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直有這樣一個愿望:我們的戰友流血犧牲能夠少些,再少些。可是,我們還是不時地聽到民警流血犧牲的報道。
2009年,33人;2010年,22人;2011年,22人;2012年,32人;2013年,22人。這是近五年河南因公犧牲民警數。
透過這組數字,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現實:近五年來,在我們河南,已經有131名民警因公犧牲,平均到每年,已超過26名。我們不忍心看這組數字,因為我們會潸然淚下,因為它牽動著我們悲痛的神經,因為我們親愛的戰友再也不會回來。
可是,我還是要說,新中國成立以來,河南已經有687名民警因公犧牲,因公負傷更是不計其數。“時時在流血,月月有犧牲”,這是河南公安隊伍赴湯蹈火、浴血奮戰的真實寫照。
試問,面對死亡,我們怕不怕?我想說,沒有什么比生命更珍貴,沒有誰愿意放棄生命。然而,為了中國夢,為了平安河南,在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的時候,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時候,我們的民警會毫不猶豫挺身而出,不怕流血,不怕犧牲,前仆后繼。因為,在他們的心里,“人民警察”四個字比什么都重,這是一份誓言,是一種擔當,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又是一年芳草綠。念著你的名字,撫摸你的照片,感覺一切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親切。因為,你曾經是我們河南公安8萬民警中的一員,不只是在清明,在我們心中你從未走遠。
精 神 篇 你的名字,永遠是我們的驕傲
雖然你已在另一個世界長眠,但人們沒有忘記你;雖然你已離開多年,但你的精神從未消逝,而是鼓舞更多的人前行;你帶走了我們太多的牽掛,也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遺產。
■面對窮兇極惡的歹徒和他們手中的兇器,你們勇敢地挺身而上。臨危不懼、無私無畏的英雄氣概,我們不會忘記
在河南公安史上,一些英烈的名字,我們至今能夠牢記心間,是因為他們和歹徒殊死搏斗的場面歷歷在目如在昨天。
讓我們把記憶的鏡頭推到十五年前。1999年5月26日,一場警匪較量震撼整個綠城。金水公安分局刑偵大隊大案中隊指導員王立新等在關虎屯市場附近執行“5·24”殺人搶劫案件守候盤查任務時,發現一高一矮兩個男青年形跡可疑,隨即上前盤查。歹徒一看不妙,撒腿就跑,王立新和戰友飛身追趕。剛追沒幾步,歹徒冷不防從腰間拔出手槍,轉身向兩名民警射擊,王立新腹部連中兩槍,應聲倒地。望著瘋狂逃竄的歹徒,王立新倒地時竭盡全力喊出了一句話:“抓住他!”隨后,正在附近的執勤的河南公安專科學校實習生沈欽睿、民警胡春嶺沖上前去,和歹徒展開殊死搏斗,王立新、沈欽睿、胡春嶺三人先后壯烈犧牲。
在追悼會上,綠城鄭州前來送行的群眾一波接著一波,許多群眾泣不成聲:“關鍵時候,還是公安沖在最前面呀!”
王立新、沈欽睿、胡春嶺已成為鄭州的一個時代記憶,九十年代見證此事的綠城百姓恐怕不會忘記。為了綠城平安,三人倒下后再也沒有起來。像他們一樣,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緊要關頭,挺身而出、不怕犧牲的公安民警還有很多,數不勝數。
1997年9月23日,唐河縣公安局刑警大隊副大隊長鄭榜義為擒拿一名重要嫌犯,奮不顧身跳入地窖展開搏斗,窮兇極惡的兇手見無路可逃,引爆藏在身上的炸藥,鄭榜義英勇犧牲。
2005年3月23日,鄭州市公安局反扒支隊民警竹衛東與歹徒奮勇搏斗,被負隅反抗的歹徒持刀刺中左胸,仍緊緊抓住歹徒不放,終因體力不支倒在地上,后經搶救無效,壯烈犧牲。
面對窮兇極惡的歹徒,王立新、沈欽睿、胡春嶺、鄭榜義、竹衛東等眾多民警,如果放棄追擊,或許可以挽回生命,如果選擇等待增援,或許可以挽回生命。但他們沒有,因為他們覺得,如果不及時擒獲歹徒,將會留下更多潛在危險,會有更多百姓受到傷害。關鍵時刻,他們置自己的生死于度外,因為他們是人民警察,是在為黨和人民利益而戰,在為人民警察榮譽而戰。
■面對艱巨的維穩任務,你們最終因積勞成疾,倒在工作崗位上。愛崗敬業、忘我奉獻的高尚情操,我們不會忘記
近些年來,公安機關的維穩任務越來越重,在警力增長速度和幅度有限的情況下,全省廣大民警胸懷全局、勇挑重擔,只為把工作干到極致,積勞成疾也成了民警健康的頭號殺手。
