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王佳妮8月25日報道:從深山搬到了移民新村,陳佛生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日子真的越過越好了”。兒子打了三十多年光棍,如今娶妻生子;務了一輩子農,未曾想如今還能享受“躺著賺電費”。談起現在的生活,陳佛生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而這一切,離不開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羅坳鎮大橋古嶂村的“整村移民”計劃。
環境惡劣無奈成為“光棍村”
一年多前,陳佛生的家還在羅坳鎮古嶂山上。他告訴東方網記者,自己家處于半山腰,地勢險峻,交通極為不便。據了解,近70%村民居住在土坯房中,由于常有山體滑坡、地勢下沉等地質災害,村民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存在潛在危險。
“女方一來家里,就給嚇跑了。”因為房屋破敗,兒子陳泉有年過30也沒能娶上媳婦。陳佛生無奈地說,像他兒子這樣情況的人不在少數,因此他們那村也被叫作“光棍村”。
這一窘境讓陳佛生煩惱不已。當時的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很快能抱上孫女。
整村移民讓村民娶了媳婦抱了娃
圖片說明:村民們搬進新宅,感嘆“日子越過越好”。
2013年,當地政府針對村民的生活現狀開展了整村移民精準扶貧工作。當年7月,羅坳鎮移民新村項目正式啟動。新村位于羅坳鎮河坪村磨刀石水庫旁,依山傍水而建,距縣城4公里,距323國道1.5公里,區位優勢突出,交通十分便利。
據羅坳鎮大橋村支書陳新宇介紹,羅坳鎮移民新村占地約70畝,規劃移民安置160戶,旨在解決大橋古嶂片區6個村小組133戶整體搬遷移民安置和周邊村組部分深山區移民安置。新村房屋于2015年1月竣工,截至目前,已建成的143棟房屋已經全部入住,其中解決貧困戶56戶219人的住房問題。
搬進了新家,陳泉有很快娶到了媳婦。2014年底,陳泉有和一位心儀的姑娘結婚。更令陳佛生高興的是,自己今年還抱上了孫女。住上新房、抱上孫女,談起現在的生活,陳佛生滿臉幸福。
如今,新村里不僅有了社區服務中心,周邊的衛生所、金融網點、公辦幼兒園、文體設施也正在逐一完善。
“光伏發電”等扶貧項目讓日子越過越好
圖片說明:陳佛生向記者展示記賬用的小本,上面密密麻麻記載了他們一家安裝光伏發電板后每月的發電量和收入。
圖片說明:圖為大橋村保障房集中安置點。
不僅如此,于都縣當地政府在解決村民搬下山的同時,還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幫助村民們致富。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光伏發電”項目尤為值得一提。
東方網記者了解到,當地政府幫助所有村民在房頂上安裝了光伏發電板。新村143棟房屋均可用于光伏發電,每戶一年發電約為6500度,這也就意味著每戶村民每年可以增收5000多元。
采訪之余,陳佛生還拿出了一個記賬用的小本,上面密密麻麻記載了他們一家安裝光伏發電板后每月的發電量和收入。“咱家如今的日子是越過越好了,今后也要把好日子認認真真地過下去!”
外媒稱,43歲的熊吉根(音)在中國被稱為“光棍”——單身、未婚,他把問題歸咎于道路。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8月28日報道,熊吉根住在中國東部安徽省偏遠鄉下的老鴨村。
隨著中國男女比例的拉大,光棍問題越來越凸現出來。探訪海南光棍村,貢舉村共有7個自然村,張田村是最大的村,曾繁暢是張田村村長,他自己一直到39歲才娶上老婆。
在海南省,一個位于棕櫚林中央、淹沒在耕地和稻田中的貧困村莊貢舉是個“光棍村”,這里的適婚男子生活在痛苦與沮喪當中,無望找到一個妻子。
廣西東蘭縣一條貧困村莊臺中屯,只有一個姑娘嫁給同村人,對象是小學教師,別的全嫁到外地,嫁入這村的女子則一個也沒有。報道稱,在光棍村中,有人為了延續香火,不惜近親結婚,結果有家庭誕下5個孩子,當中4個不會說話,另一個不能生育,禍及下一代。
全村共轄2個村民小組,93戶270人,其中到了結婚年齡卻找不到對象或喪偶、媳婦與他人私奔的單身漢就有38人,接近全村成年男性人數的四成。
廣西東蘭縣東蘭鎮弄華村臺中屯的這兩兄弟都打光棍,至于原因,進家一看便知:一間木瓦房,篾片作墻,四面漏風。這些年,臺中屯只有一個姑娘嫁在本村,嫁給了小學老師,別的全嫁去了外地,卻沒有一個姑娘嫁進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