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儀式上,6條巨龍噴出巨大水柱,給龍湖注水。
附近的群眾在觀看龍湖蓄水的壯觀工程
核心提示
“我宣布,鄭州引黃灌溉龍湖調蓄工程——蓄水!”10月18日上午10點36分,隨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克話音落下,6股清澈的黃河水從6個龍頭中注入龍湖,標志著鄭東新區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區建設的全面啟動,全省人民矚目的龍湖區域的規劃藍圖即將變為現實。
龍湖有多大
雖沒西湖大
但比西湖能容
龍湖建成后水域面積約5.6平方公里,略小于杭州西湖(面積約6.5平方公里)。正常蓄水位85.5米,平均水深4.5米,最大水深7米。龍湖湖體總庫容2680萬立方米,兩個月后,龍湖將完成蓄水,其蓄水量約相當于兩個半杭州西湖(總容積1102萬立方米)。
龍湖工程亮點
1
防滲工程申報
吉尼斯世界紀錄
龍湖工程最大的亮點莫過于龍湖防滲墻是國內單項工程中規模最大的工程,現正申報吉尼斯紀錄。
據負責龍湖工程管理的河南東龍公司副總經理許文峰介紹,其墻體深度平均35米,墻體厚度為40厘米,總長度為24公里,總面積約90萬平方米。
龍湖湖體防滲采用垂直防滲與水平防滲相結合的形式,環湖周圍的防滲墻使湖體與湖外形成一道封閉的屏障,既能為施工期間保證湖體干地開挖創造較好的施工條件,又能在龍湖蓄水期有效阻止湖體水量外泄。
更具特色的是,湖底防滲只控制約80%的滲透流量,20%的湖水可以湖外水體滲透,不阻礙湖體內外微生物的相互交換,保證龍湖區域的生態平衡。
龍湖工程亮點
2
施工規模為同期國內水利工程最大
許文峰說,龍湖工程施工規模為同期國內水利工程最大,施工高峰期間,投入液壓抓斗60余臺,占國內同類設備總數的半數以上;湖區開挖過程中,參與施工的挖掘機數量最高超過100臺,自卸車數量超過500臺。
A
六龍注水入龍湖
6股清水畫出漂亮的弧線,從六個龍頭里傾瀉而下
這是一個龍的世界。
臨時搭建的三個拱門上橫著六條龍,“鄭州引黃灌溉龍湖調蓄工程蓄水儀式”的背景墻上印的是龍,對岸一公里處,6個5米高的圓柱上是即將噴水的龍頭。這一切,都在向人們昭示著:這里是龍湖。
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吳天君說,龍湖,是鄭東新區最具點睛之效的核心板塊。龍湖的蓄水成湖,標志著鄭東新區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區建設的全面啟動,標志著全省人民矚目的龍湖區域的規劃藍圖即將變為現實。
城因水而雅致,水因城而靈動。龍湖蓄水后,將形成與杭州西湖面積大致相當、與森林公園相映生輝的生態水域,成為集調蓄、灌溉、景觀、氣候調節等多重功能于一體的城市寶貴資源和生態亮點。
蓄水儀式在湖心島東北角的龍湖岸邊舉行。常務副省長李克宣布龍湖蓄水之后,湖對岸6股清水畫出漂亮的弧線,從6個龍頭里傾瀉而下,在秋日陽光的映射下金光閃閃。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早在10月15日上午,注入龍湖的水就從黃河引出了,經過三道沉砂池沉淀后,已經清澈無比的黃河水入魏河,轉二號引水渠,停留在湖邊的閘口處,只待良辰吉日躍入龍湖。
蓄水儀式結束后,李克、吳天君、趙建才、陳義初等省領導走到湖底,觀看了“六龍注水”的盛景。
屆時,清代鄭州學正徐杜在《鄭州攬勝賦》中描寫的勝景將再現:“赫赫濯濯,在我東郊。東郊有湖,方可十里。澄澈如鑒,一泓綠水。有蓄有泄,有源有委。”
B
龍湖工程集多種功能于一體
以農業灌溉為主,同時,龍湖調蓄工程是鄭東新區生態水系的核心
龍湖工程是一項綜合性的水利工程,其集農田水利、景觀生態水利、旅游、休閑、城市防洪、水資源綜合利用等多種功能于一體,以農業灌溉、美化環境、凈化水質、調節徑流、抵御洪水等為主要目標。
據鄭東新區管委會主任吳福民介紹,鄭東新區引黃灌溉龍湖調蓄工程總投資30億元,由引水工程、調蓄池工程、灌區工程等三大部分組成,龍湖就是其中的調蓄池工程。
龍湖工程以農業灌溉為主,通過魏河、東風渠為楊橋、三劉寨等3個灌區補水,實現汛期蓄洪排澇,旱期補水灌溉,將有效改善下游40萬畝耕地的種植條件,對促進下游地區農業發展、豐產增收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龍湖調蓄工程也是鄭東新區生態水系的核心,正式蓄水后,龍湖與龍子湖、如意湖、昆麗河等共同構成完整的城市生態水系,使鄭東新區水域總面積達到1100萬平方米,占全區規劃總面積的近十分之一。可有效調節區域小氣候,改善鄭州市的人居環境,提升鄭州市的形象和品位。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