原安陽縣公安局法制室副主任馬同慶離開我們已經半年多了,他是因為積勞成疾而倒在工作崗位上,仿佛就在昨日。
“馬主任長期超負荷工作,積勞成疾,最后是累倒在工作崗位上的。這半年來,我們一直在懷念他。”在安陽縣公安局,只要提起馬同慶,許多同志依然會淚流滿面,痛心不止。
犧牲前72小時,馬同慶都干了些什么?毫無疑問,四分之三時間都在忙工作,連吃飯和睡覺時間都非常有限。我們把時針撥回到2013年 9月。自9月3日以來,馬同慶就被抽調到取保候審突出問題專項督察專項辦公室,和專項辦同志不分晝夜,連續加班加點工作。9月13日,對取保候審案件互查,逐案指導整改,擬定傷害案件專項檢查工作方案……馬同慶忙碌了整整一天一夜,直至14日凌晨2時。9月14日是星期六,很難得的休息時間,馬同慶卻停不下來,那天他照常值班,接連審核法制手續26份,從早忙到晚。晚上18時許,正當他準備吃飯時,市局下達通知,要求上報緊急材料,馬同慶又開始連續奮戰。晚上21時許,馬同慶終于完成任務,長長舒了一口氣。就在這時,他突感心口疼痛難忍,民警趕緊把他送往醫院搶救。此刻,他仍在惦記工作,再三對值班領導說:“我走了,法制室沒人值班,趕緊安排其他民警!”誰知這竟是他留給人們的最后遺言。
馬同慶犧牲的時候,才43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齡。而就在馬同慶犧牲的8天前,臺前縣公安局禁毒大隊指導員李佃鐸也是因為積勞成疾,把自己44歲的生命定格在了緝毒途中。
李佃鐸生前是臺前縣公安局公認的緝毒先鋒,為搶抓戰機,他顧不上連日疲憊與不適,和同事趕赴山東調查一起涉毒案件,途中突發心肌梗塞,最終因經搶救無效,不幸壯烈犧牲。
其實,除了李佃鐸,我們熟悉的積勞成疾而倒在工作崗位上的民警還有很多,隨口就能念出一大竄。張永黨、潘永朝、劉長庚、王其勝、單登軍、白獻偉、沈戰東、呂祥浩……
如果他們累了就休息,可能不會這么早離我們而去。但他們沒有,而是選擇了夜以繼日的工作,因為他們心中牽掛的是工作,沒有什么事比干好工作更重要。之所以如此決絕,是因為他們是人民警察,建設平安河南,需要他們,更離不開他們。
■面對警情災情險情,你們記掛群眾平安,將個人安危拋之腦后。心系群眾、一心為民的公仆情懷,我們不會忘記
因為我們是人民警察,所以我們常懷為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災情就是命令,險情就是命令,只要人民群眾有需要,你們別無選擇,為爭取時間,哪怕是刀山火海,也會沖上去。
2003年3月31日,豫南固始縣突降一場罕見的大暴雨。當天上午,固始縣公安局接到報警:一輛客車行駛到312國道胡族小河橋時,翻車落入河中,12名乘客生死不明。
“險情就是命令”,固始縣公安局民警管鑫和消防戰士冒著生命危險跳入水中,在水中拉著長繩排成人墻展開搜救,先后有數名乘客被搭救上岸。由于暴雨一直下個不停,河水流量大、流速快,搶救工作十分艱難。上午11點左右,不幸的事情發生了,管鑫和一名消防戰士被卷入激流中,最終壯烈犧牲。
在河南,在搶險救災和處置突發事件中犧牲的民警,絕不止管鑫一人,還有許多,因版面所限,我們不再一一贅述。
有一位老民警,我特別想提一下,他離開我們已經整百天了,他雖未干過驚天動地的大事,但同樣是我們心中的英雄。
這人是亢增奇,他把一生獻給了公安信訪事業。面對群眾來訪,他從無半句怨言,而是待群眾如親人,接待群眾4000多次全獲滿意,辦理控申案件630余起,停訪息訴率超過96%。在被檢查出患有肺癌后,他一邊化療,一邊堅持工作,沒叫過一聲苦、喊過一聲累。見他常常用手機答復群眾咨詢,醫生勸他靜養,他卻說:“群眾有難處向我反映,我不接電話心里不踏實啊!”亢增奇心中裝滿群眾,全力服務群眾,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正是他這種為民情懷,贏得了群眾的最大敬仰,他去世后,數千群眾自發含淚相送,省公安廳還專門作出了向他學習的決定。
在我們河南公安隊伍里,這樣的好民警比比皆是,他們時刻牢記群眾至上的服務理念,生命不息,戰斗不止。讓我們永遠記住他們的名字吧,楊三紀、秦保林、賈朝陽、宋晨光……
關 愛 篇 你的身后,有我們共同的關懷
英烈原本都有一個幸福的家,他們為人子女、為人夫妻、為人父母,為了千萬個家庭的幸福,他們的家從此失去了支柱,他們的家從此變得殘缺,他們的親人留下了永遠的傷痛。
英雄走了,但英雄并不孤單,英雄的遺屬,也是我們的親人。黨和政府一直在關心、重視公安隊伍和公安優撫工作。
