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畢業生“就業難”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問題。與此同時,許多企業卻被“招工難”問題所困擾。一邊是人才過剩,一邊是招不到人,兩難并存,原因何在?若往回看,“就業難”已存在多年,緣何一直未能解決?“就業難”又是怎樣日漸突出的?本刊特邀請相關專家學者共同分析這些難題。
當前,我國就業有三難,招工有二難
主持人:近年來,我國許多地區都出現了就業難與招工難并存的現象,今年畢業生就業形勢尤其嚴峻,具體表現在哪里?
周天勇(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西南財大研究報告顯示,2011年,小學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青年勞動者失業率僅為4.2%,而大學受教育程度的青年勞動者失業率達到16.4%,遠超平均水平。據麥可思機構調查數據,截至今年1月底,2013屆高職高專畢業生簽約率為35%,低于上屆同期9個百分點;本科畢業生為38%,低于上屆同期8個百分點;碩士畢業生為29%,低于上屆同期7個百分點。由于近幾年工資社保等成本上升,勞動密集型的制造業企業,也用自動生產線等方式替代勞動力,導致2013年年輕人的就業形勢趨于嚴峻。
蘇海南(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所謂就業難,主要是三難,即大學畢業生,城鎮40、50人員和80、90后農民工這三部分人的就業困難。近年來,大學畢業生每年都高達600多萬人,今年更接近700萬人,據報載今年大學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簽約率遠低于往年;城鎮40、50人員年齡偏大,技能相對較低,其中多數人由于原所在單位關閉、破產或單位經濟效益差裁減人員而下崗,這些人求職非常困難;80、90后農民工不同于60、70后農民工,他們對就業的要求比過去高,除了希望獲得應有的工資、社保外,還希望融入社會,有個人發展前景等,因此,這部分農民工想找到比較滿意的崗位也比較困難。
所謂招工難,主要是二難,即難在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和某些高中端用人單位。前者如紡織、服裝、制造、餐飲等,難以招到普通工人,一些地方的缺工率常年高達20%至30%;后者如高新技術企業或大中型企業以及某些機關事業單位,難以招聘到需要的高中端崗位人才。這些狀況,由早些年只在東部地區、少數行業發生,逐步發展到今天東中西部地區、相當數量行業都出現,可見問題不可輕視。
閱讀延伸一
兩難并存,既有矛盾的一面,也有統一的一面
就業難與招工難,兩難并存,既存在對立的一面,又存在統一的一面。矛盾之處在于前者反映勞動力的需求不足,而后者反映供給不足,需求不足與供給不足同時并存于勞動力市場明顯是一種矛盾現象。統一之處在于大學生群體和農民工群體面臨著同樣的經濟產業結構和發展條件,都需要在勞動力市場就工作崗位展開競爭,不同比較優勢前提下競爭的結果自然不同,其就業的概率也不盡相同。
經濟結構和勞動力市場調整過于緩慢,才使得高等教育顯得相對過剩,而且這種相對過剩并非是一件壞事,而是為將來的經濟結構調整與勞動力市場的優化配置準備了更多的人力資本,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源泉。
——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院長賴德勝
十年來,“就業難”發生了哪些變化?這說明了什么?
主持人:近年來,大家都在說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到底難在哪里?
李春玲(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目前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著重點并非是失業和缺乏工作崗位,真正的難點是找到令畢業生滿意的并與其專業能力相符的工作,主要表現在就業過程中的重重困難,包括不公平競爭、缺乏信息渠道、高昂就業成本、受騙上當的風險,以及就業初期的不穩定、缺乏安全感和生存環境惡劣。
主持人:10年來,大學生就業難狀況有何變化?這些變化反映了什么問題?大學畢業生采取了哪些新措施應對就業難?
李春玲:近年來,大學畢業生就業的主要難點逐漸發生轉變,他們的心態等也在發生變化。
1、畢業生心態變化。他們接受了就業難的現實,普遍降低了就業預期,對初職月薪水平的要求不斷下調,以往難以接受的較低聲望和較低專業技能的就業崗位現在也可以接受。
2、畢業生采取多種應對策略,努力提高自身的就業競爭力,比如:申請入黨、報考公務員、考取各類資格證書、爭取實習機會、了解就業信息,等等。
3、失業率不高但就業率也不高,相當多的畢業生選擇繼續教育來推遲就業。
4、隱性失業現象突出。應屆畢業生畢業半年后大約75%的人就業,而沒有就業的25%的人,只有不到半數在繼續上學,其余的人既不工作也不上學。如果有好的工作機會,他們馬上就會就業。這些人就是隱性失業者,應屆畢業生畢業一年期間的隱性失業率接近10%。
5、學校培養目標錯位導致就業率兩頭高中間低。碩士畢業生的就業率低于本科生和博士生,211大學畢業生就業率低于985高校和普通高校。
6、畢業生就業專業對口率較低導致新的學校教育無用論。目前大約30%的畢業生在從事與其所學專業無關的工作。許多學生對學校教育不滿意,認為學到的專業知識無用,對專業課學習采取應付態度,他們把主要精力用于考研、學外語、考各種證書、兼職工作等方面。
7、就業滿意度很低,畢業生頻繁跳槽。有50%的人對自己的就業狀態不滿意,他們抱怨收入低、待遇差、專業不對口、沒有發展前途等,這導致畢業生跳槽現象頻繁發生。畢業半年內有27%的本科畢業生跳槽,而大專生則有48%跳槽;畢業三年內61%的本科生都跳過槽,79%的大專生跳過槽。
8、自主創業人數增長但失敗者不少。近年來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比例穩步增長,但是創業之路十分艱難,失敗幾率很高。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