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路和城際鐵路為紐帶,加速著“鄭汴融城”的步伐
在專家學者看來,根據《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未來成渝、中原、哈長等城市群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有很大可能性。
那么,中原城市群應該怎么辦?鄭州應該如何重新定位?專家學者表示,雖然鄭州和武漢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鄭州加上洛陽就大于武漢,群狼效應遠遠大于龍頭效應。
人口回流集聚趨勢明顯
近幾年來,伴隨著城市群帶動作用和縣域經濟活力的增強,河南的城鎮化進程開始提速,對人口的吸附作用更加明顯。
省人社廳介紹,2011年河南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總量達到了2465萬人,其中省內轉移1200多萬人,省外輸出1100多萬人,第一次出現了省內就業超過省外就業的重大轉折。此后,農村勞動力保持了高速回流態勢,到2014年,農村勞動力省內外就業差額創下了386萬人的歷史新高。
河南農村人口向城鎮聚集的過程中,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以鄭州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核心6個城市均呈現人口凈流入的態勢。中原發展研究院院長耿明齋介紹說,近幾年來,河南一些經濟欠發達城市,在人口向中心城市集中的同時,整個區域人口也呈現出了凈流出的趨勢,而鄭州則保持了持續的人口凈流入態勢,而且未來聚集趨勢將更為顯著。
省社科院院長喻新安說,近幾年來,以鄭州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以鄭州為中心,以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和城際鐵路為紐帶,中原城市群9個城市已經形成了半小時和一小時交通圈,區域經濟競爭力不斷增強。
中原城市群也將獲批
目前,我國已經形成10個城市群。這十個城市群面積占全國960萬平方公里的10%,人口占全國人口的39.44%,GDP占全國的67.68%。
那么,長江城市群獲批后,中原城市群還有沒有機會?
“去年,中原城市群進入《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谷建全表示,根據規劃,我們在其中發現這樣一句話:加快培育成渝、中原、長江中游、哈長等城市群,使之成為推動國土空間均衡開發、引領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中原城市群的詳細規劃去年就做出來了。”省發改委相關人士介紹,這個規劃做了很長時間,幾易其稿,“已經上報國家發改委了。”按照規劃,到2020年,中原城市群將變成一個擁有4600萬人口,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的龐大經濟體。
“如今,《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里面的長江中游城市群已經獲批,成為現實。”谷建全說,未來,成渝、中原、哈長等城市群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也有很大可能性。“一億人口的大省,誰敢不當一回事?目前來看,中原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獲批的可能性比較大。”
更關鍵的是,河南要抓緊機會,爭取自貿區的申報獲批,這對河南來說,是實實在在的大事!
河南迎來發展最好時機
那么,河南路在何方?
從長江中游城市群規劃來看,鄭州不再和武漢、長沙、南昌同區域,這是鄭州脫離和武漢競爭的一個轉折點。目前,鄭州的實力確實沒有能力和武漢叫板,所以,可以乘此機會,在南邊最大的競爭對手消失、壓力減輕后,成為一路一帶的節點城市,和西安、蘭州組團建設一路一帶,加快發展。
利好的消息是,河南省已被海關總署正式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板塊。鄭州海關與山東、山西、陜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西藏等8個省(自治區)的9個海關建立覆蓋海關通關全流程的一體化管理機制和運作模式。這對于推動我省“東聯”實現向東與海上絲綢之路鏈接,“西進”實現與絲綢之路經濟帶融合,建設國際物流大通道具有重要意義。
全國政協委員、洛陽師范學院院長梁留科說,現在,河南有了航空港區,有了鄭歐班列,有了E貿易試點。所以,鄭州的優勢在一路一帶獲得了放大。從經濟實力來說,鄭州是絲綢之路上最強的,交通也是最發達的,最重要的是,競爭對手也是最少的。目前,鄭州最大的競爭對手是西安,但目前的狀況是鄭州領先。
所以,未來鄭州的發展還是要靠自己實干!
