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商關系是從政經商都繞不開的話題。習近平總書記用“親”“清”二字定位新型政商關系,為新時期政商正確相處明確了原則。貫徹落實“親”“清”要求,構建新型政商關系,促進經濟生態凈化,需要政商兩方面凝聚共識、協力推進。(6月20日人民網)
今年,在民建工商聯委員聯組會上,習總書記指出,對領導干部而言,“親”就是坦蕩真誠同民營企業接觸交往,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清”就是清白純潔,不搞權錢交易。對民營企業家來說,就是講真話說實情建諍言,遵紀守法辦企業、光明正大搞經營。
“親”就是坦蕩真誠同民營企業接觸交往,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清”就是清白純潔,不搞權錢交易。寥寥數語,生動形象,切中要害。也就是說,“親”,就是要暢通官商正常交往的途徑,讓官員摒棄廉潔自律不自信的意識,把正當的官商交往放到桌面上來,讓官員能夠及時了解企業所需、提供及時有效的服務;“清”,就是恪守法紀底線,遵循公正標尺,既要避免企業千方百計抱官員“大腿”滿足自我發展之需,又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當斷則斷,切忌不講原則、不分良莠、濫交朋友,絕對不能“傍大款”。
對官員來說,黨員干部身處與企業打交道的一線,應重塑從政倫理。在紛繁的物質利益面前,官員要做“謙謙君子”,必須加強黨性修養和廉政意識養成。始終保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警覺,冷靜對待手中的權力和人情往來,從而把握住“工作聯系等距離,服務企業零距離,私人交往遠距離”的分寸,政商交往才能坦蕩蕩。
對企業而言,應把主要精力放在自主創新上。從“賺錢憑關系”到“賺錢靠本事”,從“賺錢找政府”到“賺錢拼市場”,企業需跳出和政府拉關系、搞圈子的固有模式,依靠技術、產品、管理、商業模式的創新,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這才是壯大實力的必由道路。
說到底,政商關系就是類似于裁判和球員的關系,雙方要明確自己的職責,不能混為一體,應該有底線、有距離。當然,在樹立正向倡導的同時,防范個別官商鋌而走險,還需時刻啟動制度“防火墻”,完善權力配置及其運行監督機制,對冒頭的不良跡象及時“消毒”。
“親”“清”,是對權力的約束,對市場的凈化,讓官商關系回歸健康。利益從來不是政商關系的潤滑劑,純潔的政商關系、健康的市場環境,才是激發活力、贏得未來的根本,才能真正形成官商交往“相敬如賓”的新常態。(柳遠山)
調研中“人民日報經濟社會”微信公號(ID:rmrbjjsh)記者發現,如果說稅費、評估是所有企業呼吁盡快降低的制度性交易成本,那么中小企業、初創企業往往還要應對一些莫名其妙的成本。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習近平就曾對“政商關系”作出過闡述。“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楊衛澤與趙晉,萬慶良與黃鴻明,季建業與朱興良等都是畸形政商關系中的典型案例。
季建業與朱興良等都是畸形政商關系中的典型案例。
習總書記指出,對領導干部而言,“親”就是坦蕩真誠同民營企業接觸交往,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清”就是清白純潔,不搞權錢交易。
3月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民建工商聯委員聯組會上,闡明了構建新型政商關系的關鍵在兩個字——“親”與“清”。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重要論述,是我國構建新型政商關系的生動指引,是我們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充分發揮政府和市場兩手合力的堅強保障。
政商關系,相互有交集但不能搞交換,有交往但不能搞交易,理應相敬如賓但不能勾肩搭背。以“親”為血液,以“清”為風骨,就能讓政商關系密切而純潔起來,讓從政與經商的環境更加健康更加清朗。
中央用“親”和“清”為政商關系正名、定位,不僅讓政商雙方都有規可依、有度可量,更是給領導干部如何跟企業家打交道劃出了底線,拓展了空間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棋局中,政商關系的調整是關鍵而復雜的一步。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建工商聯委員時,習近平總書記用“親”“清”二字概括新型政商關系,發人深省、令人振奮。
據媒體報道,日前,浙商總會280多名理事在杭州召開經濟形勢研判會,浙商總會會長、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在會上再次表示,浙商有四條紀律:不行賄、不欠薪、不逃稅、不侵權。
這次會議是繼全省金融振興、科技創新兩個推進大會之后,省委、省政府召開的又一次重要會議。今天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對推進全省民營經濟發展進一步作出部署、提出要求。
固然有些商人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缺失底線。19日下午,有報道稱,“吳一堅與令計劃妻子谷麗萍有明顯交集,谷麗萍是中國創業國際計劃(YBC)首任總干事,而吳一堅兼任YBC創業導師。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賓,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劃出公私分明的界限。重構政商關系新生態,亟須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加速簡政放權,通過法治手段推動官員權力公開透明運行。
隨著華潤集團董事長宋林被舉報并調查,一個復雜的政商關系網也開始慢慢浮出水面。當前煤礦領域的腐敗現象逐一拎出,政商關系開始現形,一個契機便是這個領域自身鬧了危機,光鮮已經不在。
3月4日下午,習近平在民建工商聯委員聯組會上首次用“親”“清”兩字闡明新型政商關系,讓在場的工商聯政協委員非常振奮。
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是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
清者自清,黨員干部與商人之間正常交往即可,不必撇清所有關系,這是矯枉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