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開封千億元投資豪賭“造城計劃”的新聞一出來,就在微博上炸了鍋,很多知名博主也展開口誅筆伐。地產大佬潘石屹很納悶——怎么會有這樣勞民傷財的想法呢?出版人沈浩波則調侃——全國各地都被毀,再毀一處又何妨。而《環球時報》主編胡錫進更是直言不諱的說——中國各地假古城重建沒一個成功的,想用此招振興開封是妄想。 " />
中廣網北京8月12日消息 經濟之聲報道,據開封千億元投資豪賭“造城計劃”的新聞一出來,就在微博上炸了鍋,很多知名博主也展開口誅筆伐。地產大佬潘石屹很納悶——怎么會有這樣勞民傷財的想法呢?出版人沈浩波則調侃——全國各地都被毀,再毀一處又何妨。而《環球時報》主編胡錫進更是直言不諱的說——中國各地假古城重建沒一個成功的,想用此招振興開封是妄想。
但更加牽腸掛肚的,是生活在這座中原古城中的開封市民。開封網友“貝塔”就發微博說—— 我討厭一切復制品,不要重現了汴京的形,卻丟了開封的魂!老家開封、身在北京的媒體人劉先生憂心忡忡地說,“打造古城旅游”這個口號開封市政府已經提了好幾屆,但真正操作起來困難很大。
劉先生:建古城首先是個好事兒,因為開封旅游這幾年一直沒有發展起來,它缺少一個龍頭產品。但有一點擔心是,這么大的資金量,開封能不能夠持續下去,這樣一個工程會不會成為一個半拉子工程,比如我們開封市民都搬出了但后續的建不起來,會不會造成這樣的結果?
這種擔心并不是杞人憂天。北宋時,開封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但如今開封卻風光不再,經濟總量甚至一度在河南省墊底,到了2011年,開封全市GDP也只是剛剛突破千億元大關,在河南18個地級市中排名第13位,財政收入49億元。
以這樣的經濟體量,要想在“4年內將老城區580萬平方米的棚戶區拆遷完畢”,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解決資金來源,發行地方債或者向銀行貸款將成為主要途徑,但巨額的資金成本將成為開封財政的一大負擔。開封市民小閆告訴記者,她早上起來看到新聞后,擔心遠遠超過了欣喜。
小閆:這個千億的造城計劃好像是借債的,所以我很擔心,它這樣借錢來搞這樣一個計劃,覺得不太可行。
小閆介紹,很早之前開封就建成了“清明上河園”,但現在似乎有些不溫不火了,她擔心,新的古城計劃能否真的體現當年汴京城的神韻?
小閆:清明上河園里的建筑都挺新的,雖然是仿造的古代風格,里面的服務、娛樂項目我覺得吸引力也不是很大,如果是把開封其他地方也都按照這種形式來改造的話,我覺得效果不太好。
對于外界和開封市民的種種擔心,開封市相關部門昨天(12號)接受經濟之聲專訪,做出了解釋和澄清。
對于資金來源主要靠借債的說法,開封市政府副秘書長梁東雁表示:
梁東雁:市里目前搞這個“兩改一建”、棚戶區改造、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建設,這些都可以在政府網站上查到;銀行貸款、融資平臺只是資金來源的其中一個手段,不是都靠這些,哪里能夠都靠這些啊。
開封市舊城拆遷改造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孔祥成也澄清,開封目前正在進行老城區的棚戶區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這其中對老城區將來的建設要求是“內在時尚、外在古典”,開封并無意于打造所謂的北宋“汴京”城,之前媒體的報道存在誤解。
孔祥成:我們在老城區棚戶區改造的過程中,勢必要改造老城,老城將來我們在建設的時候,要統一按照“內在時尚、外在古典”的建筑風格來做,我們并不是用“千億”資金來打造一個新的汴京城,并不是推倒舊城建一座新城,或者再現什么大宋皇城的風采。
孔祥成進一步解釋說,棚戶區改造工作需要大量投入,全哪一個城市也無法單純依靠財政支持完成,因此資金籌措渠道必然是多方面的。
孔祥成:其實我們的資金來源是多渠道的籌措方式。所有的棚戶區改造勢必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但是這個資金,全國所有的城市普遍采用的是國家政府補貼、企業投資、銀行貸款相結合的形式,也就說用政府和民間資本共同支撐這項工作。所以并不是政府非要傾其財政,哪個地方也不可能以財政來完成這項工作。
對于外界的種種質疑,今年已經80歲,在開封老城區生活多年的黎老先生可能并無了解,他的想法很簡單,只希望改造進程加快,因為老城區的一些地方生活條件太差了。
黎老先生:開封現在已經開始行動了,原來的房子住的很擠,更主要的是不成套,里面的交通不方便,水電通起來很困難,特別是排水問題。
記者:您覺得老城區改造還是很有必要的。
黎老先生:很有必要。好多人都希望趕快把它改造。(記者 王浩)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