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彩塑制作技藝2008年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敦煌彩塑分布在以莫高窟為中心的周邊地區,上下一千五百余年,其保存歷代彩塑之多,技藝之精,為世所罕見。石窟造像源于摩崖石刻,敦煌石窟因巖質不適雕刻,古代匠師因地制宜,在傳統泥塑的基礎上,吸收并融匯了印度、西域的造像形式、技法等,從而發展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敷彩泥塑。經過代代傳承,將這門古老技藝發揮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延續至今。
敦煌石窟自四十年代中斷造像以后,彩塑技藝主要以民間廟宇神像為載體傳承于河西走廊,其技法、材質與莫高窟彩塑一脈相承。其技藝內容主要體現在骨架、制泥、塑造、敷彩四個方面。由于塑造方法獨特,作品堅固耐久,敦煌風沙強暴、溫差很大,而莫高窟很多作品千年如新,與其特殊工藝不無關系。這是數十代敦煌工匠長期不懈的創作實踐中積淀的寶貴經驗。
敦煌彩塑自公元366年開創以來延綿不絕,其發展歷程既是一部中國佛教彩塑發展史,又是我國傳統雕塑中的一個門類,其技法曾對西北及內地石窟、寺廟藝術產生過深遠影響,同時也對今天和今后的人們,借鑒古老藝術并發揚光大,為現實社會服務,都將是寶貴的經驗、資源和途徑。它的地方性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對于反映我國民族文化的性格和特色等有著重要意義。
敦煌彩塑傳承人——杜永衛
杜永衛,男,漢族,出生于1960年4月14日,雕塑藝術家,敦煌彩塑傳承人,大乘公司總經理。1984年以來,杜永衛從事臨摹修復研究30多年,他先后臨摹復制了莫高窟259窟禪定佛、275窟交腳彌勒菩薩、156窟大臥佛、432窟中心柱全部、320窟佛像一鋪等數十件彩塑作品;這些作品曾在國內外多個城市巡回展出。為敦煌研究院、敦煌博物館、張掖大佛寺博物館、瓜州玄奘博物館等臨摹、創作了百余件彩塑。杜永衛除了對敦煌彩塑的形式風格、藝術特點進行了大量的臨摹研究外,對敦煌彩塑的制作技藝也做了比較深入的探究。早在八十年代,他就對古人的彩塑制作方法十分感興趣,他在師從前輩孫紀元老先生期間,就曾在恩師的帶領下,用古代工匠的彩塑制作辦法進行過佛像塑造。同時他還在孫紀元等幾代老先生的研究基礎上,通過走訪彩塑老工匠,對莫高窟彩塑殘損部位的仔細觀察,尤其對莫高窟96窟大佛兩只手的拆除修復,以及反復的試驗、實踐,對古代敦煌彩塑的從選材、搭骨架、上大泥、塑造、收光、敷彩的一系列制作方法進行了系統的研究總結,并有了完整的掌握。作品豐厚,敦煌彩塑制作技藝研承深厚。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