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考腳步越來越近,考生著急,家長焦慮,常常導致成績好的學生“考砸”。如何在高考中正常發揮呢?專家認為,考前兩三周是考生調整情緒的關鍵時期,要保持淡定、從容。
不同的考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調適心理。心沁園心理咨詢中心主任鄭敏認為,應引導考生樹立“高考是一次正常考試,目標和動機性不要太強,不要看得太重,只是換個地方考試而已”的觀念,不要有“我一定要怎么怎么樣”的思想,而是要一切順其自然,越從容、越淡定、越能發揮好。
可以適當選擇較強的運動如快跑來釋放緊張情緒,推薦做高抬腿運動,可以在課間、客廳等隨時隨地做,讓身體的整個肌肉得到鍛煉。
針對消極心理、不自信的考生,建議首先對自己的學習情況有一個整理,多關注優勢科目,知道自己的長處,擅長哪一科,就有在這一科取得高分的可能,以增強自信心。可以玩玩刺激性的小游戲激發自己,調動情緒,想想目標和美好未來,激發狀態。
“每個孩子的情緒表現不一樣,家長和老師要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加強引導和溝通。”鄭敏說,“另外,家長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家庭環境,不要過多干涉孩子的做法及情緒,不能自己比孩子還緊張。”
鄭敏還給各位考生支了個招:臨近考試的時候,考生晚上會出現心緒不寧,可以做適度深呼吸;進入考場前,心里忐忑不安,心跳加速,可以嚼口香糖,讓面部肌肉放松;由于6月天氣較熱,考生可以備好濕紙巾,擦拭臉部、手部,緩解緊張情緒。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