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臺劇目
盛世豫劇
騰訊娛樂訊(文/小西)3月12日,由中國戲劇家協會指導,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文化廳、(河南)中華豫劇文化促進會主辦,河南豫劇院、恒品文化·戲緣承辦的“傳承發展地方戲曲藝術,展示豫劇名家名劇風采”——中國豫劇優秀劇目北京展演月活動在北京民族文化宮開啟。本次活動將于3月12日連演至4月6日,歷時26天。來自河南、新疆、安徽、山西、河北、北京等6省名家、13個院團、23場豫劇大戲分別在北京民族文化宮、長安大戲院和梅蘭芳大劇上演。
作為中國豫劇的主力軍,河南豫劇院共帶來14臺劇目,一團的《五世請纓》、《花木蘭》(趙薇版動畫版)、《三哭殿》,二團的《程嬰救孤》、《九品巡檢》、《蔡文姬》,三團的《朝陽溝》、《焦裕祿》、《風雨故園》、《全家福》,青年團的《穆桂英掛帥》(觀劇)、《白蛇傳》、《破洪州》。此外,鄭州市豫劇院的《都市陽光》、河南小皇后豫劇團的《大明皇后》、鶴壁市豫劇牛派藝術研究院的《七品芝麻官》等也將亮相。在大戲之外,薈萃全國豫劇名家、青年才俊的“豫劇名家名段精品折子戲專場”則使京城觀眾將豫劇精彩唱段一覽無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豫劇團的《大漠胡楊》、新疆石河子市豫劇團的《我的娘·我的根》、河北省沙河市豫劇團的《宇宙鋒》、山西省長治豫劇團的《吳琠晉京》、安徽省亳州市演藝集團的《印記》、中國戲曲學院的《朱麗小姐》等劇目也將展示豫劇在中原地區之外的魅力。
“傳承發展地方戲曲藝術,展示豫劇名家名劇風采”——中國豫劇優秀劇目北京展演月活動名家名段折子戲專場暨活動啟動儀式3月12日晚在北京民族文化宮開啟大幕。
在通知中,總局也指出,此次中國夢展播活動,要以提升電視劇品質為契機,在宣傳期,電視臺要重點選購播出。而這些讓位于“中國夢”展播活動的電視劇則不可避免地扎堆到年底,播出檔期的競爭,將變得尤為激烈。
消息并非空穴來風,目前,已有部分衛視調整了黃金檔劇目播出計劃。昨晚四川衛視原計劃播出抗日劇《尖刀戰士》,到了晚上變成了古裝劇《大明嬪妃》,宣傳人員告訴記者,“臨時接到通知,《尖刀戰士》延播,抱歉。
李雪飛國家一級演員、龍江劇白派第一代傳人,師從龍江劇白派傳世人白淑賢。因其嗓音甜美,文武雙全,被譽為“小白淑賢”。
中國豫劇將在京城吹響“集合號”。此次活動由中國劇協指導,河南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河南)中華豫劇文化促進會主辦,河南豫劇院、恒品文化·戲緣承辦。中國豫劇優秀劇目北京展演月演出安排表
9月6日晚,由中共周口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新局主辦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抗戰題材優秀劇目展演活動,在申鳳梅藝術中心拉開帷幕。由省越調藝術保護傳承中心承辦的優秀抗戰題材劇目越調《張伯駒》,作為首場劇目在當晚精彩上演。市政協主席穆仁先,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牛越麗和川匯區干部職工、市民群眾共500余人一起觀看演出。
7月2日,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主辦,河南豫劇院、河南省京劇藝術中心承辦的“向祖國匯報——河南省優秀舞臺劇目北京展演月”新聞發布會在北京河南大廈舉行。為期10天的展演月活動共在北京長安大戲院和梅蘭芳大劇院上演10臺劇目,旨在集中展示近年來我省舞臺藝術取得的豐碩成果。
3月24日,東方今報記者獲悉:作為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的一項重大文化活動,3月31日至4月10日,第三屆中國豫劇節將在鄭州舉行。河南是豫劇的發源地,第一屆中國豫劇節于1997年10月在鄭州舉辦,新疆、四川、甘肅、陜西等18個省市區的豫劇院團參加。
3月24日,東方今報記者獲悉:作為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的一項重大文化活動,3月31日至4月10日,第三屆中國豫劇節將在鄭州舉行。河南是豫劇的發源地,第一屆中國豫劇節于1997年10月在鄭州舉辦,新疆、四川、甘肅、陜西等18個省市區的豫劇院團參加。
拜祖大典期間,鄭州市將統籌經貿、文化、旅游等工作,積極策劃組織一系列相關活動,包括經貿活動、中原文化活動周、專題文藝晚會、第七屆黃帝文化國際論壇和眾多的經貿活動。
昨日下午3時,由省文化廳、省中華文化促進會主辦的省稀有劇種搶救工程百部劇目拍攝開機儀式在焦作舉行,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趙素萍出席,并宣布開機儀式正式啟動。省稀有劇種搶救工程計劃用兩年時間,通過調查整理、劇目復排、記錄拍攝等手段,對我省傳統地方稀有劇種進行保護和傳承。
木屋石橋、水巷樓閣、百米長桌,美食美景相伴,人偶互動同行,既是看戲人,又是戲中人,這正是只屬于烏鎮的戲劇本真狀態。與往屆相比,今年的烏鎮戲劇節開辟出兩個競賽劇場——蚌灣劇場和秀水廊劇園,將競賽作品增至18部。
《極力道》在深圳歡樂海岸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