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國有望再減少1000萬以上貧困人口,“十二五”期間,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從2010年的1.66億人,減少到今年年底的6000萬人左右,總共減少1億人。這是記者從此間召開的全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獲悉的。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介紹,隨著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減貧1000萬人以上任務的完成,“十二五”扶貧工作圓滿收官。“十二五”期間貧困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翻了一番,增幅連續5年高于全國農村平均水平。貧困地區飲水安全、道路交通、電力保障等基礎設施建設目標全面完成,教育、衛生等基本公共服務目標基本完成。
劉永富介紹,明年將全面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建設國家扶貧開發大數據平臺、縣級扶貧開發資金項目整合管理平臺等5個平臺,建立完善考核、貧困退出和第三方評估3項機制,開展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等七大行動,組織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扶貧小額貸款等精準扶貧十項工程,實現“十三五”脫貧攻堅良好開局。
記者8月22日從省統計局獲悉,“十二五”時期河南人口發展報告近日出爐。數據顯示,近幾年隨著我省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新型城鎮化的加速推進,河南流出省外人口增速明顯放緩,省內流動人口不斷增加且流動更加頻繁,流動人口總量基本保持穩定。
8月7日,省發改委發布喜訊,由國家發改委帶隊的第八考核組對我省“十二五”期間碳排放強度降低目標完成情況及工作進展情況進行了現場考核評估,我省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碳排放強度降低17%目標任務,初步考核結果為優秀等級。
昨天,記者從鄭州市獲悉,根據剛剛發布的“中部六省會城市經濟發展比較分析”,“十二五”期間,鄭州多項指標排名中等偏上。
新中國成立之初,領導人就非常注重發揮“外腦”的作用,“一五”計劃編制反復征詢前蘇聯的意見,“三五”計劃期間提出了“領導、專家、群眾”三結合的方法。
近年來,我市扶貧開發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把扶貧開發作為“九大攻堅”的重要內容,以扶貧開發重點縣為主戰場,以扶貧開發“小康杯”競賽活動為重要載體,緊緊圍繞扶貧開發目標任務,保持定力,持續加力,深處著力,精準發力,通過大力實施整鄉推進、定點扶貧、產業扶貧等扶貧開發工程,扶貧開發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養老、看病,對任何一個家庭來說都是無法回避的民生話題。對家住川匯區的郭淑老人一家來說,這更是壓得全家喘不過氣來的愁事兒。而就在過去五年里,她家的這兩大難題均得到解決——2011年,郭淑老人可以按月領養老金了,部分住院看病費用也可由城鎮居民醫保統籌基金報銷。為她家減輕負擔的好政策,一個是妥善解決原“五七工”和“家屬工”的養老保險參保問題的規定,一個是施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社會醫療保險制度。
1月5日,省地方經濟社會調查隊發布《“十二五”以來河南城市發展報告》。報告顯示,“十二五”以來,我省城市(指城市市區,包括城區,不包括市轄縣及濟源市)發展有“喜”有“憂”。
鄭州市連續5年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0‰以下。
鄭州市衛生計生系統“十二五”成就回顧展暨大型義診系列活動在綠城廣場拉開帷幕。記者現場了解到,鄭州市連續5年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0‰以下,流動人口綜合管理率、均等化服務覆蓋率均達到90%以上。
12月9日上午,鄭州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就“十二五”期間鄭州市交通運輸情況做了匯報。2015年4月鄭州成為全國10個“綠色交通”試點城市之一。
12月9日上午,鄭州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就“十二五”期間鄭州市交通運輸情況做了匯報。2015年4月鄭州成為全國10個“綠色交通”試點城市之一。
12月9日上午,鄭州市建委就“十二五”期間相關工作情況進行了通報,就“暢通鄭州”工程完成情況、建筑工地揚塵治理……
“十二五”期間,互聯網展現了其巨大的變革力量——“云”“網”“端”成為制造業的新基礎設施,企業與用戶可隨時互動,實現定制化生產,互聯網為提升傳統產業提供了巨大空間。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發展很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改革開放偉大歷史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五年。
圖解“十二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成就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