2013年8月,省公安廳新一屆黨委成立以來,堅持“群眾第一、基層第一、民警第一”的理念,始終牽掛公安英模、烈士、因公犧牲、因公傷殘公安民警家屬,以及患重病、特困民警,采取多項措施積極傳達廳黨委的關愛。省長助理、公安廳長王小洪多次強調:“各級公安機關要懷著深厚的感情帶隊伍,特別要更加關心英模和困難民警,積極幫他們解決實際困難,最大限度地為他們解除后顧之憂,讓他們感受到組織的關懷和溫暖。”
今年春節前夕,王小洪親自看望慰問了部分英烈家屬和在鄭住院部分患病基層民警,為他們帶去新春問候,送上慰問金。同時,王小洪還借助赴基層調研走訪之際,多次主動走訪慰問當地的公安英烈家屬,幫助他們協調解決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難。據了解,半年來,省公安廳已先后發放慰問金600余萬元。
李佃鐸犧牲后,省長助理、公安廳廳長王小洪作出專門批示,稱贊他是全省民警的楷模、學習的榜樣,并要求相關部門做好優撫工作,要讓李佃鐸家屬及時感受到黨和組織的溫暖。
3月30上午,記者連線了李佃鐸生前所在單位。據臺前縣公安局政治部主任楊善民說,李佃鐸犧牲后,省公安廳和各級黨委政府都給了李佃鐸遺屬最大的關懷,同事們常去家中看望,市公安局民警劉波結合自身心理學知識,多次和李佃鐸妻子李英輝溝通交流,幫助她早日走出心理陰影。李英輝對公安機關所做工作非常滿意,多次給臺前縣公安局局長范中生發短信,稱自己一定會孝敬好父母、照顧好孩子,不辜負上級組織的關懷。
楊善民告訴記者,截至目前,相關部門已給李佃鐸家屬送去慰問金26萬元,民警及社會各界為其捐款20余萬元,依據國家政策為其協調工傷補助50萬元,為李佃鐸母親和兩個未成年子女每月分別發放撫恤金630元,并給他們辦理了低保,同時,已經縣編委同意,將盡快給其妻子和大女兒安排工作崗位。
李佃鐸不是一個個例,像李佃鐸一樣,在省公安廳和各級黨委政府的關懷下,其他公安英烈們的家中也一切安好,無論是老人生活,還是孩子成長,都得到了良好的保障。
記者通過走訪,對部分英烈家屬生活作了了解。馬同慶犧牲后,妻子在縣質監局工作,孩子正在南京郵電大學國防班就讀。王鵬犧牲后,父母退休在家靜養,妻子、兄長孝敬父母,女兒正在讀小學二年級,是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宋晨光犧牲后,父母在家休養,妻子仍從事護士工作,兒子女兒都在上學。劉長庚犧牲后,每逢節日,家中依然熱鬧,當地領導和同事都會到家中探望。謝少郁犧牲后,子女被黨委政府安排到有關工作崗位。
■鏈接
作為英雄身后的堅強后盾,河南省英烈基金會在公安優撫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省英烈基金會秘書長鄭獻春告訴記者,河南省英烈基金會自2006年成立以來,共發放公安部、省公安廳各類撫恤金、慰問金8229萬元,救助12161人次,平均每年發放1000萬元,救助1500多人次,特別是對因公犧牲民警家庭,均堅持第一時間看望慰問,及時將廳黨委的關懷傳達到位。
同時,英烈基金會還通過組織開展“英烈子女夏令營”、“英烈子女助學”等活動,讓英烈子女健康快樂的成長。
從2000年開始,省公安廳每年都要組織符合條件的公安英烈子女參加公安院校保送生考試。至今,全省已有近百名公安英烈和一、二級公安英模子女通過考試,被保送到公安院校。
銘 記 篇 承載光榮與使命,我們努力前行
讓我們欣喜的是,英雄生前的同事早已接過大旗,繼續完成英雄未竟的事業,而英雄的子女們,有的正在發奮學習,有的正在參加公安保送生考試,有的已走上工作崗位,很多人像父親一樣,成了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在工作崗位上拼搏奉獻。
近日,記者通過電話連線和短信交流的方式,與部分英烈子女和英烈生前同事取得聯系,并對他們進行了簡短的采訪。
2004年4月14日,一級英模任長霞因公殉職。任長霞的兒子衛辰堯,如今已年滿27歲,是鄭州市公安局柳林分局一名社區民警。衛辰堯牢記母親的教導,通過主動融入群眾,拉近了和群眾的距離,并在實踐中總結出了“一搭二粘三扎”社區工作法,現在,“有事找小衛”已成了社區居民的“口頭禪”。衛辰堯在電話中對記者說,自己以前對母親整天忙于工作不理解,也沒少埋怨母親,但現在終于明白了母親的偉大,自己會繼續堅持母親曾經堅持的東西,寄托母親曾經寄托的感情,沿著母親的信仰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走下去,做一個群眾信任的好民警!
