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一年的試點后,以房養老政策終于落地實施。2015年3月27日保監會批復了幸福人壽的《幸福房來寶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A款)》的保險條款,國內首個保險版以房養老產品正式出爐。數字100市場研究公司的調查結果類似,多數網友認為以房養老可以拓寬老人養老金資金來源和緩解子女生活壓力。
近日,北京失獨老人康先生領取了以房養老產品第一份養老金。他和其他幾位老人因此成為國內首批通過以房養老領取到養老金的客戶。
“我和老伴每月可領取養老金近萬元,可以拿這筆錢出去旅游了。去年6月23日,保監會下發 《關于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決定自2014年7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武漢四地率先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即以房養老)試點,試點期為兩年。
“我和老伴每月可領取養老金近萬元,可以拿這筆錢出去旅游了。去年6月23日,保監會下發 《關于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決定自2014年7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武漢四地率先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即以房養老)試點,試點期為兩年。
保險公司為了應對長壽風險即投保人85歲之后的延期養老金“開支”,要求投保人在這之前每年繳納“延期年金”保費,60歲的男性投保者需要每年繳費2544元,70歲的男性投保者需要繳納5810元。如選擇“延期年金有身故和退保利益”的方案,投保者需要繳納的延期年金保費較多,每月領取的基本養老保險金額則較少。
目前收入水平超平均工資三倍,未來社會養老保險替代率只能達退休前月收入的40%。
保監會23日公布《關于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意味著這一全新的養老方式在爭議中邁出了新步伐。“以房養老”是一項系統工程,保險機構應完善產品設計,購買者要量力而行,政府則應加強監管。
近日,保監會主席項俊波在全國保險監管工作會議上表示,今年我國要繼續鼓勵保險公司參與養老業服務,重點之一是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 近日,在2014年全國保險監管工作會議上,保監會主席項俊波指出要鼓勵保險公司參與養老服務業建設,重點之一是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
在老齡化、少子化現象日益突現的社會環境中,采用反向抵押的按揭方式“以房養老”,成為老年人減輕養老負擔的一種可能途徑。昨天,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公布的“本市城鄉居民養老意向”調查顯示,有73.1%的受訪者表示“贊同”或“較贊同”以房養老,26.9%表示“不贊同”。
中國房地產協會副會長孟曉蘇認為,這種發源于美國上世紀80年代的養老模式我們可以借鑒。孟曉蘇:中國老齡群體實際上是有房產的相對貧困的群體,對他們相對低下的退休金來說,房產就是一個固定的量,把這個房產盤活,供老人在退休以后養老之用。
據調查,目前我國老年群體養老方式主要有兩種:機構養老和居家養老。對于娛樂養老生活方式,侯國新是這樣解讀的:“娛樂養老”是居家養老的一種生活方式,旨在引導和幫助老年人實現參與社會、展示自我的內在需要,它是一種新型的養老生活方式。
隨著父輩年紀日益漸增,養老問題,擺在子女們面前,自然有一個道德律條——孝。正因如此,更多的養老地產概念不斷加碼升溫,各房地產商和保險企業紛紛高調宣布進軍養老產業,各自打著自己的小算盤。
資料顯示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家庭成員人口的減少社會養老負擔也日益加重我國的社會環境客觀上具備施行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的條件。陳國強表示對于住房反向抵押貸款的前景樂觀其成但關于“以房養老”的政策措施和各項機制還需完善。
從7月1日起,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正式試點為期兩年的“以房養老”。這是探索解決我國日益嚴重養老問題的最新嘗試,不過有關人士表示,這是目前養老方式的補充,不會影響傳統的養老方式。
7月1日起,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正式試點為期2年的“以房養老”。這是探索解決我國日益嚴重養老問題的最新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