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最新報道 > 正文

                【網絡媒體走轉改】 網絡媒體“走轉改”湖南站活動綜述

                2016年09月13日16:29  來源:中國網信網

                5034

                  “長征路上奔小康”網絡媒體“走轉改”大型主題采訪活動湖南站于8月30日在懷化市接棒啟程

                   “長征路上奔小康”網絡媒體“走轉改”大型主題采訪活動湖南站于9月2日圓滿收官,來自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地方新聞網站、商業網站及客戶端共56名記者編輯參加此次活動。活動途經一州兩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懷化市、張家界市,走訪五縣區:通道縣、鳳凰縣、花垣縣、桑植縣、武陵源區,五天行程上千公里。一路上,記者編輯們重走紅軍長征路、傳播紅色革命情、深入脫貧攻堅村、采訪致富帶頭人。用鏡頭和文字為網民呈現新時代下革命老區人民對長征精神的繼承和發揚。

                   講故事、說歷史,以紅軍舊事詮釋長征精神。

                   從昔日長征途中的轉兵舊址通道,到紅二六軍團出發地桑植縣劉家坪鄉,再到賀龍元帥故鄉洪家關,一路上,記者們深度挖掘長征歷史,為網民講述那些平凡卻感人的長征故事,用小事件詮釋大精神。感動了自己,也感動著網民。

                  圖為央視記者李艷君采訪86歲的劉復松老人。

                   86歲的劉復松老人為記者講述了當年他親身經歷過的事情:4歲那年,紅軍在長征途中經過他的家鄉,紅軍離開后,家中僅有的一只鴨子和四枚鴨蛋都完好無損,這讓飽受戰爭之苦和軍閥欺凌的當地百姓對紅軍這支隊伍有了全新的認識。“這些故事讓我印象深刻,長征精神內涵很多,但它們讓我感受到的是紅軍對老百姓秋毫無犯和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在聽到老人的講述后,央視湖南站記者李艷君如是說。一路上,她將途中聽到的一個個故事發布在微博#筑夢長征路#話題下,【溫暖的禮物】【父親的馬燈】【10塊銀元】等多篇微博記述了當年紅軍嚴明的紀律和與當地老百姓的魚水深情。微博發出后,獲得網民大量點贊和轉載,每篇微博在發布后24小時內的閱讀量均達到100萬+。

                  圖為賀文玷烈士的孫子向記者展示革命烈士證明書(中國網信網 徐可 攝)

                   在賀龍元帥的家鄉桑植縣洪家關鄉,采訪團遇到了當年和賀龍元帥一起參加革命的老紅軍賀文玷的孫子,他說當年全縣有5000多人跟著賀龍一起出去鬧革命,最后回來不到五十人,光他們洪家關鄉,就有60多位革命遺孀。在這里,“拋頭顱灑熱血”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個個戰士和家庭的無悔奉獻。舉目望去,山坳內歡聲笑語、一派祥和,但在烈士后代的講述中,年輕的記者編輯們卻仿若看到80年前那萬馬戰猶酣的硝煙景象。今日頭條副總編張輔評說,長征——這一史詩性的軍事行動,雖然是被迫進行的戰略轉移,但其宗旨是為解救中國的窮苦百姓,內在動力是要改變當時中國被三座大山壓迫的狀態,有了這些作為支撐,過草地、爬雪山這些在當今看來是極限挑戰的事情,在當年都被紅軍指戰員們用堅定的信念和必勝的決心一一征服。

                  賀龍紀念館里游擊隊員穿過的皮鞋原物品(中國網信網 徐可 攝)

