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名禮兵鳴槍11響,送別烈士申亮亮。29,代表著申亮亮犧牲時29歲;11響,代表著他從軍11年 新文化記者 王強 攝
駐軍和社會各界在追悼會現場送別英雄申亮亮
送別兒子,申亮亮母親悲痛萬分
群眾自發吊唁烈士申亮亮
群眾自發為英雄送行
10日上午9點,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吉林市殯儀館隆重舉行申亮亮烈士遺體告別儀式,送黨的好戰士、祖國的好衛兵、“四有”的好軍人,我們的好戰友申亮亮同志最后一程,表達最深切的緬懷,致以最深沉的哀思。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副司令員尤海濤出席遺體告別儀式,副省長隋忠誠參加告別儀式并代表省委、省政府進獻花圈。
在追悼大廳,“沉痛悼念申亮亮烈士”黑底白字橫幅懸掛在正前方的布幔上,下方菊花青紗簇擁著申亮亮烈士的遺像。在遺像兩側擺放著各級領導、各個單位和各地群眾敬獻的花圈、花藍。8名禮兵分區肅立,護衛著戰友的英靈。殯儀館追悼大廳外,一副副挽聯被高擎在前來送行的人手中,上面書寫著“鑄軍魂,矢志強軍,勇士熱血化春雨”、“承遺志,接續興軍,紅色基因傳千秋”……申亮亮生前戰友付廣利向戰友行最后一次軍禮后說:“當我們聽到亮亮犧牲消息的時候不敢相信。半個月前,我們還在聊天,聊著怎么到國外維和,怎么干好工作,突然聽到這個噩耗,我們很悲傷,現在參加他的遺體告別,更加思念他,心情也非常沉痛。但對于我們中國軍人來說,維和是無上光榮的榮譽,但在危險面前,作為一名軍人,特別是申亮亮同志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軍人的職責,這也是中國軍人血性表現。”
在廣場的西側打著“亮亮一路走好,向維和勇士致敬”條幅。自發前來悼念的吉林市民施立亮深沉的說,“申亮亮是代表我們國家去執行維和任務,犧牲在了馬里,我們感到無比沉痛,我們只能聊表心意,來送烈士最后一程,繼承他的遺志!”
吉林市某中學初二學生孫崇環在參加遺體告別時激動說,“申亮亮叔叔的精神讓我們十分感動,值得我們學習。作為一名當代中學生,要好好學習,也像申亮亮叔叔一樣,為維護國家和平、維護世界和平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上午10點整,申亮亮烈士遺體告別儀式正式開始。參加告別儀式的全體人員肅立,向申亮亮烈士默哀三分鐘。隨后,29名禮兵鳴槍向申亮亮表示哀悼。
儀式由陸軍第16集團軍政委盧少平主持,陸軍第16集團軍副政委任國來宣讀了革命烈士通知書,陸軍第16集團軍譚民軍長介紹申亮亮烈士生平,稱贊他是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并號召大家化悲痛為力量,像申亮亮一樣忠誠履行使命,堅決維護世界和平。
當天追悼大會后,申亮亮烈士遺體將火化,12日由其父母帶回河南溫縣老家,溫縣烈士陵園已經為亮亮精心挑選了一塊墓地。
陸軍、北部戰區陸軍、聯參維和辦、陸軍第16集團軍、吉林省軍區、吉林省和河南省主要領導參加當天活動。
【親人的思念】
母親:“你放心吧,有哥哥姐姐會照顧我”