1994年11月12日,馬喜國為保護戰友壯烈犧牲。他的兒子馬松濤如今在父親生前所在單位鞏義市公安交警大隊二中隊工作,并擔任中隊副隊長。馬松濤堅持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風里來雨里去,不怕苦不怕累,干一行愛一行,努力工作,力爭上游,多次受到上級的表彰與獎勵。馬松濤說,父親離開自己已經二十個春秋了,自己從一個不懂事的毛頭小伙兒逐步成熟,并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父親雖然不在了,但父親對自己“誠實守信、忍讓謙和、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教誨,時時刻刻都銘記在心間。馬松濤說,自己會沿著父親的足跡堅定不移地走下去,把父親的精神體現在自己的工作中,決不給父親丟臉,決不給頭上警徽抹黑,努力做一個讓人民群眾滿意的公安交通警察。
1997年9月23日,為抓捕一名重要嫌犯,原唐河縣公安局刑警大隊副大隊長鄭榜義光榮犧牲。如今,他的一雙兒女都加入到了公安隊伍。兒子鄭旺在鄭州市公安局東風路分局治安管理服務大隊工作,女兒鄭密在南陽市公安局梅溪派出所交管巡防大隊工作。鄭密說,她要像爸爸一樣,做一名優秀的人民警察!要向爸爸學習,學習爸爸不畏艱險,克己奉公,無私無畏的精神,替爸爸完成未竟的事業,把爸爸的精神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2002年11月16日,原三門峽市公安局治安科民警任俊卿在一次排爆中,光榮犧牲。他的兒子任珂2006年從河南公安高專畢業后,被分配到父親原單位三門峽市公安局治安支隊工作,任珂剛參加工作時,負責校園周邊治安環境整治工作,細心的他出了很多妙招,取得了明顯成效,三門峽市公安局整治校園周邊環境的經驗也被公安部肯定和推廣。任珂說,他想請天堂里的父親放心,自己已經長大,他會照顧好母親,會踏踏實實工作,用自己堅實的臂膀撐起一個家,以飽滿的熱情投身到公安事業中,將父親的精神延續下去,用實際行動踐行人民警察的誓言。
2000年4月9日,原范縣公安局副局長張冠軍倒在打拐第一線。他的兒子張毅在河南公安高專讀書時,連續三年獲得獎學金,現在已是濮陽市公安局看守所骨干力量,先后查處看守所在押人員違規情況1500余條,發現并制止在押人員企圖自殺事件2起。張毅說,公安工作任重道遠,他會牢記父親的教導,一如既往堅守好自己的崗位,把自己分內的各項公安工作做好。
在英烈子女感受到關愛,努力學習,不斷提升自我能力的同時,英烈們生前所在單位也紛紛以英烈為榜樣,持續不斷開展了多種形式學英烈活動,不斷推動各項公安工作向前發展。
2010年3月,原蘭考縣公安局副局長孔令濤因公犧牲。蘭考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大隊長李建波說,孔局長因公犧牲后,我們在他精神的感召下,繼續扎實工作、開拓創新,命案偵破和追逃聲勢一浪高過一浪,不僅實現了現行命案發一破一,而且破命案積案6起,抓獲命案逃犯9名。我們將繼續圍繞“打得準、破得了、抓得住”做文章,不斷提升打防能力,讓孔局長安歇。
2013年2月,封丘縣公安局看守所民警潘永朝倒在工作崗位。潘永朝犧牲后,民警楊新紅接替了他的工作,楊新紅充分發揚老潘精神,不僅實現了零事故,工作經驗還被全所推廣。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