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響
武漢3個地鐵站積水嚴重 已恢復運營
新京報訊 昨天早上7點,武漢武昌區周邊的3個地鐵站,梅苑小區站、中南路站、武昌火車站均受積水影響暫停運營。截至昨日下午3點08分,4號線武昌火車站積水已清除,列車在武昌火車站正常停站開關門,1、2、3、4號線車站均已正常運營。
從地鐵站到武昌站 積水沒過腰部
早上6點多,張先生從漢口區常青花園出發去往武昌區梅苑小區。他稱,由于前夜下過暴雨,早上乘客比往常要少,到中山公園站時人才多起來。
他表示,在中南路換乘時還沒有看到太多水,到了梅苑小區站才看到有水漫進站內,只能趟水出站。“水比較深,大約十多厘米。”
華中科技大學學生李雅晴稱,上午她準備坐火車回家,11點到達武昌站時發現火車站內積水嚴重。從地鐵站往火車站走的時候,水一度沒過腰部,“但是進入檢票口就好很多了,積水大概在腳踝。”
她所乘坐的火車在武昌火車站晚點3小時,但尚未得知晚點原因。“火車站內挺多人要求退票。”
昨日下午積水地鐵站已恢復運營
武漢地鐵公司黨委副書記馬君瑞昨天中午告訴新京報記者,受積水影響的3個地鐵站分別為中南路地鐵站、梅苑小區地鐵站、武昌火車站地鐵站。
據武漢地鐵官微昨天10時55分發布的消息,中南路站自7點38分暫時關站后,立即組織人員前往積水最為嚴重的C出入口。C口與中商廣場連接處積水嚴重,導致來水倒灌進入站廳。全力抽排積水后,目前已恢復運營。
昨天11時09分,武漢地鐵官微發消息稱,4號線梅苑小區站積水已經清除。下午3點12分,武漢地鐵官微再發消息稱,4號線武昌火車站積水已清除,列車在武昌火車站正常停站開關門。
昨天下午,武漢地鐵負責宣傳的曾姓工作人員稱,三鎮都出現大面積積水,所以水會涌進地下站。積水是從出入口進入地鐵站內的,被淹的出入口都是地下通道式的設計,露出地面的出入口沒有一個被水淹。
究竟多大的雨引發武漢內澇?
周降雨量破極值;6月以來累計降水量超1998年6至8月總量
連日來湖北多地出現極端降雨,作為降雨中心之一,武漢城區現嚴重內澇。這場雨究竟有多大?
據湖北省氣象局消息,6月1日至7月6日15時,武漢降水量達932.6毫米,比1998年6至8月的總降水量還多出了64.6毫米。
湖北省氣象局介紹,7月5日晚上起,武漢市出現集中強降水,截至7月6日15時,武漢市區域自動站共65站超過200毫米,其中共27站超過250毫米,最大降水出現在蔡甸區的玉賢,為346.5毫米,城區挽月中學已經達到341.3毫米。
國家氣象站中武漢246.4毫米,江夏232.4毫米,蔡甸272.4毫米,降水中心主要分布在武漢城區、漢南區、東西湖區和蔡甸區。
湖北氣象局統計表明,6月1日至7月6日15時,武漢、江夏、新洲、黃陂累計降水量分別達到932.6毫米、1087.2毫米、887毫米、833.9毫米,比1998年6至8月總降水量分別多64.6、70.2、549和533毫米。
另外,武漢周降雨量也突破了歷史記錄最高值,6月30日20時至7月6日15時累計雨量574.1毫米,突破1991年7月5日至11日7天內降下542.8毫米的記錄。
據武漢氣象部門最新預報,昨晚武漢地區有陣雨,降雨從今日起明顯減弱。氣象部門提醒,因前期連續強降雨,目前引發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發性地質災害的風險較高。其中黃陂區北部局部、新洲區東北部局部地區發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的風險高(橙色預警)。
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強降水持續,老天爺為何盯著這些地區一直下?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分析,由于冷暖空氣交匯形成低渦,低渦東移形成雨帶,而副熱帶高壓比較穩定,冷空氣不強,因此雨帶主要位于長江中下游地區,并且相對穩定地維持數天。
湖北省氣象局預計,明日除少數地區有陣雨外,全省將擺脫強降水的困擾,轉成多云天氣。
為何武漢市頻頻遭遇內澇?
