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罐車事故頻發,每次事故都讓當事家庭陷入絕望和悲痛中。為何在日復一日的“治理”背后,水泥罐車依然瘋狂?作為管理方的政府部門與被管理方的水泥罐車所有人,他們之間又是如何“斗智斗勇”的?省政協委員建議,查處水泥罐車,相關部門要下決心,揪出背后利益鏈條。
專家
應斬斷相關利益鏈
昨日下午,被稱為“貨車司機代言人”的王金伍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水泥罐車惹事兒的根本原因在于“潛規則”太多。
一是水泥罐車車輛本身高、短、重,穩定性差,所以一旦操作不當,很容易發生事故。
二是市場競爭激烈,不少水泥罐車所屬公司是靠不正當關系競爭,公司為了追求最大利益,跑得快、拉得多,而忽視了安全。
三是水泥罐車所有人大多在市區內有一定“勢力”,一旦遇到情況,則有人給他們開脫。不少企業是集體抱團,然后給相關部門“上菜”,從而節約成本。“一輛沒有靠山的水泥罐車,根本就賺不到錢。企業和個別政府部門相關人員之間的利益鏈條不斬斷,不可能管理好。”
四是政府相關部門不作為、監管不到位,只對超速等違規行為罰款,但對其進行規范管理的又有多少呢?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