                   長征精神,是不屈不撓、頑強抗爭,是艱苦奮斗、砥礪前行,是英勇無畏、不怕犧牲——這些高大而宏偉的氣質,一路上都被采訪團成員用一個個真實的故事詮釋出來,讓長征離年輕一代不再遙遠,讓紅軍那英勇的形象變得清晰起來。對于長征精神的理解,參加活動的記者編輯們感受無疑是深刻的。新華網時政部記者王瑩說:“80、90后的我們,對于長征歷史和長征精神的體驗一直很膚淺,直到這次重走長征路,親眼看到當年遺留下的物品,親耳聽到親歷者及其后代們的講述,我才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紅軍長征經歷的千難萬險,才真切感受到什么是偉大的長征精神。”

                   關注重點問題,挖掘典型事跡,廣泛傳播精準扶貧好措施。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黨的十八大以后,習近平總書記一直牽掛四件事:扶貧、生態、轉型和三農。在眾多考察和調研活動中,扶貧工作尤其是農村地區的扶貧開發成為總書記的重點關注內容。鳳凰縣廖家橋鎮菖蒲塘村和花垣縣排碧鄉十八洞村,這兩個曾經不為外人所知的山中村落,因為總書記2013年“精準扶貧”概念的提出被世人熟知。 9月1日,活動一行來到總書記當年曾經考察過的菖蒲塘村和十八洞村,看到了在總書記走訪后的近三年中,當地探索出的可復制、可推廣的“精準扶貧”路。從2013年人均純收入1668元,到201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6276元,深山之中的十八洞村僅僅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從2013年人均收入3000多元,到現在的人均收入8000元打底,曾經全縣知名的貧困村菖蒲塘村只用三年時間。從基層村鎮干部,到致富帶頭人,記者一行看到的是全村上下的腳踏實地、埋頭苦干,脫離了傳統的等、靠、要式粗放扶貧,通過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實現了“精準脫貧”。

                  十八洞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龍秀林(居中講述者)正在向記者介紹村里精準脫貧經驗。(中國網信網 徐可攝)

                   上圖為2014年,菖蒲塘村基地產業路建設初期;下圖為2016年的同一地點,記者一行從這條路走進菖蒲塘村,道路兩旁是已經掛果了的柚子樹、獼猴桃樹、葡萄架。

                   中國的扶貧工程是一項人類壯舉,貧困人口基數大、貧困地區面積廣、貧困情況復雜多樣。在過去的30多年中,中國已經讓6.6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成為全球首個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貧困人口減半的國家。但中國目前仍有5000多萬貧困人口,由此引發的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問題也亟待解決。搜狐網新聞中心評論頻道副主編齊賀說:貧困引發的一大后果是留守兒童問題嚴重,在桑植縣洪家關鄉賀龍元帥紅軍小學里,我們看到學校的硬件條件很好,但最大的問題是留守兒童情況比較嚴重,七成孩子的父母都在外打工不能與之陪伴。為了防止留守兒童問題的代際相傳,必須要加速扭轉這些地區的貧困狀況,只有這樣,才是從根本上對孩子們的關注和關心。

                  9月2日是開學日,送孩子們到學校報到的大多是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搜狐網 齊賀 攝)

                   只有實現一個不落都過上小康生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才可以真正得以實現。在看到一個個基層黨員干部樸實而堅定的信念和充足的干勁后,采訪團成員紛紛表示:我們有理由相信,5000萬貧困人口的如期脫貧,這個目標任重卻不再遙遠。人民日報客戶端編輯朱利說:來到湖南山區,發現很多地方的貧困程度比之前我想象的要嚴重,但通過當地政府和百姓的共同努力,鄉村的變化也令人驚嘆,看到鄉親們臉上充滿希望的笑容,我們很欣慰,這不僅是一種精神狀態,更是一種對未來的美好期待。

                   走下去、俯下身,用心丈量土地,用情擔當責任。

                   五天、三市州、五縣區,56名記者編輯,用影音講述歷史、用文字記錄故事,用圖片展示變化、用鏡頭呈現真相。從當年紅軍經歷的生死抉擇,到長征途中的溫暖故事,從精準扶貧的美麗鄉村,到脫貧致富的水果之鄉,從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問題到村民看到希望后的舉家回遷,采訪團一路上記錄著、感動著、傳播著,一篇篇充滿情感的故事通過媒體人的筆端流淌,讓網民與之一路同行。

