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發展理念新指向——紀念建黨95周年述評
在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創新中心內的量子模擬實驗室,工作人員調試超冷原子光晶格平臺的激光伺服系統(5月25日攝)。中科院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簡稱量子衛星)預計于2016年7月發射,這既是中國大陸首個、更是世界首個量子衛星,發射成功后將可以實現全球化的量子保密通信。
95年前,在南湖煙雨中起錨,中國共產黨引領億萬中華兒女踏上民族復興的偉大航程,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的壯闊進程中奮勇前行。
從苦難步入康莊,從危亡走向復興,此時此刻的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長風吹萬里,乘勢再啟航——
在今天和明天的歷史交匯點上,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億萬人民,以新的發展理念為指引,駕馭中國巨輪繼續破浪前進,駛向偉大復興的光輝彼岸。
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社會治理目標,必須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社會治理創新,全面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
從去年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全面總結“十二五”工作,科學謀劃“十三五”,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日益得到廣泛認同,深入人心,成為兩會“熱詞”。
發展是中國第一要務。可見,五大發展理念在直面矛盾和破解問題中實現發展的新進步,在攻堅克難中增強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協同性與平衡性。我們黨不僅有能力提出先進科學的發展理念,而且有能力把先進科學的發展理念貫徹落實到發展實踐中,具有剛性執行的能力。
國際社會正翹首以待,感受中國改革發展的強勁脈動,領悟中國領導人凝聚社會共識、引領國家發展的歷史擔當和政治智慧。
習近平總書記節后第一天來到重慶考察調研,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習總書記在考察期間進一步深入、全面闡述了“五大發展理念”,這對于當前和今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2016年新年伊始,習近平總書記在“山城”重慶開啟了新一年的國內考察。“要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在加強薄弱領域中增強發展后勁,著力形成平衡發展結構,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
古人有言,“提綱而眾目張,振領而群毛理”。提綱挈領、把握關鍵,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
牢固樹立和切實貫徹五大發展理念,我們就能占據發展的制高點,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
在經濟新常態現實要求之下,在戰略機遇期內涵轉變之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確立新的發展理念、引領新的發展實踐,是刻不容緩的時代命題。
4月22日,省政協港澳委員座談會在深圳舉辦,學習全國“兩會”精神,通報省政協2016年工作要點等情況。
《建議》確定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也切合了習近平治國理政之精髓。
落實五大發展理念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必須堅持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從嚴管好領導干部。
從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到聯合國發展峰會、氣候變化巴黎大會;從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到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整個世界都在尋找發展的新機遇、變革的新動力。
6月22日,省長陳潤兒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討論研究加強大氣污染防治等工作。陳潤兒強調,要提高思想認識,堅持綠色發展,堅定目標、依法治理、突出重點、標本結合,堅決打贏大氣污染治理攻堅戰。
敬終如始、善做善成,持續用力深化“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我們就能以嚴和實的作風,筑牢改革發展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