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14日15:30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原創 李婧璇 等
“我們都期待全民閱讀成為一種習慣。我們剛剛開啟全民閱讀的好時代。”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電視臺節目主持人白巖松說。
“小到娃娃書,大到全民閱讀,我們的問題已經不僅僅是讀書少,而且還有更為復雜和緊迫的讀什么。”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陳眾議談道。
“中華民族是一個愛讀書、善讀書、能讀書的民族,如今我們到了強起來的階段,文化強國又成為了我們實現中國夢的一個目標,我們現在是讀書學習的一個最好的時代。”
全國人大代表、國家圖書館館長韓永進這樣表示。
“現在倡導全民閱讀恰逢其時。如果一個民族失去閱讀,那么,這個民族將會失去活力。”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文聯主席歐陽黔森如此分析。
……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們圍繞如何扎實深入推進全民閱讀活動,使其落地生根,讓閱讀也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飛躍,暢談思考和建議。
探索經營模式
推進網點建設
“建設書香社會,提升文化自信,必須增強國民的文化涵養,而國民的文化涵養則需要圖書館和書店等基礎文化設施的支撐。”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表示,從近年來全國各地興起的“最美書店”來看,書店可以與圖書館一起,承擔起國民閱讀普及以及文化傳承的功能,樹立人們對知識與文化的信仰。
為此,魏玉山提出,可以在城市探索“以場地換服務”的社區書店,“這是一種惠而不費、多方共贏的模式”。他詳細闡述說,建議政府出臺相關政策,鼓勵社區文化中心拿出一些場地,請書店進駐,以場地換服務;以房租折價購買書店的公共服務,請書店為社區居民提供免費的閱讀空間。同時,允許書店有一定的經營活動。
“以場地換服務”的社區書店經營模式,已經在北京落地生根。位于北京西城區下斜街1號院東二樓的“甲骨文·悅讀空間”,就是一家以社區居民需求為方向的社區書店。店主賀超,作為一名閱讀推廣人被問到為什么開一家社區書店時,他回答說:“這是一個趨勢。當下的城市生活以社區為單位,如果想推廣閱讀,就要從社區入手。”
與快速復蘇和發展的城市實體書店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我國鄉鎮農村實體書店或各類圖書代銷代購網點的建設仍然處于停滯的狀態。全國政協委員、海峽出版發行集團副總經理吳志明在調研中發現,居住在鄉鎮以下的基層人民群眾仍存在購書難、看書難的問題。
為此,吳志明呼吁,要念好鄉村“書經”,并向大會提交了《關于推進鄉鎮圖書網點建設的建議》提案。他建議,發揮新華書店建設鄉鎮圖書網點的龍頭引領作用,以鄉鎮公共文化圖書館和有較大規模的社區農家書屋為基點,增加圖書銷售點功能;依托鄉鎮綜合文化服務站、供銷社、郵政所、便民超市、電商服務站點等,設立圖書代銷代購點等多種方式,因地制宜加快推進圖書網點建設。
依靠更多抓手
創新形式內容
“‘高鐵時代’下,高鐵成為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目前高鐵上提供的閱讀材料十分有限,質量和數量有待提升,在高鐵上借鑒國際地鐵推廣閱讀的做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提案建議,倡導和推進“高鐵閱讀”。
依據多年參與閱讀推廣的實踐經驗,朱永新指出,閱讀推廣工作是一件時間長、見效慢的文化工作,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全社會長期共同的參與和努力。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必須要依靠更多抓手,創新更多形式和內容,才能保證閱讀推廣的可持續性。
針對“高鐵閱讀”,朱永新建議,一方面,充分利用大數據等信息化工具,將旅客的閱讀行為實行積分制管理;另一方面,做好高鐵圖書的推介工作,不斷加強閱讀相關延伸服務。“此外,可以設計以閱讀為主題的旅游線路,形成高鐵旅游和閱讀推廣的良性互動。”
第十四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2016年,我國成年國民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為68.2%,手機閱讀率達到66.1%,已經連續8年增長。面對發展勢頭日益強勁的數字化閱讀,全國人大代表、中石化湖南石油分公司總經理黃河建議:“我們要正視數字閱讀帶來的利弊,大力倡導傳統閱讀,提倡健康讀書、深度閱讀,把書香社會建設引向正確的軌道。”
黃河認為,碎片化閱讀帶來的弊端更加隱蔽,“閱讀者們看到的內容越來越片面,越來越淺薄,走馬觀花取代了深度、系統的學習和思考,這種閱讀方式不僅沒有拉近人與知識的距離,還使得文化的積累和傳承成為問題”。
作為企業負責人,黃河認為,在全民閱讀中,企業和媒體的作用格外重要,“可以號召企業廣泛開展讀書活動,同時發揮媒體的推廣作用,加強‘書香社區’‘職工讀書月’‘農家書屋’等讀書主題活動策劃,使讀書活動更加深入人心”。
