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世界因互聯網而精彩,生活因互聯網而豐富。“推動我國網信事業發展,讓互聯網更好造福人民”“建設網絡良好生態,發揮網絡引導輿論、反映民意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4月19日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我們推進網絡強國建設、促進網信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在“4·19講話”一周年之際,學習路上欄目推出系列專家特稿,為您解讀我國網絡治理的核心理念和互聯網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
當前,全球政治經濟格局正在發生著重大變化。西方學界用“后真相、后西方、后秩序”來概括剛剛過去的2016年世界發展大勢。在“黑天鵝”頻出的變革時代,互聯網及其社交媒體起到了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在世界風云變幻的當下,我們重溫習近平總書記一年前發表的“4·19講話”,能夠深切體會到,他對于互聯網和人類社會發展大勢的總體把握是具有高度前瞻性和戰略性的。
網信事業應對機遇和挑戰:習總書記講話體現中國智慧和全球視野
作為全球互聯網治理領域權力轉移的標志性事件,2016年10月1日,美國商務部下屬機構“國家電信和信息局”決定正式將互聯網域名管理權完全移交給非營利組織“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這一舉動宣告美國政府結束了對“域名”這一互聯網核心資源長達近20年的壟斷,也標志著互聯網全球治理從美國的“單極主導”向多邊合作的道路邁進。信息傳播模式的徹底改變和社交媒體平臺上假新聞的泛濫成災,不僅改寫了歐美國家政治社會制度中一些根深蒂固的價值觀和游戲規則,也從根本上動搖了西方文明的價值基礎和社會共識,從而導致了西方主導的世界秩序邁向終結。
習總書記的“4·19講話”,與2016年10月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實施網絡強國戰略進行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在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式上的視頻講話一脈相承,充分體現了中國在網絡空間所承擔的全球責任和“大國擔當”,因而成為構建全球傳播新秩序、推動互聯網全球治理創新方面的重要文獻,引發了國內外學術界和輿論的廣泛關注和熱議。習總書記關于互聯網技術的“雙刃劍”效應、安全與信息化的“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關系以及“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戰略構想的精辟闡述,對于我們在這個“秩序重構”“價值重建”的歷史節點上充分認識互聯網對人類社會進步的推動作用,具有特別重大的啟示意義。
在這些講話中,習總書記重申了中國與世界各國一道“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主張,尤其是突出了把“堅持以人類共同福祉為根本”和“堅持網絡主權理念”作為推動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建設的根本原則,這一兼具“中國智慧”和“全球視野”的思想,既主動承襲了構建全球信息傳播新秩序的歷史宿諾,又積極回應了當下地緣政治經濟走勢劇烈波動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在實踐層面,中國也積極借助G20杭州峰會、“一帶一路”等新型國際合作機制,將推動互聯網全球治理、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等主張付諸實施。2016年G20杭州峰會,不僅是中國近年來“主場外交”的重大成果,也是重構“后西方”時代世界秩序的里程碑事件。實際上,G20峰會機制自建立以來,一直將推動互聯網領域的國際合作和全球治理、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全球傳播新秩序作為其重要議題之一。
在互聯網領域,G20的成員國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G20國家的平均互聯網普及率達到69%;網民數量占據了全球網民的70%;全球市值排名前20位的互聯網企業全部來自G20成員國。這意味著G20框架下的全球治理,涵蓋了絕大多數互聯網用戶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互聯網企業,并將現實世界中具有的影響力延續到了網絡空間,這為G20框架下推進互聯網全球治理創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方案”從四大方面發力:結合自身推進互聯網全球治理
2014年召開的G20布里斯班峰會發布的公報,首次提出了呼吁各國加強網絡安全合作的建議。2015年安塔利亞峰會的公報,首次涉及到了有關互聯網安全與治理的議題。2016年召開的G20杭州峰會上,與會各國則一致通過了《G20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這份倡議在2015年公報的基礎上更進一步,首次提出利用互聯網經濟推動各國協同發展的理念,主張G20國家基于“創新、伙伴關系、協同、靈活、包容”等理念展開建設性對話以縮小分歧,并建立一種“多利益攸關方”的互聯網治理模式,以協調成員國之間在互聯網領域的爭議,由此推動經濟增長和信息流動的安全。由此,在G20框架下以“共生共榮、共享共治”為核心的互聯網全球治理模式初見端倪。
作為開展有效對話的平臺,G20在具有充分代表性的前提下能夠推進互聯網全球治理的機制和模式創新,從而在打造與夯實全球信息傳播新秩序的進程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無論是ICANN的“去美國化”,還是“金磚國家海底電纜”的鋪設,都為在G20框架下開展互聯網全球治理的合作和協商鋪平了道路,中國結合自身的發展戰略在這一進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具體而言主要表現在以下一些方面:
首先是彌合數字鴻溝。G20杭州峰會公報上明確提出,“為所有人提供均等的數字機會開放式接入互聯網”。通過“連接2020”(Connect 2020)等項目的推動,2020年前在全球范圍內新增15億互聯網用戶,享受同等優質的互聯網服務。中國將按照“一帶一路”和“亞投行”的構想加快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同時促進與發展中國家的互聯互通,以此不斷縮小不同國家、地區、人群間的“信息鴻溝”和“數字鴻溝”,打通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最后一公里”。
其次是推動數字經濟。面對方興未艾的互聯網經濟,G20成員國在多個不同場合都提出促進電子商務的合作,特別是促進電子商務跨境貿易的便利化。在杭州峰會上提出的“創新增長藍圖”中,數字經濟首次被作為核心領域之一加以強調。中國正在實施“互聯網+”國家戰略,這與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倡議相輔相成,借力“一帶一路”的全面推進和“亞投行”支持的基礎設施建設,建立起遍布全球的電子商務系統——即真正意義上的“全球互聯網市場”。
