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3日電 新華社社評:為決勝全面小康凝心聚力--寫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開幕之際
三月風來,初春即景。在這個充滿希望的季節,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即將隆重開幕。年年歲歲“會”相似,歲歲年年“意”不同。上承圓滿收官的“十二五”,下啟決勝全面小康的“十三五”,這一歷史關鍵節點召開的重要會議,不僅關乎國運民生,也牽動著世界的目光。
回望中,才能更加深切體會到奮斗的艱辛、成就的不凡。過去一年,中國經濟破浪前行,增長居于世界前列;改革全面發力,101項重點改革任務基本完成;九三大閱兵威武雄壯,凝聚和平與正義的強大力量;正風反腐馳而不息,促進了政治生態改善;中國與世界深度交融,勾畫合作共贏的新圖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勵精圖治,攻堅克難,用非凡的成就增強了群眾獲得感、堅定了發展自信心。
過去一年,全國人大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履職盡責:推進重點領域立法,以立法形式建立憲法宣誓制度,加大執法檢查力度,通過授權決定和統籌修改法律等方式為改革保駕護航……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代表提出的8200多件建議,超過八成得到解決或計劃逐步解決,很多轉化為各種政策,促進了重點難點問題的破解。全國人大依法行使職權、匯聚民智民力,為推動改革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進一步彰顯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和生命力。
踏著春天的腳步,我們跨入了諸多歷史坐標交匯的2016年。中國,又一次處在重要歷史關口。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向著第一個百年目標的沖刺已經開始。把13億人帶入全面小康社會,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關鍵一役,在人類歷史上也是前無古人的壯舉。今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經濟新常態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如何成為貫穿發展的主線,積聚新動力、探索新路徑;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如何成為引領實踐的指揮棒,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行動指南,事關中國實現新的歷史跨越,也事關世界發展前景。躍遷之時,當有智勇之策;攻堅之際,最需磅礴之力。辨明歷史方位,肩負時代使命,無不呼喚這次會議擘畫發展藍圖、凝聚中國力量,無不期待人民代表依法履職、奮發有為,共同助力中華號巨輪的新起航。
今年會議的一項重要議程,就是審查和批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科學制定“十三五”規劃綱要,對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對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偉大勝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計熟事定,舉必有功。”深刻理解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的豐富內涵和精髓要義,對接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就能通過創新頂層設計、細化制度安排讓新發展理念落地生根,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繪好“施工圖”、建好“總臺賬”;充分發揚民主,嚴格依法辦事,做到集思廣益、凝聚共識,就能讓決策更好反映民意、更加科學合理,為改革攻堅匯聚力量,為更好實施規劃綱要奠定堅實基礎。以決勝全面小康為新起點,以新發展理念為先導,這次會議將把黨的主張、人民意愿通過法定程序轉化為國家意志,落實為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等領域的發展行動。這是全國人大作為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神圣職責,突出體現了我國根本政治制度的優勢和特點,必將為“十三五”發展、決勝全面小康激發新動力、帶來新機遇、開創新局面。
律回春暉漸,萬象始更新。季節的更替,標注夢想新的起點。我們期待人大代表們不負重托、履職盡責,發揮制度優勢,凝聚前行力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進軍中作出新貢獻、續寫新榮光。
預祝大會取得圓滿成功!
“穩中求進”是經過實踐檢驗的、正確的工作原則,是在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下,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基本方略。
“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謝伏瞻書記在省十次黨代會上語氣堅決。
新安縣商務局局長王保敏說,電子商務作為“智慧新安”的一部分,已成為新安縣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也為新安轉型發展開辟了新路徑。白寺鎮是高標準糧田建設示范區、省級林業生態示范鎮,近兩年來,該鎮大力調優農業結構,探索循環農業新路子,形成優勢突出和特色鮮明的產業帶。
10月31日,謝伏瞻同志在中國共產黨河南省第十次代表大會上代表中國共產黨河南省第九屆委員會作報告。謝伏瞻強調,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
上午9時,大會在雄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聲中開幕。
回顧95年的風雨歷程,中國共產黨也曾有過茫然四顧,步履蹣跚,但腳步卻是越發穩健,一心向前。這股支撐前進的力量源泉,正是來自一心為民為國的紅色信仰。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戰爭之后的又一次,為全國人民群眾幸福發起的一次“總攻”。
在中國,女性被形象地稱為“半邊天”,這準確地概括了婦女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全面小康是全民族追夢圓夢的壯麗篇章,它為婦女解放提供了歷史契機,也為婦女建功準備了歷史舞臺。
回望過去的一年,有滿目的絢爛,也有局部的低潮。發展是時代的脈搏,實現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將仍然是“十三五”不變的精彩。
”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賀詞中的鏗鏘話語,宣示了中國砥礪前行的信心,也道出了13億人追求夢想、不懈奮斗的心聲。讓我們滿懷新期待,接力新征程,合力推動中國發展的航船,同心共筑全面小康的夢想。
要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還得心系群眾,在“兩學一做”學習中樹榜立樣,讓黨員紅細胞全面促進發展,深入進群眾心里。
過去一年來,我國的改革發展緊緊圍繞“四個全面”謀篇布局,小康建設加速發展,改革大業蹄疾步穩,法治進程日新月異,從嚴治黨成效卓著。
十八大以來,隨著黨的三中、四中全會的召開,我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進程全面提速,新時期新階段的發展理論日臻成熟。總之,“四個全面”的提出,既是社會主義未來改革與發展的戰略大綱,也是社會主義發展轉型時期的重大理論創新。
“溫度,深度,銳度”——《新華微視評》在互聯網思維下,選材于網民關注的新聞話題與社會現象,邀請富有獨立思想的權威人士進行精辟分析與評論。 全面小康,避免了過去翻一番,翻兩番,現在是六個目標,要達到各行其道,更美其美的和諧社會。
全面依法治國是長遠的戰略謀劃、現實的緊迫需要,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方面。代表委員們認為,“四個全面”,如同發展“大棋盤”上的戰略“四著”,著著都能下得好、下到位,就能互為犄角、滿盤皆活。