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新聞 映象新聞 | 映象首頁
                 

                 

                南水北調影像志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開閘通水 丹江碧水來新鄉 淅川移民再遇故鄉水 碧水丹心志 夢圓入京津

                南水北調簡介

                    南水北調是緩解中國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局面的戰略性工程,共分東線、中線、西線三條調水線。
                    東線工程位于第三階梯東部,因地勢低需抽水北送。
                    中線工程從第三階梯西側通過,從丹江口水庫引水,自流供水給黃淮海平原20多座大中城市。
                    西線工程在最高一級的青藏高原,暫未開工建設。
                    2014年1月15日,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工作會議明確今年建設目標:中線如期通水、東線運行平穩。

                南水北調工程時間軸

                南水北調工程時間軸

                關于南水北調 你不知道的真相

                • 網傳丹江水“泥沙俱下” 實則“渠內一汪清波”

                  真相一:網傳“泥沙俱下” 實則“一汪清波”

                  當渠兩岸受水區的人民,為新的水源歡呼雀躍,為丹江水的甘甜由衷點贊時,網絡上傳出一些雜音,甚至“泥沙俱下”,企圖把一汪清水“攪渾”。一時間“南水北調中線通水即失敗”的論調甚囂塵上。
                  謠言止于真相。東方今報記者重返渠首、干渠、水庫、水廠,讓調查沉淀“泥沙”,用事實“澄清”真相。[詳細]

                • 南水北調中段干渠實地考察:大雪后并未結冰

                  真相二:南水北調干渠中段雪后未結冰

                  曼寧公式,聽起來夠高大上,不學水利建筑的,不知道也沒必要臉紅羞愧,可不學水利建筑,卻拿它出來唬人造謠,小伙伴們可就沒法愉快地玩耍了……
                  僅憑視頻就推斷水流速度、妄論結冰問題卻無視事實、造謠丹江水帶著泥沙的口感……很想告訴這些“大神”,別光坐在電腦前碼“鍵盤神評論”啊,也到南水北調中線的渠邊兒、水庫、水廠溜溜腿兒瞅瞅去啊![詳細]

                • 鄭州市民春節將喝上丹江水 114個管網監測點隨時監測

                  真相三:114個管網監測點隨時監測

                  這個春節,鄭州市區的大部分市民,都將品嘗到甘甜如飴的丹江水,而原來的重要水源——黃河水,將退役成“備胎”。對于網友質疑的泥沙沉積、千里輸水“跑冒滴漏”損耗巨大、破壞環境等傳言,水利專家表示,這項宏大工程是半個世紀以來無數人的智慧結晶,單憑幾個帖子、幾撥水軍、幾個電視節目就想推翻,太“單薄”了點。[詳細]

                南北共飲丹江水

                “南北共飲丹江水”工程篇:7萬建設者用智慧挺舉奇跡

                引南水入北方,夢想即將照進現實。歷經五十年幾代人的構想,經過百萬建設大軍的雙手,別離故土的四十萬移民,“一渠清水送京津”——丹江口水源地的一泓清水將通過南水北調中線,一路蜿蜒三千里,福澤百姓,直送京津。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項目示意圖

                700954

                 

                河南段詳解

                安陽段工程

                        安陽段工程起點為湯陰縣駙馬營村羑河交叉建筑物出口,終點為安陽縣施家河村東豫、冀兩省交界的漳河交叉建筑物進口。該渠段是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的組成部分,擔負向安陽以北地區的供水任務。渠線總長40.322公里,其中渠道長39.359公里、建筑物長0.963公里。工程總工期為40個月。靜態總投資為192042萬元,總投資為206215萬元。

                 

                新鄉潞王墳段工程

                        潞王墳段工程工程位于河南省新鄉市,是中線總干渠沿線分布膨脹巖的代表性渠段。渠段總長1500米,其中用于膨脹巖試驗的區段總長548米,將選取5個試驗區開展不同項目的試驗。工程總工期為30個月,工程總投資2.6758億元。

                 

                黃羑段工程

                        黃羑段工程擔負著向黃河以北地區的輸供水任務。工程起點為黃河北岸穿黃工程出口,終點為湯陰縣駙馬營村羑河交叉建筑物出口,線路全長195.252公里。黃羑段工程設計總工期為36個月,靜態總投資為1621861萬元,總投資為1711213萬元。該段除承擔向黃河以北的輸水任務外,還可以向河南省焦作、新鄉、濮陽、鶴壁4個省轄市和輝縣、衛輝2個縣級市及溫縣、修武等縣供水。

                 

                鄭州段工程

                        中線河南鄭州段工程起點位于新鄭市觀音寺鎮英李村,終點位于穿黃工程隧洞入口,途經新鄭、中牟、管城、二七、中原、高新、滎陽等7個縣(市、區),全長128.94公里,占中線一期工程總長的1/10。鄭州段建成后,總干渠水面寬約55米, 水深7米,兩岸防護林帶寬約4~8米, 總占地平均寬約140米。受水區設計供水目標6個,年分配水量5.17億立方米。工程總投資約135億元。

                 

                中線穿黃工程

                        中線穿黃工程位于鄭州市以西約30公里的孤柏灣處。該工程為I等工程,其主要建筑物穿黃隧洞及其進出口、退水閘(洞)、南岸連接渠道、北岸明渠和新老蟒河倒虹吸及其他交叉建筑物等為1級建筑物。穿黃主體建筑物(含隧洞及其進出口建筑物)設計洪水標準為30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為1000年一遇;主要建筑物地震設計烈度為7度。工程概算投資為31.37億元。主體工程施工工期為51個月。

                04

                工程建設

                QQ圖片20140530095016 620

                  

                陶岔渠首樞紐工程

                       陶岔渠首樞紐工程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批復總投資8.5935億元,計劃施工總工期為42個月。

                渠首樞紐工程既是南水北調中線輸水總干渠的引水渠首,也是丹江口水庫的副壩,工程設計為新址重建加電站方案,位

                于河南省淅川縣境內。

                 

                QQ圖片20140530093848 140

                寶郟段順利通過通水驗收

                QQ圖片20140530093401 140

                方城段五標渠道閘門完成

                QQ圖片20140530093451 140

                鄭州段護管箱橋通車

                QQ圖片20140530093947 140

                中線局督導安陽段建設

                QQ圖片20140530093540 140

                新鄉段主體工程全部完工

                QQ圖片20140530094033 140

                焦作二段通過通水驗收

                 

                高清圖集

                • 30
                • 29
                • 28
                • 27
                • 26
                • 25
                • 24
                • 23
                • 22
                • 21

                網站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71-65889065 客服電話:0371-65887261 客服郵箱:services@contact.hnr.cn

                關于我們 - 網站簡介 - 聯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戶服務 - 隱私政策 - 網絡營銷 - 網站地圖

                河南人民廣播電臺·映象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