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走進兩戶村民家中探訪,詳詢日常生活、糧食產量等情況。該村已列入黃河灘區居民遷建規劃,村民們都表示非常愿意搬出去。
在廠房前兩人駐足交談5分鐘,臨上車前再次駐足交流。
從2003年至2017年,河南人民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以執著的名義,將一片魚塘、沼澤地打造成為河南首善城區。
2009年到2017年,李克強總理多次回河南“老家”,深入鄭州、開封等地考察,問工業、察農業、說教育、論發展。
這里在三證合一、五證合一基礎上,按照國務院多證合一要求,整合為二十二證合一 ,以減證帶動簡政。
中原城市群到底有多震撼?看看城市群中,各大城市規劃定位,就能預見中原經濟區遍地開花的景象。
中原城市群正式批復后,國家對這個“心臟”也給予了厚望。
李克強充分肯定河南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希望河南在促進中部地區崛起中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1998年6月,李克強調往中原,出任河南省委副書記,一個月后接任代省長,半年后轉正,時年44歲。李克強成為當時全國最年輕的省長,也是第一位“博士省長”。2002年,又出任河南省委書記。
2000年6月,李克強在鄭州市調研時,建議107國道以東的新東區可作為重點突出出來,高起點進行規劃,使之形成熱點、亮點,省里可以盡力支持。
2001年鄭東新區建設正式啟動。在聽取鄭州市匯報時,李克強果斷拍板:把包括老機場、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內的區域整體規劃,連片開發,使其成為帶動鄭州及全省的龍頭。由此,一個原本3平方公里的“新城”設想,被規劃為總面積150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50萬的鄭東新區。
2002年12月24日,李克強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講話中,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加快工業化、城鎮化,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思想。要求推動數以千計的農業勞動力轉向非農產業,數以千計的農民從農村走向城市,大幅度增加農民收入,提高全省整體發展水平。
2003年7月,李克強正式提出“中原崛起”的構想并加以實施,夾在東南沿海和西部大開發之間的河南開始嘗試走出“洼地”。這為河南后來的發展定了基調,也成為國家后來制定出臺中部崛起戰略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2004年12月,李克強著力推動與鐵道部簽訂了修建高速鐵路的合作協議。他那時的一段話至今仍讓河南人印象深刻:“高速鐵路一定要上馬,即使我們自己投資也要修。”
2009年6月18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參觀完鄭東新區后興奮地感慨:“我走時東區還僅僅是一個框架,正在建設,腳手架林立,才僅僅6年時間啊,一座現代化新城就拔地而起了。”
2010年10月8日至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再次來到河南調研。短短兩天時間,李克強風塵仆仆深入南陽城鄉,專程考察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和移民安置情況。
2013年3月9日上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來到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河南代表團,與代表們共同審議。參會的人大代表有一個共同的感受:李克強到河南團參加審議,就像和朋友、家人聊天一樣輕松、親切。
2015年12月14日,李克強總理下午飛赴鄭州,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第十四次會議。
2017年5月8日,李克強來到開封和新鄉考察。河南自貿區開封片區在三證合一、五證合一基礎上,按照國務院多證合一要求,整合為二十二證合一,以減證帶動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