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筑網絡空間安全
在網絡空間安全處于極不平衡的新常態下,2016年11月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以154票贊成、1票棄權,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這是我國網絡安全領域的基礎性法律,內容十分豐富,奠定了中國網絡安全保護和網絡空間治理的基本框架,是引導我國網信事業沿著健康安全軌道運行的指南針,其獲表決通過具有里程碑意義。
繼我國首部網絡安全法頒布之后僅一個多月,2016年12月27日,經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批準,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我國首部《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作為我國網絡空間安全的綱領性文件,其重點分析了目前我國網絡安全面臨的“七種機遇和六大挑戰”,提出了總體國家安全觀指導下的“五大目標”,建立了共同維護網絡空間和平安全的“四項原則”,制定了推動網絡空間和平利用與共同治理的“九大任務”。
為落實網絡強國戰略,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2016年8月,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關于加強國家網絡安全標準化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建立統一權威的國家標準工作機制。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在國家標準委的領導下,在中央網信辦的統籌協調和有關網絡安全主管部門的支持下,對網絡安全國家標準進行統一技術歸口,統一組織申報、送審和報批。《關于加強國家網絡安全標準化工作的若干意見》的提出,將推動網絡安全標準與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配套銜接,促進網絡安全標準與信息化應用標準同步規劃、同步制定。
打擊新型網絡違法犯罪
近年來,利用通信網絡和互聯網等技術手段實施詐騙犯罪活動呈高發態勢,犯罪涉案鏈條長,團伙組織嚴密,詐騙手法逐步升級且更趨隱蔽,受害群體已覆蓋各行各業、各個年齡階段,給人民群眾造成了巨大的財產損失,已經成為嚴重侵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社會公害。2016年8月21日,山東臨沂的一位準大學生徐玉玉,因被詐騙電話騙走9900元上大學的費用,最終導致心臟驟停不幸離世,這一事件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電信網絡詐騙再次成為社會輿論的焦點。
習總書記在“4·19講話”中指出,“網絡詐騙案件越來越多,作案手段花樣翻新,技術含量越來越高。這也提醒我們,在發展新技術新業務時,必須警惕風險蔓延”。2016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了《關于防范和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通告》,其提出了一系列從源頭防范的舉措并明確了打擊目標,指出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是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破壞社會和諧穩定的社會公害,必須堅決依法嚴懲。要求凡是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人員,必須立即停止一切違法犯罪活動。
2016年1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針對電信網絡詐騙等新型犯罪特點,在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廣泛征求各行業的意見的基礎上,依照刑法和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聯合發布了《關于辦理電信網絡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其提出了依法懲處電信網絡詐騙的總體要求,明確了依法從重處罰的具體內容、進一步確定了詐騙“數額巨大”和“數額特別巨大”的標準、堅持了全面懲處關聯犯罪的原則、準確認定了共同犯罪與主觀故意的區別、依法確定了案件管轄及證據的收集和審查判斷并提出了涉案財物的處理規則等內容。
(責任編輯:徐楊)
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中國報道雜志社事業發展部副主任李建華認為,要加強網絡空間的管理,通過技術手段對那些擦邊球的內容,從嚴治理。
P2P門戶網站網貸之家近日發布的《中國P2P網貸行業2014年度運營簡報》顯示,2014年全國出現提現困難或倒閉的P2P平臺達275家,與2013年76家問題平臺相比大幅增加。在監管缺失的情況下,風控能力將是P2P平臺得以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19日上午在京主持召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
在河南省法治建設的征程中,解放思想,提振精神,高起點定位,高標準要求,始終保持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為加快推進河南省法治建設、助力中原更加出彩貢獻自己的力量。
民法總則頒行以后,就將展開民法典分編的立法,確保到2020年形成一部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精神、反映人民意志的民法典。
10月24日,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周漢華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信辦)舉行的座談會上表示,對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法律規范、引領、保護和促進作用要全盤考慮。
8月26日,中國法學會會長王樂泉一行,在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劉滿倉,省法學會會長李新民的陪同下,到省法學會視察工作并召開座談會。
經中央政法委員會批準,由中國法學會組織撰寫的《中國法治建設年度報告(2011)》17日正式公布,這是連續第四年發布關于中國法治建設的年度報告。
“多虧了檢察官的跟蹤問效,使公司項目審批比原計劃提前6個月投產,節省了兩百多萬資金。”興利公司經理劉志高對西峽檢察院幫助自己解決發展難題的事總是念念不忘。
從“繼續革命”到“經濟建設”再到“法治建設”,中國現代化的進程顯示出飽滿的政治意志與自主性。新三十年的“法治建設”尚屬于“普通法治”層面,側重司法權規范建構和普通法律標準化實施,尚未直接或根本觸及“憲制”層面。
中國同世界各國加強溝通協作,將反腐敗國際合作這張“天羅地網”織得更密。今日中國所展示的堅定的法治決心和充沛的法治定力,從一個重要方面向世界證明,奔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的腳步穩健堅實。
7月30日,法治河南建設座談會在鶴壁召開。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依法治國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及省委關于法治建設的重要部署,總結交流法治河南建設經驗,安排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法治河南建設工作。劉滿倉強調,做好法治河南建設工作,必須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突出重點,注重實效。
建筑“短命”,從根本上來說多是人為因素所致。在這個人人都有麥克風的自媒體時代,還應加強公眾的“規劃參與性”, 保證城市規劃的公眾知情權、建議權,充分保障公眾的切身利益,堅定不移地走高效、節約、科學、合理的規劃建設道路。
建設法治中國,就是要破解對公民權利的各種桎梏,把以人為本、公平正義作為法治建設的靈魂,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法治建設的最高目標。建設法治中國,就是要破解對公民權利的各種桎梏,把以人為本、公平正義作為法治建設的靈魂,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法治建設的最高目標。
全國政法工作會議指出,在我們這樣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要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長治久安,最根本的還是要靠法治。政法機關要以構建公正高效權威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為重點,把加強法治建設貫穿于政法工作的全過程,帶頭嚴格依法履行職責、行使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