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橋村位于河南省濟源市王屋鎮西五里,古時,因村內村河流上架設方便過往商賈客人的木橋而得名五里橋。全村4個居民組,132戶,520口人。2010年,濟運高速建成通車后,新建成的濟運高速王屋山站至王屋山景區的連接線(陽下路)從該村通過,寬闊平坦的旅游快速通道為該村提供了發展旅游服務業的優越條件。該村發揮生態及區位優勢,集中規劃,統一建設,完善設施,美化環境,發展產業,建成仿古型住宅小區2處,132戶,使該村初步呈現出民居古樸典雅、道路寬闊平坦、小區靚麗整潔、花草亭臺交相輝映的美麗鄉村建設的新景象。
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建成了便民服務大廳、道德文化大講堂、圖書館、閱覽室、標準化衛生所、排水排污管道設施、垃圾中轉站及高標準連體公廁等,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質量。
注重生態建設。該村以“打造道教文化、休閑旅游長廊,建設花園式度假美麗鄉村”為定位,按照“村在林中、路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的布局要求,著力打造“四景觀”:一是山水景觀。沿線山坡綠化以側柏、黃楝為主,用火炬、山桃樹點綴其中,形成四季常青、紅綠相間的山林美景。對沿線河道綜合治理,修建順河堰,建設景觀魚塘,修筑拱形橋,在形成山水一色、小橋流水、荷塘月色的生態美景的同時,為游人提供休閑垂釣的好去處;二是游園景觀。游園以設置奇木秀石、種植喬灌叢木、綠草花卉為主,并建設突出道教文化的景觀小品;三是果園景觀。發展鮮果自主采摘園700畝,果樹品種多樣化,形成“春季有花,夏秋有果”的果園景色。四是村居景觀,改造提升民居樣式,引導、鼓勵發展農家賓館40余家,發展旅游產業,提高農民收入。通過打造四大景觀,逐步形成“顯山、露水、透綠、賞花、品果”的魅力景觀,使生態休閑游成為王屋的一張名片,使陽下路綠色生態走廊以迷人的笑靨,美麗的山水,深厚的文化底蘊,迎接四海賓朋,八方游客。
大力發展農家樂。五里橋村離王屋山景區僅3公里的路程,又是去小浪底、黃河三峽的必經之地,優越的地理位置促使了農家樂的發展。該村規劃建設仿明清古建筑旅游特色一條街,建成古色古香農家樂賓館40余家,具有接待能力的有16戶,可容納500人就餐,120人住宿,同時還建成了景觀垂釣魚塘、生態停車場、登山游步道、涼亭、道文化壁畫墻等配套設施。五里橋農家樂地處地質結構相當穩定的寧靜山區,沒有廠礦的喧囂,身前的溪流響成了夜晚山村的催眠曲;沒有城市里夜晚的喧嘩,使你睡得安穩、恬靜;再加上富足的氧離子空氣成分,是身心疲憊和老年人休閑度假的好去處,還可以欣賞民間表演—腰鼓。每家均配有冰箱、洗衣機、消毒柜等日用設備,每間客房都備有電視機、洗漱用品等生活必需品,標間24小時供應熱水。管理規范,以“整潔、衛生、安全、文明”為宗旨,以“綠色餐飲、綠色休閑、綠色服務”為品牌,每家都經營各種各樣的應季、綠色無污染的農家土菜。在這里可以游美麗的農耕花圃果園進行自主采摘、入住民風淳樸的農家小院感受山里人的淳樸、欣賞綠色海洋的煙葉美景、參與當地的民俗農事活動、充分體驗恬靜的田園生活。
凸顯當地特色。村民自行組織成立腰鼓隊,與鄰村的花鼓隊相輔相成,傳承了老一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同時,也豐富了村民的文化娛樂生活。
油菜花攝影展。五里橋及周邊村莊共有2000余畝的油菜花地,每年的三四月份都吸引大量的游客、攝影愛好者、自駕游等來此觀賞油菜花,攝影留念。在濃綠的群山環繞下,一片片的油菜花,黃得耀眼,亮的新奇;在藍天白云的襯托下,人在其中就會感覺到身心徜徉、美不勝收。
最有特色的要屬王屋土饃和爐饃了,土饃在王屋已有很長歷史,方圓幾十個村莊的人都會做,走親訪友贈送土饃已經在當地成為了習俗。傳說在唐代時王屋山有一個財主,心狠毒辣,讓長工干活不讓吃飽,有一次,一個叫王建生的長工偷了一點面,到野地里用白土泥把面裹住,放在火中燒,結果很好吃。這個方法在當地傳開,久而久之就成了土饃。土饃顏色似土呈微黃,噴放香氣,誘食欲,口感好,外酥里軟,硬中有脆,酥香味濃,磨齒滲唾,順利下咽,柔和入胃,回味無窮,可食可藥,食之充饑,藥用消滯,防止水土不服。土饃保存時間長,可達一年不變質。土饃中的土,以王屋山中的白面土為佳,經有關部門檢測,王屋山中的白面土中含鐵、鋅、鈣、鉀等多種元素,對于改善人體機能,調節腸胃有一定作用。