                  在鳳凰縣菖蒲塘村的采訪中,記者團遭遇了陰雨天氣,攝影記者顧不上自己穿上雨披,首先想到的是保護好設備、保障好拍攝(央廣網 陳欣攝)

                   “長征路上奔小康”網絡媒體“走轉改”大型主題采訪活動自8月22日在江西于都啟動以來,引發網民網媒廣泛持續關注。截至9月6日17時,涉及該活動信息總量累計55937條,其中新聞量19091篇,微博35260條,微信583條,論壇1105條,APP196條,博客35條;新浪微博開設的#長征路上奔小康#、#筑夢長征路#等微話題,閱讀量約4.1億(其中#長征路上奔小康#閱讀量達1.7億、#筑夢長征路#閱讀量達2.4億)。

                   在湖南站啟動儀式結束后,采訪團成員在紅旗上鄭重地簽下自己的名字,紅旗從嶄新的一面到被簽滿承諾,只用了短短的五天,但履行這個承諾,每個人也許都要為之奮斗一生。這一行,有風吹雨淋、有日頭暴曬,有山路崎嶇、有泥濘難行,但最終的結果卻都是攻堅克難,取得成功,就像長征,就像脫貧,只要為之付出不懈努力,終究都會實現。湖南之行結束了,但對于采訪團的成員們來說,對脫貧攻堅這一新長征的關注并未止步,這是責任,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情感與期待。正如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協調局副局長劉沖在啟動儀式上的講話中強調的那樣:八十年后的今天來到三湘大地重走長征路,追尋長征的足跡,就是要讓大家不能忘記壯麗的長征史詩、不應忘卻偉大的長征精神、不會忘了英雄的三湘人民。(中國網信網 徐可)

                文章關鍵詞:留守兒童;長征歷史;走轉改;長征精神;湖南站 責編:謝瑜瑤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道德模范群星匯聚 講述感人至深故事

                  (記者 徐啟峰) 12月13日,周口市2016年道德模范進基層巡講活動啟動儀式暨首場報告會在川匯區隆重舉行,11位道德模范匯集一堂,5位道德模范登臺匯報,向與會的300多名觀眾講述感人至深的故事。

                • 我市召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暨殘疾人兩項補貼工作會議

                  結合我市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實際,重點關愛保護父母雙方外出務工或一方外出務工另一方無監護能力,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進行關愛建檔登記、健全保護體系和救助保護機制、幫扶困難留守兒童、援建愛心家園和留守兒童服務中心等工作。

                • 河南這個農村女人不簡單!給上千名留守兒童當“媽”

                  據李淑鴿介紹,她1978年高中畢業后,開過照相館、服裝店,搞運輸、賣家電,憑著睿智、干練,樣樣干得紅紅火火,上世紀80年代就是萬元戶了。“李淑鴿媽媽”成了孩子們口中最親切的稱呼,她說每當聽到這些喊聲,滿身疲憊便煙消云散。

                • 緬甸邊民口述:炮聲在山頭響起!

                  11月22日,中緬邊境芒海鎮,緬甸邊民馬旺和妻子khongnaw帶著學生在與當地的親戚交流。馬旺說:“上個月20號晚上炮聲在山頭響起,飛機也過來了,我們半夜2點鐘就起身,開始連夜逃亡,跨過勐古河來到中國境內。

                • 讓留守兒童不再“冷”

                  啟動儀式開始前,愛心企業員工代表表演了舞蹈《努力》、《愛是一條河》等精彩節目,詮釋了關愛、奉獻的精神。精彩的演出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 凱麗“脫貧大決戰”成全科老師 真情溫暖課堂內外

                  11月9日,河南衛視《脫貧大決戰》,讓我們一起跟隨特約觀察員張凱麗,給孩子們鼓勵,為孩子們加油。

                • 留守兒童得溫暖 人大代表獻愛心

                  “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11月10日上午,在正陽縣城西關的小菊蛋糕房,一場為留守兒童過生日的愛心儀式正在舉行。

                • 新華社三問留守兒童摸排情況:為何"銳減"5000萬?