專家:排水系統改造很難,解決內澇問題要按持久戰部署
2011年6月9日至24日,多場暴雨襲擊武漢,特別是6月18日的大暴雨,武漢中心城區88處嚴重漬水,交通體系幾乎癱瘓。
2013年,武漢市水務局出臺《武漢市中心城區排水設施建設三年攻堅行動計劃》,準備通過3年努力,投資130億元,系統完善排水體系、整體提高排水能力。三年過去,此次暴雨,武漢仍有206處路段因漬水導致車輛無法通行。
為什么武漢頻遇內澇?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防洪領域專家、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員會委員程曉陶認為,首先是城市在短期內急劇擴張,快速的城鎮化擠占河湖,擾亂水系。
據介紹,武漢被稱為“百湖之城”,城市水域面積約占全市國土面積的25%,居全國省會城市之首。但是,在快速城鎮化的背景下,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包括湖泊在內的各類水體不斷被填塞擠占。
程曉陶說,以前郊區和農村是可以調蓄雨水的,變成城市后,不僅不能調蓄雨水,還增加了排水量。而且,在城市擴張過程中,先地上,后地下,基礎設施跟不上,一些新建小區甚至沒有排水管網。
程曉陶表示,武漢還有一個大問題,就是東湖本來可以作為最大的調蓄池,但是現在因為擔心污染湖水,在湖周邊采取了雨污截流的措施,雨水不能進湖。
此外,武漢的排水設計標準也被指嚴重偏低,設計暴雨重現期平均僅為一年。
程曉陶說,排水系統的改造要比交通的改造困難得多。“交通可以上坡,也可以下坡,哪個地方卡住了,把哪個地方放寬就可以了,但管道不行。”他表 示,首先,加粗管線必須全線加粗,只把局部加粗,一點用都沒有。其次,管道需要有比降,越來越低,才能保障水向外流,所以排水系統改造起來很難,不是短期 可以解決的問題。
程曉陶表示,在中國現實條件下,前期基礎設施欠賬太多,后期城鎮化壓力又持續加大,內澇問題不是短期就能解決的,需要持久戰。相關部門部署也應該按持久戰來部署,并且要多方參與,不能急于求成。
“最基礎的,還是要做好排水管網的建設,在此基礎上,要增加削峰、減污的措施,比如調蓄池。”程曉陶表示。
城市哪些區域內澇時最易被淹?
專家:地鐵站、下沉式立交橋、道路等是內澇風險點
城市內澇中,哪些區域最易被淹?“道路、地鐵站、下沉式立交橋,以及新建小區。”程曉陶表示,在城市建設過程中,通常先有路,后建房,在建房時,小區的高度通常會高于路面,所以,道路因為地勢低最容易受淹。
程曉陶說,在國外有“順街行洪”的做法,就是管道能力有限的時候,把街道變成渠道來行洪。
“但如果把道路當成輔助的排水系統時,必須要有專門的設計”,程曉陶說,既要讓道路上走水,又不能讓水太深,也不能讓水走得太急,因為水深了、水急了,就會產生破壞力,并且最終水要有出路。但是,在中國,道路被淹卻是被動的。
此外,一些地處低洼的新建小區也容易被淹。程曉陶說,城市最初建設時,都會選擇地勢高的地方先建,然后逐步從地勢高的地方向低洼地擴張。最典型的案例,就是1915年,廣州大洪水,整個珠江三角洲一片汪洋的時候,洪水最終止步在廣州城老城墻的邊上。
“可以看出古人營城選址,都是優先選擇地勢高的地方”。程曉陶說,但是隨著城市的擴張,一些新小區建在了洼地。并且由于迅猛的城鎮化,基礎設施沒有跟上,新建小區的排水系統也不夠完善,因此容易被淹。
此外,下沉式立交橋、地鐵,地下車庫,以及一些地下商業因為地勢低,也是內澇的風險點。程曉陶表示,對于這些地方,更要采取保護措施,不然將變成雨水池。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也表示,地鐵站出站口在建設時應高過地面,呈弓箭形。他稱,北京地鐵站的出口一般比地面高出30厘米,即便如此也淹過幾次,武漢作為南方城市,經常下雨,地鐵站出口理論上應該設計得比北京更高一點。
此次武漢暴雨,多處地鐵站點因積水影響運營,他認為,武漢在建設地鐵的時候沒有充分考慮出入口高度的問題。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王振信認為,出入口的高度要考慮內澇水位,“比如上海的內澇水位是4米,那么出入口就要比4米高。”
程曉陶介紹,在國外還有“防水門”,可以從下彈起,或者從側面推出一道門。另外也有臨時組裝的板子,碰到暴雨時,把地鐵站口四周圍住。
如何避免城市內澇致人傷亡?
專家:政府應提前預知不同等級的暴雨可能帶來的后果,并做好預案
洪澇災害即使發生在城市內,也會帶來人員的傷亡。如何最大限度降低城市內澇造成的人員傷亡?
