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平縣雪楓街道七里莊村位于鎮平縣城南3公里處,將軍路從縣城直通村口。滬陜高速從村北經過,交通便利。七里莊村是彭雪楓將軍的故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旅游教育基地。
七里莊村全村轄三個自然莊,七個村民小組,1500人,378戶,近年來,在美麗鄉村建設上七里莊村主要圍繞將軍故里紅色品牌,傾力打造紅色游。自改善人居環境建設以來,七里莊村按照“彰顯紅色文化,建設生態宜居宜游宜業”的工作思路,統籌規劃,科學布局,扎實推進改善人居環境建設步伐。目前已累計投入資金1500余萬元,硬化主次干道1.4萬余米,修建渠道1000余米,立面粉刷墻體39000平方米,整修建設花池花帶柵欄4500米,栽植桂花、玉蘭等名貴行道樹2000余株,架設路燈60盞,修建垃圾池12個,疏通排水溝3000米,花池花帶綠化面積10余畝,繪制文化墻300平米,吸收社會資金100多萬元,修建宛西地方自治紀念館、文化娛樂廣場、水上觀音、八角亭、觀景臺、彭家祠等設施。通過對主次干道兩側及房前屋后凈化、硬化、綠化、美化、亮化,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呈現出美麗鄉村生態宜居宜游宜業的景象。
12月8日,市委書記何雄、代市長宋殿宇帶領市直部門和縣區有關負責同志,實地觀摩清豐縣、南樂縣的美麗鄉村建設和基層黨建工作。何雄在觀摩中強調,我們一定要牢記使命、堅定信念,強化責任、勇于擔當,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奮力開創基層黨建工作新局面
近日,省財政廳組織專家,根據《河南省財政獎補美麗鄉村建設試點項目申報指南》有關要求,對各市縣上報美麗鄉村建設試點項目實施方案進行評審。經評審,最終確定了共321個村的河南省美麗鄉村建設試點項目名單,現已公示。
汜水因汜河而得名,古稱“雄鎮”,“汜水關”又稱”虎牢關”,位列古代中國八關之首;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兩京襟帶、三秦咽喉”之美譽,是河南省歷史文化名鎮。
高村鄉劉溝村是位于滎陽市北部邙嶺的一個小村落,轄9個村民組,348戶,1555口人。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河南大學鄭州校友會老領導們的關心支持幫扶下,劉溝村圍繞“立志興榴、奔向小康”的發展目標,昂首闊步。
民權村位于鞏義市大峪溝鎮南部山區,屬深山區農村,地處中原腹地,東瞻河南省會鄭州,西望九朝古都洛陽,是中原城市群正副中心的“節點”,310國道、連霍高速、焦桐高速、省道314、省道237等在民權村周邊范圍構建了四通八達的公路路網,交通便利。
竹林長壽山地熱井開鉆暨溫泉小鎮旅游項目啟動,同時風情古鎮、國際汽車營地旅游項目正式簽約。
水道口村,位于鞏義市,鄭州市兩大經濟開發區之間,距鞏義市1 7公里,鄭州市56公里,南有310國道,北有中原西路,楊涉公路貫穿村中,連接南北兩大交通要道,環村的水泥道路組組相連。
據了解,這個不足500人的小村,還是河南省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村鎮,它哪里這么吸引人?跟著記者去看看吧!
依托大浪口村現有500畝自然坑塘,以民俗體驗、休閑農業為主題,發展鄉村旅游。規劃建設集溫泉、民宿、餐飲、游樂、瓜果采摘為一體的休閑度假村。
葉縣辛店鎮桐樹莊村位于桐柏山余脈的望夫石山腳下,交通條件便利,距省道平駐公路2公里,距焦桐高速葉縣南站出口2.5公里,區位優勢明業,桐樹莊系國家級貧困村。該村轄七個自然村,四個村民組,總面積14.7平方公里,人口532人,耕地540畝。
襄城縣丁營鄉溝劉村地處丁營鄉的南部,距縣城22公里,同時位于許昌、漯河、平頂山三市交界之處,緊靠道教圣地一一五岳廟。該行政村有9個村民組,轄溝劉、屈莊兩個自然村,全村有655戶,1935人,耕地1260畝。
尹集鎮位于舞鋼市東南部10公里處,總面積102平方公里,下轄19個行政村,186個村民組,121個自然村,全鎮人口2.7萬人,屬山區鎮、革命老區。東與西平接壤,南與遂平、泌陽相鄰,西與新中國治灘第一壩—石漫灘水庫相依,北與田崗水庫相連,地處駐馬店、漯河、平頂山三市、四縣交接地帶。鎮區緊鄰市區,省道七蟻線公路縱穿南北,縣道尚尹公路,尹出公路(尹集至西平出山)橫貫東西。
林樓新型農村社區位于魯山縣下湯鎮西部,昭平臺水庫上游,至鎮區直線距離1.5公里,村名由解放前村里有林姓地主家里的兩層小樓而來,現已了無蹤跡。
八月丹桂飄香,筆者來到黃道鎮王英溝村,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幅恬淡的鄉村水墨畫:錯落有致的老墻瓦屋古樸靜謐,蒼翠遒勁的老槐樹雕刻般矗立村舍道旁,平整的村道曲曲彎彎通向各家小戶……
三間房村位于寶豐縣觀音堂林站西北10公里。這里群山環抱,風景秀麗。石墻青瓦的古村落依河而建,錯落有致,古色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