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的陸峰,長相酷似當今演藝界正走紅的王寶強,隊友們經常叫他“許三多”、“東風小康”。 不過,陸峰自己也覺得,和《士兵突擊》里面的“許三多”在性格上是比較相似。
“主要是他的那種精神,不拋棄,不放棄。” 在河南建業客場與青島中能的那場比賽中,陸峰與姜坤擔任雙后腰。當時主隊的攻勢十分兇猛,陸峰防守積極,多次飛身“堵搶眼”。同時他的邊路進攻也十分活躍。終場前5分鐘,正是他一腳精準的傳球,讓肖智“舒服”地攻入了制勝一球。而這一切,坐在主席臺上的高洪波肯定看得真真切切。
近年來,隨著“沖超”成功和比賽成績的提高,在中國足壇一向不顯山露水的河南建業,也有了自己的國腳。一個有趣的現象是,許多在原先的球隊基本上不了場的球員,轉會到河南建業,就“身價陡增”,屢屢被國家隊教練相中。如大連實德的楊林和山東魯能的吳昊,又如仍在河南建業踢球的徐洋、曾誠。于是,河南建業在圈內被戲稱為“國腳訓練營”,言外之意:不會“育苗”,只會“深造”。
但河南建業也有完全是自己培養出來的國腳,就是陸峰。
陸峰是河南洛陽人,自2002年進入河南建業一線隊后,一直是球隊的中場攻防核心。2004賽季,陸峰被青島頤中重金“挖走”。但兩年后,他又接受了恩師門文峰的召喚,重返中原,并幫助球隊在2006賽季沖超成功。
作為河南建業隊的隊長。陸峰在場上攻守兼備,大局觀強,傳球精準,從不貪功。只要他在,隊友們就覺得有了主心骨。而在場下,他是球隊中的“大哥”,具有絕對的號召力,是隊友和球迷心目中當之無愧的精神領袖。
說起來,陸峰也算是“老國腳”了。2005年和2008年曾分別入選過朱廣滬和杜伊執教的國家隊。如果再往前算,陸峰還是2003年沈祥福執教的國奧隊的主力。由于他能勝任后腰、前腰、前鋒等多個位置,被譽為隊中的“多面手”。
本月6日,當陸峰接到當地記者祝賀的電話時,他竟然完全不知道自己入選了國家隊。這符合他的性格,一切順其自然。
河南建業剛獲得了聯賽的“半程亞軍”,陸峰自然功不可沒,能被國家隊選中就是一種“獎賞”。但一向低調的建業隊長沒有獨攬功勞,“足球是集體項目,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大家都努力了,成績自然會上去。同樣,全隊成績好了,個人才會引起注意。”
這就是陸峰--一個中超聯賽連續兩個半賽季60多場全部首發且打滿90分鐘、國內獨一無二的中原小伙子。(記者 王頌)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