網將陸續推出系列專題報道《舌尖上的河南味》,和廣大網友分享美味佳肴背后的故事,共同搜尋河南人的家鄉味道,揭秘河南人專屬舌尖上的密碼。
【開篇·腳步】不管是否情愿,生活總在催促我們邁步向前,人們整裝、啟程、跋涉、落腳,停在哪里,哪里就會燃起灶火。從個體生命的遷徙,到食材的交流運輸;從烹調方法的演變,到人生命運的流轉,人和食物的匆匆腳步從來不曾停歇。這些匆忙的腳步里,總有...
賈玉強在丹江口水庫邊長大,從小就養成了在江邊買魚的習慣,“水庫的魚好吃啊,魚大刺少,又沒有土腥味,吃起來有勁道。 [詳細]
饸饹面是河南郟縣地區一道用料考究、獨具特色,并且已有千年歷史的特色名小吃。面條是用特制的饸饹床子擠軋而成,有筷子般粗... [詳細]
除了饸饹面,相信在每個河南人的心里都有一碗屬于自己的燴面。鄭州80后小伙常明祥則把他的燴面夢帶到了千里之外的英國倫敦。
[詳細]
所謂三吃,即是把整條丹江野生魚切成5公分左右的魚塊,魚身黃燜或者做成炸魚塊、酸菜魚,魚頭則用來熬湯。最能讓食客們翹大拇... [詳細]
【前言·心傳】有一千雙手,就有一千種味道,中國烹飪,無比神秘,難以復制,從深山到鬧市,廚藝的傳授,仍然遵循口耳相傳,心領神會的傳統方式。祖先的智慧,家族的秘密,師徒的心覺,食客的領悟,美味的每一個瞬間,無不用心創造,代代傳承。在河南,有一群充滿熱誠的人...
8涼16熱,是水席的標準24道菜,“牡丹燕菜”乃其頭道菜,原稱為“假燕菜”。所謂“假燕菜”,其實就是蘿卜,需要廚藝高超的大廚,將... [詳細]
“要買牛肉哪里去,西大街路口找鐵記?!边@句順口溜,說的是在鄭州一家經營了六十余年的老店——鐵記牛肉。兄弟倆同時學做肉,哥... [詳細]
祖傳的手藝相傳,還有很長路要走,百年老店的經營者肩負著傳承的責任、堅守的不變味道,而在同一個城市里,一位豫菜大師則要在傳... [詳細]
鯉魚焙面采用油炸過的“龍須面”,蓋在做好的“糖醋熘魚“上面,將二者合而為一,既可食魚,又可以面蘸汁。
[詳細]
【前言·家?!考遥巧_始的地方,人的一生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同一屋檐下,他們生活、做飯,用食物凝聚家庭,慰藉家人。平淡無奇的鍋碗瓢盆里,盛滿了中國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國式倫理。人們成長、相愛、別離、團聚。家常美味,也是百味人生。人生百...
洛陽城內,幾乎人人會做漿面條。將放好的漿兌水煮至冒泡起沫,倒入面條,撒上鹽、胡蘿卜絲、芹菜丁、黃豆,愛吃肉的加些肉末... [詳細]
河南面食種類繁多,河南人愛吃面,名聲在外。不只有洛陽老城人固守那份酸香,來自王屋山深處的濟源人盧廣利,把家常的番茄雞... [詳細]
桂花皮絲,實屬豫菜中典型的“沒落貴族”。這道曾被列為貢品進奉給咸豐皇帝的信陽名菜,如今卻鮮有人知。“桂花”即為雞蛋,... [詳細]
“要說秘方,其實沒有多么神奇,就是比例。”面對前來討教秘方的人,阿利不吝分享,夏天用新疆的番茄,冬天從海南進番茄。番... [詳細]
【開篇·秘境】當你嚼著面包趕路時,是否會與一個推著滿車吃食的老人擦身而過。當你在一家豪華的西餐廳點餐時,是否注意到了旁邊那個不足50平米的小飯館,也許僅僅只是一個選擇,你便錯過了傾聽一個傳說的機會。古語云,大隱隱于市,在每個城市,總有那么幾...
說起豆沫,河南人自然會提起周口逍遙鎮。在那里,幾乎家家都有做豆沫的傳統。梁宗民就是地道的逍遙鎮人,做了近20年豆沫的他... [詳細]
到博愛,一定要吃的兩種美食,肉丸子就是其中之一。博愛肉丸子在焦作名聲響亮,而在博愛,尤以大辛莊的肉丸最為有名。大辛莊... [詳細]
位于棉紡路桐柏北路附近的“鄭州三廠燴羊肉”,烙有歷史的印記。羊肉湯菌湯湯底鮮香濃郁,燒餅芝麻多,入口綿軟卻又不失筋道... [詳細]
“其實吃丸子也有講究,要先把丸子在冷水中浸泡兩個小時,然后放在牛肉湯鍋中加熱即可?!遍W玉環說,店里面有三個鍋,一個鍋... [詳細]
大多數美食,都是不同食材組合碰撞產生的裂變性奇觀。若以人情世故來看食材的相逢,有的是讓人叫絕的天作之合,有的是叫人動容的邂逅偶遇,有的是令人擊節的相見恨晚。人類活動促成了食物的相聚,食物的離合,也在調動著人類的聚散,西方人稱作“命運”,...
開封人的生活跟夜市是分不開的,朋友、同事下班后相約逛夜市是最平常不過的,這兒的夜市大且多,鼓樓、相國寺、西司……夜... [詳細]
二力涮鍋是鄭州為數不多的本地火鍋之一,老式的銅鍋,用的是真正的木炭,要經過廚師的點鍋;湯是清水加上蝦皮,為了保證羊肉... [詳細]
豫菜,素有“東扒西水南燉”的說法,固始菜則燉字當頭。在固始飯館,隨手翻開菜單一看,便會發現里面八成以上都是湯湯水水的... [詳細]
涼粉好吃,選芡打粉最是關鍵,產地品質也有講究。杞縣的紅著芡,炒出來的涼粉勁道,不可或缺;店主采用西瓜醬作主要調料,而... [詳細]
一日三餐,對于中國人來說意味著人生的五味雜陳?,F代化的中國,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在奔波忙碌中通過簡單的美食尋找味覺的快樂。一些人開始享受工業化流水線食品,但也有人不辭辛苦仍然在飲食上堅持傳統。
胡辣湯是河南小吃的一絕,它源于清代中葉,大興于民國初年,走在地市的大街小巷口,隨處可見它的身影,隨時可聽到小販的吆喝... [詳細]
一碗胡辣湯配上幾個油餅,這是河南老百姓早餐的首選。河南人愛吃面也是出了名的。燴面、粉漿面條、湯面條、撈面條……以熬煮... [詳細]
一天忙碌過后,人們回到家中,看著母親將饅頭、稀飯、小菜端上飯桌,此時一切的疲憊早已悄悄褪去。饃菜湯是河南大多數家庭... [詳細]
倒入羊肉湯,放入粉皮絲、海帶絲、油炸豆腐絲和鹽,用大火燒沸,將洗面筋沉淀的面芡攪成稀糊,徐徐勾入鍋內,邊勾邊用搟杖攪...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