強化閱讀主陣地
滿足多群體需求
公共圖書館在全民閱讀中、在書香社會建設中,應該是一個主角,而且是一個主陣地。
現實情境下,美國有公共圖書館1.6萬個,平均每1.5萬人擁有一個圖書館。而我國公共圖書館只有3158個,平均43.85萬人才擁有一個公共圖書館。對此,韓永進表示:“無論是從硬件還是軟件而言,我們都需要強調讀書學習,把讀書作為學習、工作、追求和整個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
少兒閱讀推廣活動年均300余場、1.5萬人次,殘障讀者活動年均100余場、6000人次,電子閱覽室年均100余場、2000人次,這是南京圖書館過去一年為讀者提供閱讀服務的數據。據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圖書館《新世紀圖書館》常務副主編劉忠斌介紹,南京圖書館已經連續舉辦了8屆閱讀節,“我們在舉辦閱讀推廣活動的時候,還要充分考慮各類群體的具體閱讀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
當下,老年人空巢化現象逐漸顯現。在劉忠斌看來,將公共圖書館服務延伸到社區甚至家庭,是未來公共圖書館發展的方向之一。“基于社區照顧的圖書館服務,有助于實現空巢老人對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追求——秉持圖書館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在服務功能精準定位基礎上,為空巢老人提供多樣化服務內容,無疑是老齡化社會中公共圖書館服務理念轉變的一個重要方面。”
同時,劉忠斌還呼吁公共圖書館面向弱勢群體,按照平等、開放、共享的要求提供服務。“公共圖書館承擔著傳播文化、開展社會教育的重要職能,我們要為彌補這種差距作出努力。”(李婧璇 李明遠 王坤寧 趙新樂)
赤字率下調會影響經濟增長? 今年為何沒設定M2具體指標?對于這些重要問題,全國兩會上各部委負責人給出最新權威解答。
【兩會日程預告】3月14日兩會日程
(河南廣播電視臺旗下猛犸新聞客戶端記者肖萌(左一)做客人民視頻《兩會夜歸人》) 楊建國為河南廣播電視臺點贊,他說:“第一,立意深。無論媒體怎么發展,都要“不忘初心”,河南廣電如今具有內容優勢、平臺優勢、傳播優勢,而這一切都是“全媒體”發揮集聚效應的必要條件。
【兩會日程預告】3月13日兩會日程
每年的中國兩會都是世界觀察中國發展和變化的絕佳窗口,今年是中共十九大后的第一次兩會,世界的目光更是關注中國會在未來五年有怎樣的改變和發展。隨著“一帶一路”建設不斷加快,中國在波蘭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因此每年的中國兩會也是我們亞洲研究中心最忙碌的時間段之一。
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介紹,目前,正在抓緊起草和完善房地產稅法律草案。房地產稅會從中國的國情出發來合理設計,比如合并整合相關稅種,以及合理降低房地產在建設交易環節的一些稅費負擔等,使房地產稅制度更加合理、更加公平。
3月12日兩會日程
站在歷史的新起點,今年召開的全國兩會舉世矚目。
時針倒轉,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他指出“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而對長江經濟帶而言,要“破”的不是環境,而是無序開發的思維和做法,這樣才能“破中有立”,才有望實現保護和開發的雙重變奏。
省委書記喊停官員念稿,從表面看會讓某些代表感覺不適,但這更能倒逼代表們認真履職盡責,面對新聞媒體不講套話、多講實在話,彰顯了新時代高效、務實的清新風氣,從這一層面我們當為省委書記喊停念稿官員點個贊。
2018全國兩會期間,河南廣電攜手央視新聞、人民網、央廣中國之聲等多家央媒以直播、視頻、廣播等視聽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傳遞兩會聲音。3月6日晚,河南廣電旗下猛犸新聞客戶端記者肖萌做客人民視頻《兩會夜歸人》節目。
新華社記者 盧哲 編制
3月8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記者會,外交部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圖為記者會后,媒體追問王毅。
從內容來看,各民主黨派擬提交的提案既緊扣時代主題,圍繞國家中心工作和改革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反映社會關切,又體現出不同的界別特色。
我國現行憲法是1982年公布施行的,此后根據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和發展,分別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進行了四次修改,體現了鮮明的與時俱進特色。中國下一步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如何設定“時間表”和“路線圖”、新的改革開放措施有哪些……無疑都是外界對2018全國兩會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