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建設一支強隊伍,落實一套好制度,選準一條脫貧路”的工作思路,以村兩委班子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扶貧為突破口,扎實開展駐村工作。
一、強隊伍狠抓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一是抓好理論學習。二是強化制度規范。化解矛盾糾紛4起,受理群眾事項26件,辦結26件。三是注重基層組織建設。培養入黨積極分子6人,村兩委班子后備干部3人。
二、惠民生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協調資金70余萬元,建成集辦公、文化廣場和衛生室為一體的瓦房莊行政村群眾綜合服務中心。二是協調資金建設村莊道路、橋梁項目。投資10余萬元進行農村電網改造。改造基本農田新增橋涵12座,機井38??眼,機電房4個。三是協調資金改善瓦房莊行政村小學,為孩子上學提供一個安全良好的環境。
三、促發展抓好產業扶貧致富路。對全村貧困戶66戶208人建檔立卡,因戶施策,成立漁網編織項目農民專業合作社,“巧媳婦”工程示范點。聯系“雨露計劃”、陽光工程和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項目。流轉土地1000畝,人均純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打造食用油原料生產基地和綠色無公害示范基地。成立了養鵝專業合作社,全村共存欄鵝苗7萬只。
四、樹新風引領精神文明建設。組織行政村開展“十星級”文明戶評比活動,農民大講堂活動,開展四送活動,形成了家庭和諧、鄰里和睦的社會主義新風尚。
現仍擔任南陽市科技局駐西峽縣丹水鎮袁莊村定點扶貧工作隊隊長。40多年來,他一直圍繞農業、農村和農民的脫貧致富默默無聞無私奉獻。
從未在農村生活過的劉江博士(后)積極響應黨組織號召到貧困農村開展幫扶工作,一到農村就迅速轉換角色,快速融入農村生活,深入調研農村貧困現狀,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和支持下,在社會力量的大力幫助下,帶領馬白邱村兩委、全村共產黨員和全體貧困戶開展了“理思想、拔窮根、用雙手、勤致富”活動。
韓宇南,男,漢,48歲,中共黨員,周口市國稅局進出口稅收管理科副科長,現為市委組織部委派任太康縣馬廠鎮前何行政村黨支部第一書記。
張鷹同志自1990年從重慶大學畢業后加入電力系統,從一線員工做起,歷經生產、營銷、配電網工程管理等多個崗位的工作實踐和業務磨礪。
吳偉,男,漢族,生于1972年7月,中共黨員,高中文化程度。2008年當選王崗鄉管家村黨支部書記。自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以來,立足村域實際,在脫貧攻堅村民致富上精準發力,帶領全村群眾走出了一條“結構優、產業強、聚心”的致富道路,全村人均純收入2015年達到7800元,比2008年翻兩番。
在駐村扶貧工作期間,李耀卿書記非常認真地解決了自己如何當駐村第一書記、怎樣當好第一書記、怎樣團結村干部一起為老許村民辦實事,辦好事,說真話,說實話,真脫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