程曉陶表示,首先要預知風險。城市下多大量的雨,哪些地方會被淹,政府心里要有數。據介紹,在國外會利用仿真技術,把城市的下墊面輸入,模擬多大量的雨,哪些地方會淹成什么樣子。
“不能靠每次被淹,去積累這方面的經驗。”程曉陶說,另外要考慮到,超出能力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比如這次武漢一周降了560毫米,突破歷史極值,所以必須預知,不同等級的暴雨,可能帶來的后果是什么。
其次,這種風險要告訴老百姓。他說,國外是用風險圖的形式,哪些地方會發生暴雨積水,哪些地方會發生山洪,哪些地方會發生滑坡泥石流,都會在圖上標注出來。政府的網站上公布風險圖,老百姓可以去查。看自己所在的,或者想去的地方,存在什么風險。
同時,政府要做好預案,動援起各個部門。程曉陶表示,暴雨中最容易受傷害的是“生命線系統”,就是水電氣熱等供應系統,以及交通、網絡通訊等, 這些都是老百姓生活需要依賴的系統,但很可能在災害中受到損害,政府就要有預案,如果這些系統出現問題,怎么能盡快恢復。對于災害中的弱者,比如醫院、養 老院、幼兒園,這里的人員通常沒有能力自救,政府要及時組織救援。
此外,一些預報預警信息發布應及時,包括積水點的位置、積水深度等。比如北京在積水點安排專人值守,屬于最初級的措施,但也最容易做到,程曉陶表示。
A06-A07版采寫(除署名外)/新京報記者 王碩 鄧琦 曾金秋 實習生 王曉琳 漆秋豆 周圓
武漢3個地鐵站積水嚴重,已恢復運營。
武漢市氣象臺7月6日6時7分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因天氣原因,武漢地鐵2號線、4號線多個出入口突然進水,部分站點采取臨時封閉措施。
昨日(21日),有地鐵施工人員向記者反映,六渡橋地鐵站工地連續幾天來,都挖出了一些奇怪的紅色大型條石,看上去不像近現代之物。經專家鑒定,原來是挖到了清代的漢口古城墻墻基。
5月10日,武漢地鐵2號線內,一群大媽身著舞裙,隨著音樂節拍大秀舞姿,引來乘客們陣陣掌聲。
5月10日,武漢地鐵2號線內,一群大媽身著舞裙,隨著音樂節拍大秀舞姿,引來乘客們陣陣掌聲。
昨天下午,武漢晚報記者從復興路站登上這列編號為D13的“櫻花地鐵”,大片粉色櫻花肆意“開放”在地鐵車廂,與4號線的“芳草綠”交相輝映。車廂內,白色的天花板搖身一變成了藍色“天空”,朵朵櫻花點綴其中,散發出浪漫、夢幻的氣息。
繼北京地鐵終結“2元時代”之后,武漢市物價局近日亦對外表示,將于11月中旬召開全市軌道交通線網票價聽證會,對新的票價方案進行聽證討論。對于本輪調價的原因,武漢地鐵集團稱,調價是為了保證線網正常運營,并非出于成本壓力。
昨天,一名少婦帶著孩子在武漢地鐵車廂內吃薯片,碎屑灑了一地。10個月來,武漢地鐵集團會同有關部門,通過媒體大力宣傳地鐵文明行為規范,車站工作人員和聘請的志愿者,長期堅持在車站和車廂勸阻。
武漢地鐵集團面向社會招聘職員,要求體育網球專業和羽毛球專業,且國家二級運動員優先。問題是,假若是私企,花自己的錢,營造別具特色的企業文化無可厚非,而對于武漢地鐵這樣的大型國有企業而言,不能以發展地鐵事業為名行濫用公共財政之實。假借為上萬名員工減壓,實是給公共財政和廣大乘客增壓,是對公共交通服務宗旨的本末倒置。
【武漢地鐵招聘羽球運動員 被指為領導“招球友”】面向社會招聘“職員”,武漢地鐵集團要求應聘者是體育網球專業和羽毛球專業;有知情人透露,有領導酷愛打球,此次招人可能又是為了“招球友”。
今年1月12日,武漢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公開招標2號線一期地鐵站內平面廣告媒體代理經營權,最終廣東省廣告股份有限公司以高于深圳報業集團2.51分勝出。據悉,武漢軌道交通1號線曾采用拍賣方式,確定最高報價者拿到廣告經營權,最后出現中標者無法履約一走了之的結局。
2016年11月20日,籌備已久的“詩刻:第二屆詩歌雙城會”(武漢和重慶)在武漢403國際藝術中心舉行,來自重慶、武漢、安徽、宜昌等地的50余位詩人齊聚一堂。而武漢著名詩人、《漢詩》執行主編張執浩則表示,希望“詩歌雙城會”今后能成為一個文化品牌活動延續下去。
昨日,在建的武漢地鐵6號線武勝路站至琴臺站區間發生險情,盾構機正在地下作業時,坑道內出現大量涌水涌沙。通過視頻監控拍下的搶險圖片,記者看到,坑道內水流成河,多名工人光著膀子忙于搶險。
武漢地鐵6號線在建坑道突現涌水涌沙 離漢江僅300米
武漢站,是京廣高速鐵路的重要車站,隸屬于武漢鐵路局武昌站代管,現為特等站。武漢地鐵四號線中南路站內進水情況。武漢楚河漢街漢秀劇場外積水,皮劃艇出動。這里是武漢地鐵,請購票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