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領導:大家好!
我叫陳曉磐,2000年由軍隊轉業到臨潁縣公安局工作,現任皇帝廟派出所指導員兼社區民警,同時還兼任大袁村黨支部副書記。多年來,我扎根警務室,積極創新“腳板+鍵盤”的警務模式,堅持深入群眾、身入千家,想群眾所想,干群眾所盼,把一件件實事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不僅將一個遠近出名的上訪村、“三不斷”村,打造成為“平安村”、“和睦村”,而且還創建了“警民一家親”的良好關系。現在就把我的一些做法和體會向各位領導作以匯報。
社區是一個大“家”, 作為一名社區民警,首先要把大“家”的事辦好,大家才能相信咱,才能把咱當作一家人
我的轄區有6個行政村14個自然村,2613戶9782人,地處偏僻,社情復雜,在2006年以前,曾創造過一年群體上訪12起、治安刑事案件39起,被打擊處理27人的超高記錄。尤其是警務室的所在地大袁村,一條馬溝河將村子割成一座孤島,遇到雨雪天氣幾乎無路可走,交通十分不便。致使村里的糾紛、案件、上訪 “三不斷”,干群關系緊張,警民聯系不暢,群眾意見很大,嚴重地影響了一方平安。
當上社區民警后,我并不急于踢開“頭三腳”,而是從訪民情、察民意入手,找準社區里的主要問題和根源所在。為此,我成立了一支由“五老”組成的民調小組,在他們的配合下,挨家挨戶進行走訪,普遍性征求、了解群眾地村里和警務室工作的意見建議,與群眾一起深入了解分析“三不斷”問題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破解的方法。在摸清底細之后,我首先從解決遺留問題如手。自1992年以來,村里有12個男村民因年滿十八歲要求分給宅基地,但原有公共用地已被另幾戶村民占據,并在上面蓋了房或栽了樹,村里雖做了大量工作,但問題毫無進展,原因是占地的一方以有人承包村里耕地未交夠承包款為由拒絕退地,而承包戶們又借口宅基地劃分不均拒不交款,三方糾纏在一起,互不相讓。問題被反映到鄉里,狀告到縣里市里,幾經調解還是無果而終。到了2002年,另有8戶村民的兒子又到了劃分宅基的年齡,為此事三方多次暴發激烈沖突,險些釀成命案。針對這一情況,我專門住到村里,在了解清楚問題的來龍去脈之后,我苦口婆心多方做工作,在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經過半個多月的努力,終于將欠款收回和宅基地劃分完畢。這樁困擾幾任村班子、歷經數載的糾紛終于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81歲的孤寡老人錢氏,她唯一的兒子在1996年死于車禍,老人得到了一筆6000元的賠償金,村民稱為“血金”。當時的村干部出于為這筆錢的安全考慮,扣了3000元入到了村委的帳上。前后十二年,村里換了三任干部,3000元血金早就不知了去向。錢氏無數次催要,直到2008年底病逝,也沒有要到一分錢,其親屬和群眾對此早就氣憤異常。在辦理錢氏的后事時,群情激憤,揚言:如果半天內村里不拿出這筆錢,就把錢氏的尸體抬到鄉里去,然后穿孝進京上訪,為錢氏討回公道。并且已做好了出發的準備,局面一時難以控制。我得知這一情況后,及時趕到辦喪地點,一邊幫助辦喪事,一邊進行耐心的安撫和勸說,親屬的情緒暫時得到了穩定。我又趕緊找到新任村班子做工作,村班子被我的誠心所打動,很快湊齊了3000元錢和我一起送到了錢氏親屬的家中,老人終于入土為安。
在此基礎上,針對一些轄區內的實際情況,我著手建立和完善了一些規章制度,將局“平安家園”系統接入警務室,將轄區人員信息全部錄入到系統中,借助信息化手段來提升警務室服務效能。我還動員一些黨員群眾先后成立了“義務巡邏隊”、“義務宣傳隊”、“義務法律咨詢隊”等,辦起了法制宣傳黑板報,建成了“法制道德大課堂播音室”,并編寫了一百句順口溜——《農村安全防范百句經》,內容包括防火防盜防詐騙、鄰里和諧、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知識,使警務室工作實現了正規化和信息化,為預防事故、預防犯罪、鄰里和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依托這支隊伍,先后打掉盜竊團伙3個,抓獲22名違法犯罪分子。我還注重教育轉化一些負面典型,使他們成為我的信息源,為我打探、提供有用的線索,成功抓獲了一些網上通緝的逃犯,其中就包括本月我和局專案組先后抓捕的上網逃犯臧建浩和系列搶奪搶劫主犯李維剛。
一段時間以來,我發現由于閉塞落后,社區里存在著一些不良的風氣,比如,迷信盛行、孝道滑坡、是非模糊等,對轄區的穩定和治安很有影響。為此,我在抓好打擊防范治安犯罪的同時,與村黨支部一起,在轄區里大力弘揚“孝道、科學、和諧”三種風氣,形成一定的正能量,促進了社區的和諧。轄區里的好媳婦張桂卿被評為“漯河十大孝子”,村民王非等3人被推選為“漯河市十佳市民”,熱心公益事業的村支書王喜林被評為“2012感動漯河十大年度人物”。
五年來,由于緊緊依靠群眾,在“防控”方面做文章,在“化解”上下功夫,在解決問題上用實勁,使我所在的轄區實現了無治安責任事故和無重大刑事案件,而大袁村更是實現了零上訪和零發案。我歸納總結的 “1+N”警民聯動模式和“三問三訪六到位”工作法,2009年被省廳《河南省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學習手冊》一書收錄,在全省加以推廣。轄區平安和諧了,群眾對咱的工作自然就滿意了。(所謂三問:問上訪人,了解案件的經過及其訴求;問當事人,了解糾紛的原因及其分歧;問旁觀人,了解群眾對此案件的看法;所謂三訪:訪目擊和知情證人,確認案件真相;訪德高望重年長人,參考解決意見;訪負責人的村干部,取得工作支持;六到位:法律政策講到位,思想工作情到位;矛盾交點找到位,對癥開方藥到位;困難出路幫到位,杜絕反復做到位)。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