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理通知書
映象網快訊(記者 巫曉 通訊員 孟繁勇 文/圖)3月22日,在鄭州交警一大隊處理完自己的交通違法,張女士才搞清楚交通違法有現場處罰和非現場處罰之分,正是因為自己的模糊認識才讓自己成為了被告。
3月22日上午10時許,在鄭州市交警一大隊交通違法處理大廳,張女士拿著自己的駕駛證正在補打罰單,在一大隊民警張林的詳細解釋下她才明白自己把現場交通處罰和非現場交通處罰搞混了,正是由于自己的失誤導致沒有按時交納罰款,造成自己被交警隊告上了法院。
據張女士介紹,她2016年6月份在金水路與未來路交叉口因為違法變更車道被民警現場開具了一張罰單,可她以為在審車前把違法處理了不耽誤審車就行了,于是一直未交納罰款。不久前,張女士接到了金水區人民法院的通知,得知自己已經被交警隊告到了法院成了被告,如果不及時交納罰款將會被強制執行,甚至會被列入法院“失信者黑名單”,這才急急忙忙來交警隊補打了罰單,不僅交納了罰款還交了罰款金額一倍的滯納金。
據一大隊違法處理大廳民警張翎介紹,交通違法分為現場處罰和非現場處罰,被民警當場發現并開具處罰決定書的屬于現場處罰,必須在15日交納罰款,否則自第16日起開始征收滯納金;而非現場處罰一般指違法停車、或者電子警察抓拍的交通違法,車主收到的單子叫“交通違法告知通知書”并不是“處罰決定書”只有交通違法人到交警大隊確認交通違法后,交管部門才會開具“處罰決定書”,從開具“處罰決定書”起15日內須交納罰款,否則自第16日開始征收滯納金。
“現場交通違法須及時處理,否則不僅會有滯納金還會影響駕駛證記分的清零,超過6個月,警方還會起訴駕駛員。”張翎說。
1月7日,鄭州交警支隊官方微信“鄭州交警公眾服務”對外發布信息,對所謂的2015年駕照扣分新規等消息進行辟謠,并結合鄭州市交通違法處罰的裁量標準,對一些違法行為的處罰、記分予以明確。
鄭州交警官方微信對"2015新規"進行辟謠。
1月7日,鄭州交警支隊官方微信“鄭州交警公眾服務”對外發布信息,對所謂的2015年駕照扣分新規等消息進行辟謠,并結合鄭州市交通違法處罰的裁量標準,對一些違法行為的處罰、記分予以明確。
在鄭州,非機動車和行人交通違法嚴重者入信用黑名單。
2013年,我市8550名駕駛員因交通違法一次被扣12分,共有11703人參加扣滿12分培訓學習。
電動車亂跑亂闖管不住?鄭州交警要放大招了!近日,鄭州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隊五大隊出臺一項新的舉措,電動車闖紅燈一旦被查到,將面臨抄寫交通法規的處罰。
今日,有媒體報道稱,北京一輛白色蘭博基尼跑車在朝陽區大郊亭橋北側撞上橋墩,目擊者提供的車上臨時號牌信息顯示車主為“李易峰”。
在訪談中,徐宏升大隊長首先談到公安部第123號令被稱為“史上最嚴”,嚴在哪里?事實上,交通法規沒有變,違法行為還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實施條例》、《河南省道路交通安全條例》以及《校車安全條例規定》所規定的那么多內容,處罰標準也沒有變。
10月11日中午,黃淮學院動畫設計與制作1401B的同學們頂著炎炎烈日到開源大道與文明路口文明執勤。班長崔永帥先介紹分配了路口的交通狀況和同學們的工作情況。
映象網訊 為進一步規范道路交通秩序,深入宣傳文明交通參與理念,實現“人人文明交通,交通人人文明”的目標。近日,通許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組織民警深入轄區街道開展宣傳活動,通過發放文明交通
5月16日,在全市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公務用車管理暨駕駛員培訓工作會議上,數百名公務車駕駛員集中學習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并在“文明交通 機關先行”的橫幅上簽下自己的名字。
傷者親屬也知道騎電動車走快車道“輸理”,但怕得不到賠償,仍找到肇事車所屬的單位。河南商報記者注意到,在2013年鄭州市交通事故4項指數的總排名中,開車打電話、吃東西、吸煙等陋習導致的交通事故高居榜首。
韓紅手寫道歉信。每日新報8月5日報道 一周內接連兩次被爆違反交通法規的韓紅,昨晚在《中國夢之聲》節目直播前,在現場給參與“夢之聲評審團”的媒體分發了她手寫的致歉信復印件,面對粉絲和觀眾公開道歉,懇請大家原諒。
在泰國曼谷素坤逸路一個十字路口執勤的交通警察叻塔蓬告訴本報記者,泰國在四年前對交通法規進行了修改,明確規定:闖黃燈等同于闖紅燈,給予300泰銖(1元人民幣約合4.8泰銖)的罰款。
見女子臉色蒼白,公交車司機鐘世勇趕緊開車沖向醫院,情急之下還闖了一個紅燈。鐘世勇因違反交通法規被交警給予了罰款150元、扣3分的處罰,但是公司認為司機此舉是為熱心救助乘客,決定獎勵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