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5月2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道,第四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3日至4日在北京舉行。據報道,在出發前,希拉里已經表示,將在會談中提到人權問題。此外,美媒分析稱,在戰略安全對話上,中美雙方討論的范圍有限。
希拉里于華盛頓時間4月30日在與菲律賓方面舉行高級磋商后的記者會上透露,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期間“將討論包括人權話題在內的所有問題。”據悉,美國負責民主、人權和勞工事務的助理國務卿邁克爾波斯納也是美方代表團成員。上個月27日至28日,中美兩國就人權問題在北京進行了對話。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稱,人權問題將不會在這次中美對話中占到太大的比例。
其實,在上月25日的一次有關中美關系的吹風會上,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就曾表示,中國從不拒絕討論人權問題,但討論應該是在相互尊重、平等的基礎上進行。崔天凱表示,中國從不拒絕和美國討論對方關心的課題,而且兩國之間也有機制化的人權對話。中國希望能借對話幫助美國更了解真實情況。不過,崔天凱也指出,中國希望“美國朋友”能先對中國人權事業的歷史、發展、現狀和挑戰等取得完整準確的了解,那么討論才會更具意義和建設性。
在此前的吹風會上,崔天凱還透露,本次戰略對話將舉行多場大、小范圍會談,確保雙方有足夠的時間就中美關系、廣泛領域合作、在亞太地區的互動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地區問題等深入交換意見。在戰略對話框架下,雙方將舉行第二次中美戰略安全對話。該對話機制于去年第三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期間宣布成立并舉行首次對話,是中美外交部門和軍方人員共同參與的高級別對話,主要討論雙方關心的戰略安全、綜合安全問題。本輪戰略對話期間,還將舉行關于外交政策、氣候變化、能源安全、南北蘇丹、南亞問題、聯合國維和等對口會見或磋商。
不過,《紐約時報》援引美官員消息報道稱,在這次中美戰略安全對話上,雙方討論的議題范圍有限,將集中在海洋問題和網絡戰上,不會包括太空武器和反導問題。報道援引多名分析人士的話指出,中美兩國對各自在軍事力量增長方面存在顧慮,是導致雙方討論議題范圍有限的主要原因。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報道,早些時候,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發表書面聲明,稱對美國能夠安排陳光誠在美國駐華使館停留并離開感到高興。另有美國高級官員稱,陳光誠事件是特殊情況下發生的特殊事件,估計不會再次發生。
5月2日下午,山東省沂南縣人陳光誠于4月下旬進入美國駐華使館停留6天后自行離開。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表示,美國駐華使館以非正常的方式將中國公民陳光誠帶入使館是對中國內政的干涉,中方決不接受。中方要求美方就此道歉,徹底調查此事,處理相關責任人,并保證不再發生此類事件。
希拉里-克林頓目前在北京準備出席將于5月3日至4日舉行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