群狼效應大于龍頭作用
3月28日,國家多部委聯合公布了“一帶一路”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其中明確提出:將依托中原城市群,推動產業集聚發展,打造鄭州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打造“鄭歐班列”品牌,建設溝通境內外、連接東中西的運輸通道;支持鄭州建設航空港、國際陸港,開展跨境電子商務服務試點。
“鄭州比不過武漢這是事實,但鄭州+洛陽,不僅大于武漢,更大于武漢+襄樊,或者大于武漢+任何一個城市。”省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所長馮德顯表示,區域經濟不是一個城市的問題,是一群城市的問題。從區域來說,武漢是航空樞紐,但它的高鐵有我們的多嗎?武漢向東不通,向西通到喜馬拉雅山,最不發達的地區,而我們向西通到歐洲,世界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武漢沒有腹地,我們東西都有腹地。“我們是四通八達,武漢三通六達就不錯了。”
他表示,中原城市群沒有龍頭,但我們是群狼,可以群起而攻之,“現在,區域發展已經迎來狼群時代,一個城市的自身增長再快也是有極限的。群狼效應要比龍頭效應強得多。”(大象融媒東方今報記者 李凌/文 記者 張曉冬/圖)
伴隨著中原城市群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一個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現代城鎮體系日臻成熟,為河南優化經濟結構蓄積動能。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把制度建設作為核心,以開放倒逼改革提速,最終推動河南經濟實現提質增效。
起草組多次召開座談會,聽取部分省轄市、省直管縣(市)、省直部門、高等院校和國有企業黨委(黨組)負責同志的意見建議。
中國共產黨河南省第十次代表大會,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進入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
對于報告中對洛陽新的戰略定位,李亞認為,這是省委、省政府對洛陽寄予的厚望,是洛陽發展的新的重大機遇,同時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就大戰略布局來說,鄭州、洛陽同屬“一帶一路”節點城市,通過產能合作,可以帶動全省更快、更全發展。
除了鄭州、洛陽,剩余的16個“小伙伴”如何發展,黨代會報告也根據各地市的特點,分別支招。支持省際交界城市提升跨區域競爭力和吸引力,支持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和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支持省直管縣(市)加快發展。
核心提示丨對于“副班長”洛陽的未來,黨代會報告給予了明晰定位。報告提出,未來五年,將鞏固提升洛陽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地位,并首次提出“推動豫西北與洛陽的聯動發展,形成帶動全省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下個五年,河南娃上學那些事是這樣的 報告用這樣一句話開啟未來五年河南的教育規劃,“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推動高等教育內涵發展、轉型發展等,支持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等有條件的高校爭創一流大學、一流學科,積極引進嫁接國內外名校開展合作辦學。
9月10日6點31分,隨著G1908次列車緩緩駛出鄭州東站,鄭徐高鐵正式上線運營,我省“米”字形高鐵的“十”字形骨架也正式形成。線路全長:361.937公里 設計行車速度:350km/h 河南省境內長度:252.826.km 全線設站:9個,分別是鄭州東站、開封北站、蘭考南站、民權北站、商丘站、碭山南站、永城北站、蕭縣北站、徐州東站
9月10日6時31分,鄭徐高鐵第一趟列車G1908次駛出鄭州東站。⑨6本報記者史長來攝 本報訊(記者董娉)9月10日早上6時31分,鄭徐高鐵首趟列車G1908次緩緩駛出鄭州東站,歷經三年半的建設,鄭徐高鐵正式開通運營。
8月12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謝伏瞻主持召開專家學者座談會,圍繞謀劃推進未來五年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的重大戰略性問題,征求意見建議。座談會上,張大衛、劉炯天、張改平、尹書博、李庚香、谷建全、張占倉、劉榮增、耿明齋、鄭泰森、高衛星等省內知名專家學者先后發言。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那么,在整個“十三五”的5年中,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之后,河南如何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中需要中原更加出彩”的殷切期望,成為全省上下十分關注的話題。
謝伏瞻提出,要牢牢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夯實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的物質基礎。
在河南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共同奮斗的這個關鍵時刻,李長春同志在河南工作期間文稿選編《中原大地奮進曲》出版發行,這對于我們鑒往知今,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很有意義。
在機遇和挑戰并存的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實現河南經濟的快速騰飛,一定要繼續用好“中原城市群”、“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這兩大“利器”。
在“交通建設重點工程”中,指出要“基本建成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長江中游、中原、成渝、山東半島城市群城際鐵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