爐饃是王屋山區老百姓家里地道的美食。爐饃又稱花饃,以做工精細、酥脆可口、餡味清香而聞名遐邇。做爐饃的工藝、用面、用油最為考究。面要用上好的春小麥面粉,豬油要色白純凈。面粉和油要嚴格按比例配制首先將面粉(米面最佳)用溫火炒熟,拌上白糖、紅糖、核桃仁、花生仁、青紅絲、梅桂醬、芝麻、陳皮面等,再加上適量的熟清油、燒酒,攪拌均勻即成。加工爐饃饃時,先將1/3的面粉全部用油和起,叫“酥子”,余下2/3面粉,倒人剩下的豬油,再用開水和起,加入少許燒酒,即為皮面。皮面和酥子分成相同的若干份,一個皮面包一個酥子,搟成長條狀,反復折疊搟三四次,搟成方塊,包上餡子壓平。搟面皮要手放輕、放活,不能壓的過死,包餡時要底薄面厚。將包好的饃饃,點上紅綠花,放進鏊子內烤熟即可。
古樸典雅、風情宜人的五里橋村正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到這里觀光休閑,也更增強了村民們改善生態環境、發展旅游業的信心,他們目前正在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著力打造以青山、碧水、野趣為特色,集現代文明、田園風光、鄉村風情于一體的旅游休閑經濟,精心打造城里人向往的魅力鄉村。
大峪鎮位于濟源市西南山區,地處舉世聞名的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腹地,面臨滾滾黃河,背靠巍巍王屋,東與坡頭相連,西與下冶接壤,南與孟津、新安隔河相望。
7月20日晚,由濟源市郵政儲蓄銀行主辦的“誠信在我身邊”誠信下鄉文藝表演在玉川產業集聚區裴村舉行。
9月22日,濟源市召開2015年中秋國慶假日旅游工作會議,安排部署長假期間的旅游工作。濟源副市長劉慶芳出席會議。
為加強區域旅游合作和跨界融合,擴大濟源旅游品牌影響力,促進旅游產業發展壯大,近日,濟源市旅游局受邀參加運城第26屆關公文化旅游節。
映象網訊(記者 張曉輝 郭翼)近日,濟源市公安局政工干部心理培訓班正式開班,來自各部門、各警種的80余名政工干部參加培訓。通過培訓,濟源市公安局將建立一支兼職心理輔導員隊伍,進一步關愛民警身心健康,落實從優待警政策。
在豫期間,韓國漆谷郡和濟源市結為友好城市,雙方就旅游品牌推廣等簽訂了戰略合作意向書。
克井鎮位于濟源市北部,北依太行與山西接壤,南與市區相連,全鎮總面積180平方公里,轄42個行政村,5.2萬人,是濟源市工業經濟重鎮。
東溝村位于濟源市大峪鎮西北部山區,青洛河穿村而過,風景秀麗,環境優美。
2013年4月21-22日,濟源市婦兒工委辦舉辦了2011-2020年濟源市婦女兒童發展規劃培訓班。16個鎮辦婦聯主席和婦兒工委辦公室專職干部及32個婦兒工委成員單位負責人和聯絡員參加了培訓。
“這普法書籍編得好,內容很實用、很吸引人”、“普法撲克也不錯哦,在玩耍的同時還能學習法律知識”……12月14日,一群市民聚在一起討論濟源市司法局的普法宣傳活動。據了解,活動期間,濟源市司法局全體干部職工和600多名在線義工共發放普法撲克兩萬副、普法圍裙4800個、普法書籍3500本、宣傳彩頁5.5萬份。
2014年高考成績揭曉,我市本科一批上線941人,上線率14.7%,高出全省4.1個百分點。
在黨的93歲生日到來之際,7月1日,市政府領導班子召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蘭考重要講話精神,以“反對‘四風’、服務群眾”為重點,以整風精神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進一步明確加強作風建設的整改方向和具體措施。
6月30日,市政協黨組召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
7月3日,我市召開教育工作推進會,會議回顧總結了前半年教育工作,分析了當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安排部署了下一步工作。副市長劉慶芳出席會議并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