10時30分許,申亮亮的母親楊秋花被親人和其所在部隊的戰友們攙扶著進入告別大廳,在看到兒子靈柩和遺像的那一刻,她幾欲昏倒,難抑巨大的悲傷。楊秋花撲倒在兒子遺像前,淚水模糊雙眼,她抱起遺像,親吻著,嘴里喃喃著說:“你放心吧,有哥哥姐姐會照顧我。你交代媽媽的我會記住的,媽媽會一直聽你的話。黨中央、政府都很關照我們,慰問我,對我挺好,你放心吧……”
在為兒子獻上一朵菊花后,楊秋花癱軟在地,父親申天國一邊含著眼淚,將兒子的遺照拿過來,交給工作人員擺好。大家把申媽媽用輪椅推了出去,申爸爸卻在臨出門的時候回了一下頭,定定地望了望兒子的遺照和靈柩,眼角含著一絲淚光……
父親:當兵11年 在家170多天
申天國說,他通過看新聞得知恐怖分子襲擊了我國赴馬里維和部隊的營區,但具體情況不清楚。后來部隊打來電話,他才知道兒子出事了,“我當時就暈過去了,那時的心情根本沒法用語言表達。”
申天國說,妻子楊秋花比他晚知道半個小時,當時她還在地里干活。他給妻子打電話,“回家時,她看見我們兩個人在哭,她問我到底哭啥?我說,亮亮在馬里犧牲了……當時妻子不敢相信,又問一遍‘啥’,我們三個人又痛哭起來了。”后來,部隊打來電話,地方武裝部工作人員到家里慰問,妻子已經不會說話了,一直在哭……
申天國說,申亮亮在馬里維和期間,跟家里聯系的時候一直說很好,不讓他們擔心。他還常和家人說,前幾期維和部隊的人都安全回來了,解放軍是強大國家的軍隊,不用擔心。
申天國第一次來到兒子生前所在部隊,由于妻子暈車,路途又遙遠,他總覺得來部隊是給部隊“添麻煩”。“我經常對妻子說,亮亮在部隊干得很好,你就放心。”
申天國介紹,亮亮從小就很堅強,八九歲的時候,他大腿上出了一個大“疙瘩”。“他一直忍著不說,直到走不了路,我們才知道這事。”兒子從小就喜歡當兵,18歲時,他自愿去當兵,家人也都支持他。
申亮亮當兵11年,前幾年休假都沒回家,后來才開始回家。“我計算了一下,他當兵11年,休假回家住也就170多天。”回家期間,兒子也經常幫家里干活,有兩次趕上家里蓋房子,他搬磚、和灰,體力好,又能干。
“我兒子雖然走了,但他對家人的孝順、溫和,對黨和軍隊的忠誠,我小孫子已經7歲了,他長大以后,我還想讓他當兵!”
哥哥:弟弟孝順 會逗母親開心
申明明說,他和弟弟平時聯系時,一直叮囑弟弟注意安全。弟弟一直說讓他照顧好家人,照顧好父母。“弟弟說沒錢就跟他說,他有工資,可以給家里匯錢。”申明明說,弟弟性格比較活潑,他的性格內向,弟弟則外向。弟弟平時很孝順父母,經常給父母買東西。平時跟父母溝通很順暢,還用一些言語和表情逗母親開心。
【戰友的思念】
他生前遺物已經找到
在赴馬里執行維和任務之前,申亮亮是陸軍第16集團軍某工兵團二營班長,擔任車場站長室站長。10日下午,新文化記者來到他生前所在部隊,在戰士的引領下,記者進入營部三樓,樓梯口正對著的房間,就是申亮亮生前所在宿舍。
申亮亮住在靠窗戶右側的下鋪,他的床鋪干凈整潔,床上擺放的被子是標準的“豆腐塊”。打開他的柜子,上層擺放著軍帽,里面扣著卷好的腰帶,中間一層掛著他的軍裝。底層的抽屜里,有一些物品,包括一盒治療骨關節疼痛的藥物,一個粘塵紙刷,還有一些糖塊。
“得知申亮亮犧牲的事,大家找到了一些他生前的物品。”一名戰士說,這些天里,大家經常會睹物思人,音容笑貌,猶在眼前。
他軍裝每次都熨得整齊
33歲的肖雄與申亮亮居住同一宿舍,“他對軍裝有特殊感情,非常愛惜,每次洗完軍裝,他都熨得板板整整的。”肖雄說,在內務衛生上,他一直嚴格要求自己,無論是工作還是休息,床鋪始終保持著現在的模樣。
