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增:全國畢業生數量699萬,比去年增加19萬
崗減:今年計劃招聘崗位數同比平均降幅接近15%
薪降:部分行業起薪下調,行政管理、文秘等專業,從2200元降到1800元
簽約率
北京普高畢業生簽約率:28.24%
上海高校畢業生簽約率:44.4%
裁員潮
2012年公布年報的1662家A股上市公司,減員的公司有548家,占比為32.97%。其中,15家企業裁員幅度超過50%
簽約率最高專業
制造大類專業
電信及電子信息專業
簽約率下降專業
高職高專:生化與藥品大類、公共事業大類
本科:醫學、經濟學
碩士:農學、教育學、管理學
先期實習簽約率
高職高專:43%
本科:47%
碩士:35%
今年是大學畢業生最多的一年。
5月14日至15日,習近平在天津考察時指出,要切實做好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青年就業工作。5月15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做好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高層矚目就業的背后,是數字的壓力教育部數據顯示,今年高校應屆畢業生達699萬人,刷新紀錄。新華社16日報道形容,2013年是大學生“最難就業年”。
困境
簽約率令人心寒
非名校生受“出身歧視”
699萬人是什么概念?比總人口數為630萬的寧夏回族自治區還要多出69萬人,這一群人正共同面對號稱“最難就業年”的2013年。
現代快報報道,北京最近發布的畢業生簽約率令人心寒今年北京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22.9萬人。截至4月19日,高校畢業生簽約率為28.24%。
文科生工作比理工科難找
嚴立(化名)在南京一家211高校就讀,學的是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工作至今沒有著落。“心里挺焦慮的,但也沒辦法了。”嚴立從去年11月份國家公務員考試結束后,就一直在投簡歷,“跟理工科專業相比,我們文科生找工作真困難。”
海歸月薪2000元
馮先生的女兒,5年前考取了安徽一所211高校的國際班,后在英國某大學進修,讀了一年的金融學研究生。今年1月起,小馮開始找工作,“連著找了兩個月都沒找到合適的。”眼下,她正在南京的一所教育培訓機構做英語培訓師,月薪2000元。東方早報報道,上海青浦區城管今年的招錄名單中,55名城管隊員學歷均為本科以上,其中碩士16名,包括一名“海歸”。
非名校生擔憂“出身不好”
普通高校的畢業生則更多了一層憂慮“出身不好”。
“這叫‘三沒’:沒個好學校、沒個好爸爸、沒個好戶口。”在南京一所非重點高校上學的陸棟(化名)無力地笑了笑,“明明看見新聞里說,不能就業歧視,轉身自己就碰見了。”
陸棟學的是生物技術,此前求職的方向都是南京的醫藥公司,結果卻連網申都沒過。
原因
企業減崗降薪
畢業生生活難保障
大學畢業生就業與勞動力市場的供需錯位、高校學科設置缺乏特色等矛盾,共同促成了“最難就業年”的誕生。
企業不景氣
國家近期公布的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已經是連續第14個月大幅下滑,4月份PPI下降2.4%,創去年10月份以來最大降幅。“國有大中型企業進行結構調整,招聘崗位減少了15%左右,而這些國有企業是每年招錄高校畢業生的主力。”一所211工科類院校就業中心負責人向現代快報表示。
工資下降
山東科技大學主管就業的副校長王志剛對經濟觀察報表示,今年企業給出的起步工資不高:往年行情好時在3000元左右,今年一般只有2500元左右,文科不到2000元。
南京一所本二高校就業相關負責人表示,部分行業的起薪,例如行政管理、文秘等專業,從2200元降低到1800元。
英網資訊總經理初殿松認為,因為高物價和高房價,這樣的薪資水平不能讓畢業生覺得有保障,社會讓個人面對的生存壓力,現在卻都讓企業承擔了。
盲目開專業
對于人文社科類專業遇冷,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一個重要原因是學校盲目擴招。”
他指出,這種功利的辦學思維,一方面使學校只注重規模,而忽視辦學特色和質量,另一方面導致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嚴重脫節,就業難是注定的。
考研壓力
201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達到180萬,較2012年的165.6萬,增加了8.7%。在熊丙奇看來,“這是典型的‘延遲’就業難的做法,時間一久,這些學生走向人才市場,積累的問題就顯現出來。如果這種發展教育的思路不變,我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此后若干年,年年都會是最難就業年。”
大學分級
熊丙奇認為,把大學分為“985”“211”“一本”“二本”“三本”是制造就業不公平的根源所在,“我國一些二本院校、三本院校現在淪為考研基地,以及一些高職院校,把學生專升本作為辦學目標,這種辦學,能向社會培養合格的人才嗎?”
高層想法
發展中小企業
促進就業公平
“就業關系現實生存,更關系人格尊嚴。”新華社16日時評如此定義。面對最難就業年,中央高層連日來密集開會發聲,希望從多個層面著手,引導這699萬畢業生能夠走上工作崗位。
13日 國務院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李克強在講話中指出,擴大就業僅靠大企業、國有單位是有限的,必須大力發展中小微企業、多種所有制經濟。但現在創辦中小微企業還有不少限制,既影響發展也不利于就業。
15日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實保障應屆畢業生就業水平不降低、有提高。一要落實現有政策;二要拓寬就業渠道;三要鼓勵自主創業;四要完善就業服務;五要開展就業幫扶;六要促進就業公平。
16日 國務院公布關于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要求不得對求職者設置性別、民族等條件,招聘高校畢業生,不得以畢業院校、年齡、戶籍等作為限制性要求,不得將畢業證書發放與高校畢業生簽約掛鉤。
17日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強調,要積極支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
綜合新華社、現代快報、經濟觀察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