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
以色列是一個個性鮮明的國家,雖然在經濟實力和政治立場上經常被和西方國家劃分到一起,但是經過1800多年的流散,猶太人至今還在這片土地上保留著他們特有的節日風俗。
提到外國節日,熟悉西方文化的人肯定都會想到:精心裝飾的圣誕樹下,一家人在圣誕節的一早興奮地打開各自收到的精美禮物。但是這一幕絕不會出現在以色列,不光是因為圣誕節的宗教內涵與猶太教義相去甚遠,更多的是由于猶太人勤儉務實的風格與相贈精美禮物的潮流大相徑庭。
猶太民族的節日傳統有著一套與當下西方節日完全不同的譜系。猶太人一年當中主要慶祝的節日有:猶太新年、贖罪日、住棚節、光明節、普林節、逾越節等,它們大多源于猶太教的宗教傳統,或是源于猶太民族某種特殊的歷史經驗。節日給了猶太人一個停下腳步、反省內心的機會。因此猶太人過節看重的是家庭成員的團聚和宗教上的反思。正是由于這樣的節日背景,猶太人在過年過節時很少會把贈送禮物作為一個重要的環節。
北京外國語大學希伯來語教師楊巧告訴,在猶太教和猶太社會的傳統中,并沒有在哪些特定節日贈送禮品的習俗。在節日當中,人們表達對他人尊敬或感情的最好形式就是邀請別人來自己的家中做客。而接到邀請的客人為了表達對主人的感謝通常會帶上一瓶紅酒或是自己制作的甜點,供用餐的客人一起享用。年輕人之間偶爾會互贈一些禮物,但也只是一些實用的小物件,如果一個人送了一份貴重的禮物,那么收禮的人會感到非常的不安。楊巧特別提到,現在國內存在只求排場不講實用的送禮風氣,并催生出了高檔禮品回收這項產業,這在以色列是絕對不會出現的。
以色列人奧倫·布蘭代斯對說,除了到朋友家做客時會帶些紅酒、菜品或者是實用的碗碟之外,他幾乎想不起來自己給別人送過什么禮物。而在選擇紅酒的時候他也不會關心酒的牌子,只是會選擇自己感覺味道不錯的酒,價格則在100謝克爾左右(約合人民幣150~200元)。如果是送碗碟、擺件之類的東西就更會選擇一些實用東西,而不是價值不菲的工藝品。就算是猶太新年的時候,他也不會鄭重其事地為父母或家人置辦什么“年貨”。當問到他是否會通過禮物向父母表達感情時,奧倫告訴,他只會在看到父母喜歡的書或CD的時候買下來送給他們,而這是很平常的,并不需要等到什么特殊的場合。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