在工作中,申亮亮也主動學習。“他作為站長,要記錄一些車輛的情況,但他對使用電腦不是很熟練,經常讓我教他。”肖雄教他使用表格軟件的一些基本操作,申亮亮自己研究,很快就將軟件用得非常熟練。
他和戰友有個約定
“我和亮亮有個約定,就是他去了非洲給我帶回來一捧沙子,可是他再也回不來了。”申亮亮生前所在部隊工兵團戰士王忠巖說,當時,二人一起報名去馬里維和,但王忠巖因為身體原因沒有去成。“我和他在一起呆了將近11年,他是優秀的戰士,在訓練上拼命,在工作上認真,對待戰友熱情。亮亮犧牲的光榮,他是為國捐軀,是我們部隊的驕傲,也是以后我們學習的楷模。”王忠巖說。
他愿意學習擅于鉆研
曾經是申亮亮的指導員王玉祥說:“我是2010年4月份到2011年的4月份當他的指導員,他很擅于鉆研和學習,我們連隊有很多裝備,道路專業的裝備,包括推土機、裝載機、挖掘機,還有非戰類的比如沖鋒舟,他都特別愿意學習、鉆研,所以掌握了眾多技能,在裝備技能方面非常突出。另外,他也非常勇敢,2010年部隊去永吉抗洪時,無論是搜索、搜救,他一直沖在前面。”讓王玉祥特別感動的是,在申亮亮得了腰突之后,仍然參加連隊的工作,沒有讓連隊給他更多的照顧。
中國維和軍人讓外軍佩服
曾經第一批參加馬里維和的戰士說,“亮亮是第四批,我們在那里基本上是5點30分起床,每個中隊的任務不同,比如給水,每周要有三到四次排污,每個中隊的分工不同。雖然條件艱苦,晚上特別寒冷,白天又燥熱難耐,但作為中國軍人都讓外國軍人佩服,比如架設板房,其他國家軍隊兩個板房四天,還都沒架設完成,我們一個上午就架設了七八個板房。”
“我們都是他父母的兒子”
戰士金云成說:“申亮亮對維和這項工作自己很重視,準備也很充分,每天參加訓練,學習都很積極,作為一名老兵,他的業務能力、思想素質均非常突出,而且為人熱情、樂于幫助新兵,有一次帶新兵的時候和他有接觸,當時他是負責二營營房的營建,他負責一些協調調度工作,不管是誰找到他,誰叫到他,都非常熱情,非常積極。我的一位戰友說的好,申亮亮很年輕,以后作為他的戰友,我們都是他的父母的兒子!”
“平時在工作中,我們是好戰友,也是好兄弟,我知道他犧牲時,難以置信。之前,在工作上和生活上我們都在一起,想不到只是短短的不到半個月,我很想他……”一位和申亮亮一同服役六年的戰士說,“在他的身上讓我感到中國軍人有血性,有膽識,在海外維和對軍人來說也是巨大的榮譽。他在工作上特別嚴謹,較真,生活中是個樂于助人的人,和我們感情很深,這樣的感情難以用言語表達,用親如手足吧。”
6月11日上午,申亮亮的父母和家人來到了亮亮生前所在連隊。父親申天國坐在亮亮曾經睡過的床鋪上說:“兒啊,我們來看你了。”母親楊秋華趴在床上失聲痛哭。
在連隊的會議室里,團政治處干事唐明代表部隊把聯合國授予申亮亮的和平使命勛章,部隊頒發的獻身國防金質紀念章和部分遺物交給申亮亮的家人。
營長陳志飛對亮亮父母說:“亮亮雖然犧牲了,但是我們全營官兵都是您的兒子。”
母親楊秋花說:“謝謝部隊。”他們來到亮亮工作過的車場,陳志飛介紹說:“這些裝備亮亮都會操作,他開推土機在全團開的最好。”
離開時天空的雨還在下,站在道路兩旁列隊的官兵齊聲喊到:“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爸爸媽媽常回來看看!”