                  民政部有關負責人說,對此,農村留守兒童“合力監護、相伴成長”關愛保護專項行動提出,落實家庭監護責任。“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專業化、體系化工作,非一日之功,需要各部門真真正正做實事,研究細致的問題和工作,最終構筑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的專業化網絡。

                • 八部門開展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專項行動

                  經國務院批準,2016年11月至2017年年底,民政部、中央綜治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教育部、公安部、財政部、衛生計生委將在全國聯合開展以“合力監護、相伴成長”為主題的農村兒童關愛保護專項行動。

                • 全國農村留守兒童902萬人

                  昨日,民政部發布的今年農村留守兒童摸底排查結果顯示,全國農村留守兒童902萬人。如何控制留守兒童輟學,行動計劃提出……

                • "不滿16歲不得單獨居住"是種精準關愛

                  “父母與子女”構成的核心家庭紐帶本應該是牢不可破的,但是在“留守兒童問題”上卻出現了松弛,這不僅僅是一個家庭的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

                • 26省份出臺關愛留守兒童政策 不滿16歲不得單獨居住

                  資料圖:一名四川省北川縣的留守兒童收獲“神秘禮物”——外出打工三年的父親通過“快遞”的方式將自己“運送”回孩子身邊。安徽提出,落實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降低返鄉創業門檻,健全返鄉創業公共服務,為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提供便利條件。

                • 搬磚小偉!90后民工每天搬磚5千塊 練出一身肌肉成網紅

                  在網絡上,他是擁有百萬粉絲的“搬磚小偉”;現實中,他是90后農民工石神偉。而這也改變了石神偉的生活軌跡,一年來,作為農民工的石神偉相繼迎來了第一次掙廣告費,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上電視節目……  石神偉在工地宿舍里休息。

                • 四川7名學生被罰輪流下跪抽耳光 老師:恨鐵不成鋼

                  因為沒有按時完成作業,7名初一學生被老師處罰,在講臺上向同學下跪并打自己耳光。12日前鋒區教科體局介入調查證實此事屬實,將按規定處理。例如同樣是沒有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是學習態度的問題,而有的是學習能力的問題,不同的問題我們要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讓學生在學習能力和學習態度上有所改進。

                • 四川7名學生被罰下跪抽耳光 老師:恨鐵不成鋼

                  因為沒有按時完成作業,7名初一學生被老師處罰,在講臺上向同學下跪并打自己耳光。12日前鋒區教科體局介入調查證實此事屬實,將按規定處理。例如同樣是沒有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是學習態度的問題,而有的是學習能力的問題,不同的問題我們要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讓學生在學習能力和學習態度上有所改進。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真希友田视频中文字幕在线看| 又粗又硬又爽的三级视频|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久 | 久久狠狠高潮亚洲精品| 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激情在线观看| 一级爱爱片一级毛片-一毛| 日韩在线看片中文字幕不卡| 国产igao为爱做激情| 666永久视频在线| 夫妇交换性三中文字幕| 亚洲成在人线电影天堂色| 竹菊影视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av在线播放| 九九热视频在线播放|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夜夜爽 | 妞干网2018| 亚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和女人爽爽爽视频| 国产久热精品无码激情| 黄色片在线观看网站| 成人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天堂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 精品视频在线看|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高潮| AV无码免费看| 婷婷开心中文字幕| 久久伊人成人网| 波多野结衣波多野结衣|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二区| 99在线小视频| 新97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caoporn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午夜大片a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五月天| 麻豆国产入口在线观看免费| 好紧好爽好大好深在快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