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起點在長江下游的江都,終點在天津。
東線工程供水范圍:涉及蘇、皖、魯、冀、津五省市。
蘇北除里下河腹部及其以東和北部高地外的淮河下游平原;安徽省蚌埠以下淮河兩岸、淮北市以東的新汴河兩岸及天長縣部分地區;山東省的南四湖周邊、韓莊運河和梁濟運河側、膠東地區部分城市及魯北非引黃灌區;河北黑龍港運東地區;天津市及近郊區。東線工程利用的是元朝的運河。目的是緩解蘇、皖、魯、冀、津等五個省、市水資源短缺的狀況。
東線一期工程共68項設計單元工程,已完工29項,預計與通水直接相關的主體工程在2014年3月份基本完工,屆時東線一期工程基本具備過水能力。2014年6月底以前,將基本完成有關水質達標工作和通水驗收工作。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計劃2013年第三季度正式通水,長江水調至山東半島和魯北地區,山東、江蘇、安徽等輸水沿線地區將因此受益。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是在現有的江蘇省江水北調工程、京杭運河航道工程和治淮工程的基礎上,結合治淮計劃興建一些有關工程規劃布置的。
東線主體工程由輸水工程、蓄水工程、供電工程三部分組成。
輸水工程:包括輸水河道工程、泵站樞紐工程、穿黃河工程。
蓄水工程:東線工程沿線黃河以南有洪澤湖、駱馬湖、南四湖、東平湖等湖泊,略加整修加固,總計調節庫容達75.7億立方米,不需新增蓄水工程。黃河以北現有天津市北大港水庫可繼續使用,天津市團泊洼和河北的千頃洼需擴建,并新建河北大浪淀、浪洼,黃河以北五處平總調節啊范德薩庫容14.9億立方米。
供電工程:黃河以南有泵站30處,新增裝機容量88.77萬kW,多年平均用電量38.2億kW·h,最大年用電量57.5億kW·h。第一期工程有泵站23處,新增裝機34.32萬kW,年平均用電量19億kW·h。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