特寫
29名禮兵鳴槍11響
10日10點05分,29名禮兵鳴槍11響,用清脆的槍聲,用軍人特殊的方式,送這位年輕、可敬、可愛的戰士最后一程。
29,代表著申亮亮犧牲時29歲,11響,代表著他從軍11年。
在追悼大廳,一位從沈陽來到吉林市送別申亮亮的胡女士數度哽咽,“我要來看看這個孩子,我的女婿在山西打工,和亮亮是戰友,告訴我一定要來看一看。以前,亮亮去我們家時,每次都幫我們家干活,真的是個好孩子。”
壯碩的漢子哭得像個孩子
在告別大廳門口,一位壯碩的漢子,哭得像個孩子,“弟弟呀,你怎么就走了?”他是一名退伍兵,專程來看望烈士,他被申亮亮的事跡感動,想起自己曾經在軍中的生活,每一位好戰友都親如兄弟,所以一定要來看一看。
申亮亮是中國軍人的典范
在追悼會舉行前,10輛越野車組成的車隊駛入吉林市殯儀館,車身側面貼著“向維和勇士致敬”、“血性男兒浩氣長存”、“亮亮一路走好”等字樣。他們都是來自一家車友會的成員,“我們都想來參加追悼會,但人太多,最后不得已用抽簽的方式來決定,最終我們十個人有幸能送英雄最后一程。”該車友會的一名成員說。
“在國內可能永遠體會不到軍人有多么重要,但我曾經在奧地利工作過一段時間,那時看到大使館的中國軍人,內心中的自豪感和安全感油然而生。”車友會成員楊先生說,“如果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的保護,我們再富有也沒有用,甚至任人欺凌。申亮亮為國犧牲,真的是中國軍人的典范。”
(文字記者 李洋 李洪洲 唐奇 邢陽 通訊員 楊再新 朱小虎 圖片記者 王強 孫立國 蔣盛松)
在父母及部隊代表護送下,馬里維和犧牲戰士申亮亮的骨灰終于回到了老家焦作溫縣,6月13日上午,申亮亮的骨灰在溫縣烈士陵園正式安葬,成為葬入溫縣烈士陵園的第135位烈士。
6月2日22時,長江日報記者連夜從武漢出發,驅車趕往申亮亮老家——河南焦作市溫縣溫泉鎮西南王村。楊秋花抹著眼淚告訴長江日報記者,到馬里的當天晚上,亮亮給家人打電話報過平安。
6月12日的鄭州萬里晴空。當天,維和烈士申亮亮的骨灰由長春機場出發,被運到溫縣烈士陵園中安放。
6月12日下午4點20分,馬里維和犧牲戰士申亮亮的骨灰在其父母及部隊代表護送下回到河南,省委副書記鄧凱,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省軍區等領導親自到新鄭機場迎接。
六月的河南,因他的逝去而增添哀傷。他是80后的代表,河南人的驕傲,他給河南的英雄譜增添了一個新的時代榜樣。
六月的河南,因他的逝去而增添哀傷。他是80后的代表,河南人的驕傲,他給河南的英雄譜增添了一個新的時代榜樣。
6月10日,申亮亮烈士遺體告別儀式在吉林省吉林市永吉縣舉行。低回的哀樂聲中,軍地領導、部隊官兵和社會各界人士緩步來到……
6月10日上午10時許,申亮亮烈士遺體告別儀式在吉林省吉林市永吉縣殯儀館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后,烈士將魂歸故里,安葬在河南溫縣烈士陵園。英雄走了,但他留下一股暖流,在人們心中久久流淌……
申亮亮母校溫縣第二實驗中學屏幕上寫著:向學長申亮亮致敬。當兵十幾年,回家很少,哥哥在家中只找到亮亮遺留下的一件軍棉衣。申亮亮的母校溫縣西南王村小學老師關貝貝聞訊,在悲痛之余,寫了一首詩哀悼自己的學生,并在微信朋友圈傳開了:
6月1日凌晨,聯合國馬里多層面綜合穩定特派團位于加奧的營地遭遇恐怖襲擊,中國第四批赴馬里維和部隊1人犧牲,5人受傷。
6月1日凌晨,聯合國馬里多層面綜合穩定特派團位于加奧的營地遭遇恐怖襲擊,中國第四批赴馬里維和部隊1人犧牲,5人受傷。
馬里當地時間5月31日10時50分,中國維和部隊工程兵大隊營區2號營門遭遇汽車炸彈襲擊,中國維和人員1人犧牲,5人受傷。
今天下午,聯合國駐馬里營地遭遇恐怖襲擊而不幸犧牲的維和士兵、河南焦作人申亮亮的靈柩,由中國空軍專機接送回吉林長春,都市記者在現場記錄下了這些畫面。
6月9日,申亮亮的哥哥申明明懷抱弟弟的遺像和禮兵一起護送靈柩上靈車。迎接儀式舉行之前,鄧凱在長春龍嘉機場會見了申亮亮烈士家屬,代表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一億人民向英雄的親人表示親切慰問。
各界人士在吉林送別維和烈士申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