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個發了一碗米粥、4個包子,還有1個茶葉蛋。”12月5日8時,剛剛排隊領到一份愛心早餐的鄭州市67歲環衛工軒新敏老人,端著粥飯,慢慢走到路邊堆有垃圾的三輪車旁,坐在車上一口一口地吃起來。他吃到的,是由鄭州愛心人士發放的“免費早餐”,共有60余名環衛工享受到了這一“免費早餐”。
由社會愛心人士首先發起,而后政府接力的小學生“免費午餐計劃”,得到了社會各界尤其是落后偏遠地區小學生家長的熱烈歡迎。現在我們看到,當全國部分小學生吃上了“免費午餐”的時候,鄭州市的部分環衛工,也吃上了“免費早餐”,這樣的惠及,無疑是令人高興的,值得肯定。
如果說針對小學生的“免費午餐”,是出于國家和政府的一種責任與義務,那么針對環衛工人的“免費早餐”,則是一種愛心與尊重,出于一種對社會底層勞動者和弱勢群體的呵護與關愛。說城市的一線環衛工是社會底層勞動者和弱勢群體,并沒有輕視的意思,實際上,他們就是一群從事著最辛苦、最繁重的勞動,卻拿著微薄薪水的勞動者。
在“城市美容師”這個光榮稱號的背后,實際上隱藏著不為人見的艱辛和隱忍。“免費早餐”,不只是一份簡單的食物,更是一種溫暖人心的承認、尊重與理解。
對環衛工的尊重與關愛,也就是對我們所生活城市的尊重與關愛。對于更多的普通市民來說,也許沒有條件和能力走上街頭,去給環衛工提供“免費早餐”,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沒有機會表達對他們的尊重與關愛。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不做破壞環境衛生的事情,同樣也是對環衛工群體的一種尊重與關愛。(范廣闊)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