再次是保障網絡安全。如同恐怖主義對現實世界的威脅一樣,黑客盜取商業機密和個人隱私信息也對互聯網的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由于互聯網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國界”,大量跨國網絡犯罪很難得到有效治理。G20成員國通過加強彼此的合作解決網絡空間中的安全隱患和漏洞,并且制定出以風險控制為導向的網絡安全標準,以此作為指導各國進行網絡安全管理的實踐指南。
最后是強調包容發展。《G20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的一個核心理念就是“包容性發展”。倡議中提出鼓勵成員“根據各自的發展情況、歷史文化傳統、國家法律體系和國家發展戰略來規劃發展道路”。這就意味著G20框架下的互聯網全球治理將超越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南方與北方、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二元對立的困境,以更為平等和開放、參與度更高的“互聯網思維”重構全球傳播新秩序,徹底改變某種力量單邊控制互聯網的傳統格局,強調尊重各國的實際情況,包容不同的發展模式。
在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波譎云詭的今天,在以英國“脫歐”公投和美國大選為標志的“新自由主義”土崩瓦解的當下,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開始接受務實高效的互聯網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習近平總書記就網信事業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為制定和實施“中國方案”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南。2017年3月1日,外交部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共同發布《網絡空間國際合作戰略》,這標志著由中國主導的、在G20等新型框架下開展的互聯網全球治理創新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可以預見到的是,“中國方案”強調多邊合作與對話協商,注重公平合理與共同治理,必將在構建全球傳播新秩序的進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作者系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在“4·19講話”一周年之際,學習路上欄目推出系列專家特稿,為您解讀我國網絡治理的核心理念和互聯網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
回答是堅定的——闡明中國理念,提出中國方案,為改革和優化全球治理注入強大中國力量。一系列中國方案、中國機制,為全球治理體系注入時新理念,提供有力抓手,積極推動原有體系和秩序向著更加合理的方向變革。加強全球治理,將中國主張轉化為各方共識,“大塊頭”有大手筆。
要拓展杭州峰會成果,鞏固和發揮好二十國集團全球經濟治理主平臺作用,推動二十國集團向長效治理機制轉型。習近平最后強調,要加強全球治理人才隊伍建設,突破人才瓶頸,做好人才儲備,為我國參與全球治理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是公認的全球經濟治理主要平臺。G20杭州峰會召開在即,“全球治理”也成為一個越來越熱的名詞。
2016年9月,中國將首次作為G20主席國舉辦首腦峰會,從而在全球治理議題設計和規則制定方面,承擔起引領方向、塑造理念、創新模式的職責。2016年由中國主辦的G20峰會,無疑將成為G20歷史上發展中國家到會最多的一次,從而把G20全球治理機制推向新高點、開辟新境域。
G20是新世紀里全球經濟治理的重要平臺,也是中國參與的全球經濟治理的核心機制之一。隨著峰會時間越來越近,我們翹首等待中國將為世界經濟提供哪些新思維、新動力,為全球經濟治理提供哪些中國策。
近年來,隨著綜合國力的大幅提升,中國正在許多全球治理問題上發揮積極的建設性作用。隨著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即將成為海上絲綢之路上的一個中轉站,歐洲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的角色已逐漸顯現。
新華網北京4月14日電 五核國北京會議14日開幕。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李保東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李保東說,提高核領域全球治理水平,符合國際社會共同利益,也是五核國的共同目標。
面對經濟全球化與全球治理改革失去方向的困境,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體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是中國向世界提供的一項重要公共產品。
21世紀的全球治理和國家治理只能立基于全球主義的價值基點上,各種全球問題和人類公共事務的治理也只能放到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互動的開放框架上,才有獲得解決的可能。
國家主席習近平16日在印度果阿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八次會晤大范圍會議上發表題為《堅定信心 共謀發展》的重要講話指出,金磚國家發展面臨著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但金磚國家完全有能力化挑戰為機遇,化壓力為動力,同舟共濟,共克時艱。
在二十國集團(G20)杭州峰會召開前夕,英國各界對此次峰會的關注度不斷上升。全球金融治理改革無疑是此次峰會的重要議題,也是“中國方案”的關鍵所在。布萊斯林認為,中國是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的負責任大國。
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各國利益深度交融,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通過國際合作應對全球性挑戰,已經成為各國的明智選擇。
每年中國的兩會都受到海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世界正希望北京發揮領導作用”“中國將成為世界經濟領跑者”等觀點成為一些國際媒體的共同聲音。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8年以來,世界經濟增長乏善可陳,長期以來形成的4%穩定增長線再難企及,全球經濟治理也面對尷尬困境,舉步維艱。G20杭州峰會順勢而起,不走回頭路,從長計議全球經濟治理轉型與未來,象征著全球經濟治理呈現新起勢,進入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